反应堆压力容器及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注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35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及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注管,安注管包括设有直管流道的接管主体和隔热套。隔热套设置在接管主体的直管流道中。隔热套的侧壁上向中心凸起设置有喉管结构,喉管结构与接管主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隔离空间,在经安注管向压力容器内注入安注水时,安注水流经隔热套时,隔离空间可以缓解较冷的安注水在注入时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直接热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反应堆压力容器及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注管
本技术涉及核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反应堆及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注管。
技术介绍
目前某堆型反应堆压力容器直接安注接管的结构如图2所示,为一设置喉管结构221'的安注管2',喉管结构221'为与安注管2'一体的实体结构,在安注管2'的内壁面凸起。内壁堆焊不锈钢覆面,安注管2'端部焊接有一个不锈钢安全端,用于在现场与同种材料的不锈钢安注管道焊接。该喉管结构可实现安注水的快速和高效注入,并能在管道破裂时限制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的冷却水流出。在其他反应堆中,也有将安注管2'的内孔做成直管结构,即将让喉管结构221'取消,让安注水直接流经后注入。但在插入连接管到安注管2'内注入安注水时,安注水直接与反应堆压力容器本体接触,因安注水温度较低,与反应堆压力容器本体温差较大,会产生较大的热应力,对反应堆压力容器造成承压热冲击,威胁到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缓解较冷的安注水在注入时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直接热冲击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及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注管。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注管,包括设有直管流道的接管主体和隔热套;所述隔热套设置在所述接管主体的直管流道中;所述隔热套的侧壁上向中心凸起设置有喉管结构,所述喉管结构与所述接管主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隔离空间。优选地,所述喉管结构由所述隔热套的侧壁向所述隔热套的中心拱起形成。优选地,所述喉管结构对应的所述隔热套的侧壁的轴向断面呈弧形或拱形。优选地,所述隔热套的至少一端与所述接管主体的内壁面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隔热套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隔离空间连通的若干过水孔。优选地,所述过水孔沿周圈分布在所述隔热套的侧壁上,并与所述喉管结构位置对应。优选地,所述喉管结构沿所述隔热套的侧壁周圈设置。优选地,所述喉管结构包括沿所述隔热套的侧壁周圈分布的若干凸起,每一所述凸起与所述接管主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隔离空间,且各所述隔离空间相互连通。优选地,所述接管主体的内壁面上设有焊材堆焊形成的堆焊层;所述接管主体的外端面上设有焊材堆焊形成的堆焊端面;所述焊材为不锈钢材质的焊材。优选地,所述隔热套与所述压力容器内端对应的端部设有挂设到所述筒状本体对应的端面上的挂台。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包括筒状本体以及所述的安注管,所述安注管设置在所述筒状本体的侧壁上,所述隔热套的内孔与所述筒状本体的内腔连通。实施本技术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及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注管,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隔热套和接管主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了隔离空间,在经安注管向压力容器内注入安注水时,安注水流经隔热套时,隔离空间可以缓解较冷的安注水在注入时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直接热冲击。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安注管安装到压力容器的侧壁上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
技术介绍
中的安注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反应堆压力容器包括筒状本体1以及安注管2,安注管2设置在筒状本体1的侧壁上。优选地,安注管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为多个,通常,安注管2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筒状本体1的两向对侧,并位于压力容器的进水接管和出水接管的下方,直接对堆芯注水。安注管2包括设有直管流道的接管主体21和隔热套22,隔热套22设置在接管主体21的直管流道中。隔热套22的内孔与压力容器的筒状本体1的内腔连通,可以经安注管2向压力容器的内腔注入安注水,安注水在流经隔热套22后,流进压力容器内,满足在严重事故时直接对堆芯注水,实现堆芯淹没的基本安全功能。接管主体21的内壁面上设有焊材堆焊形成的堆焊层24,接管主体21的外端面上设有焊材堆焊形成的堆焊端面25。焊材为不锈钢材质的焊材,用于让接管主体21可以在现场与同种材料的不锈钢连接管与堆焊端面25焊接。隔热套22的两端分别与接管主体21固定连接,连接方式通常为焊接连接,也可为采用锁合的方式连接,隔热套22也可只有其中一端与接管主体21固定连接。进一步地,隔热套22的侧壁上向中心凸起设置有喉管结构221,喉管结构221与接管主体2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隔离空间A。由于设置了隔热套22,并和接管主体2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了隔离空间A,在安注水经安注管2向压力容器内注入安注水时,安注水与接管主体21之间隔离,隔热套22可以缓解较冷的安注水在注入时对反应堆压力容器的直接热冲击。同时,隔热套22上的喉管结构221向中心内收凸起,在安注水经过喉管结构221后,流道变大,产生负压,可以实现安注水高效注入,另外,在发生管道破口事故时,向中心凸起的喉管结构221可以限制反应堆压力容器内部冷却剂向外流出。本实施例中,喉管结构221沿隔热套22的侧壁周圈设置,让隔热套22形成一个中段位置断面外形较小的喉管结构,使隔热套22的外圈形成整圈的隔离空间A,将流经隔热套22的安注水与接管主体21之间隔离。喉管结构221由隔热套22的侧壁向隔热套22的中心拱起形成,拱起的外形可以为半球形,也可为弓形或拱形。在本实施例中,喉管结构221对应的侧壁的轴向断面呈弧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喉管结构221对应的侧壁的轴向断面也可呈拱形。在其他实施例中,喉管结构221也可包括沿隔热套22的侧壁周圈分布的多个凸起,每一凸起与接管主体2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隔离空间A,且各隔离空间A相互连通,将流经隔热套22的安注水与接管主体21之间隔离。隔热套22的侧壁上设有与隔离空间A连通的若干过水孔222,过水孔222可以平衡隔热套22内外的压差,改善隔热套22受力状况。优选地,过水孔222沿周圈分布在隔热套22的侧壁上,可以使隔热套22周圈的内外压差均能得到平衡。进一步地,过水孔222与喉管结构221位置对应,过水孔222也可设置在隔热套22的其他位置,能将隔离空间A内外连通即可。优选地,隔热套22与所述压力容器内端对应的端部设有挂设到所述筒状本体1对应的端面上的挂台23,挂台23通常为法兰,与筒状本体1贴合,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在其他实施例中,隔热套22也可将挂台23取消。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注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直管流道的接管主体(21)和隔热套(22);所述隔热套(22)设置在所述接管主体(21)的直管流道中;所述隔热套(22)的侧壁上向中心凸起设置有喉管结构(221),所述喉管结构(221)与所述接管主体(2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隔离空间(A)。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注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直管流道的接管主体(21)和隔热套(22);所述隔热套(22)设置在所述接管主体(21)的直管流道中;所述隔热套(22)的侧壁上向中心凸起设置有喉管结构(221),所述喉管结构(221)与所述接管主体(21)的内壁面之间形成隔离空间(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喉管结构(221)由所述隔热套(22)的侧壁向所述隔热套(22)的中心拱起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喉管结构(221)对应的所述隔热套(22)的侧壁的轴向断面呈弧形或拱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套(22)的至少一端与所述接管主体(21)的内壁面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套(22)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隔离空间(A)连通的若干过水孔(22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堆压力容器的安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水孔(222)沿周圈分布在所述隔热套(22)的侧壁上,并与所述喉管结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涂盛辉沈黎周建明路广遥翟立宏韩万富唐叔建刘青松芮旻董超群周国丰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