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边框汽车防眩目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4132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2:43
一种无边框汽车防眩目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注塑后盖结构、电致变色液层和支架,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两端通过支架与注塑后盖结构上端连接,电致变色液层设于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内,支架与注塑后盖结构两端连接。其中,注塑后盖结构包括,注塑后盖盖体、楔形扣子、圆形柱子、螺丝、注塑丝牙和塑料圆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采用楔形扣子和支架连接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和注塑后盖结构,并在楔形扣子的一侧预埋注塑丝牙,和楔形扣子的对应塑料件设计螺丝连接,便于镜片的固定,同时也便于镜片的拆卸,在生产中很方便的对内部的线路板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边框汽车防眩目后视镜
本技术涉及汽车后视镜
,具体涉及一种无边框汽车防眩目后视镜。
技术介绍
传统汽车后视镜一般是采用壳体包围的方式,由后盖和前盖的组合把玻璃镜片固定,镜泰公司的一款无边框后视镜取消了前盖,在塑料后盖内部设计了2个方形的平台,上面贴有双面胶把镜片固定起来,但使用双面胶固定的产品,会随着气温的变化,比如温度升高,对双面胶的质量要求非常高,有时会影响产品的固定,当出现松动的时候,会影响镜片后面的电源部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边框汽车防眩目后视镜,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一种无边框汽车防眩目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注塑后盖结构、电致变色液层和支架,所述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两端通过支架与注塑后盖结构上端连接,所述电致变色液层设于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内,所述支架与注塑后盖结构两端连接;其中,所述注塑后盖结构包括,注塑后盖盖体、楔形扣子、圆形柱子、螺丝、注塑丝牙和塑料圆盖,所述注塑后盖盖体下端为孔型形状,所述注塑后盖盖体通过楔形扣子和支架与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连接,所述楔形扣子通过螺丝与注塑后盖盖体连接,所述圆形柱子设于注塑后盖盖体内,所述圆形柱子与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连接,所述注塑丝牙设于楔形扣子一侧,所述塑料圆盖设于螺丝上。进一步,所述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包括:上层厚镜片、下层薄镜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上层厚镜片通过楔形扣子、第一通孔和支架与注塑后盖盖体连接,所述上层厚镜片、下层薄镜片与注塑后盖盖体通过楔形扣子和第二通孔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通孔设于上层厚镜片左右两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采用楔形扣子和扣子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和注塑后盖结构,并在楔形扣子的一侧预埋注塑丝牙,和楔形扣子的对应塑料件设计螺丝连接,螺丝连接后在后盖上设计塑料圆盖把孔盖住,螺丝把楔形扣子拉的很紧,便于镜片的固定,同时也便于镜片的拆卸,在生产中很方便的对内部的线路板进行维修或者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注塑后盖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标记: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100、上层厚镜片110、下层薄镜片120、第一通孔130和第二通孔140。注塑后盖结构200、注塑后盖盖体210、楔形扣子220、圆形柱子230、螺丝240、注塑丝牙250、塑料圆盖260、电致变色液层300和支架40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图2为本技术的注塑后盖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无边框汽车防眩目后视镜包括: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100、注塑后盖结构200、电致变色液层300和支架400,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100两端通过支架400与注塑后盖结构200上端连接,电致变色液层300设于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100内,支架400与注塑后盖结构200两端连接。其中,注塑后盖结构200包括,注塑后盖盖体210、楔形扣子220、圆形柱子230、螺丝240、注塑丝牙250和塑料圆盖260,注塑后盖盖体210下端为孔型形状,注塑后盖盖体210通过楔形扣子220和支架400与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100连接,楔形扣子220通过螺丝240与注塑后盖盖体210连接,圆形柱子230设于注塑后盖盖体210内,圆形柱子230与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100连接,注塑丝牙250设于楔形扣子220一侧,塑料圆盖260设于螺丝240上。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100包括:上层厚镜片110、下层薄镜片120、第一通孔130和第二通孔140,上层厚镜片110通过楔形扣子220、第一通孔130和支架400与注塑后盖盖体210连接,上层厚镜片110、下层薄镜片120与注塑后盖盖体210通过楔形扣子220和第二通孔140依次连接,第一通孔130设于上层厚镜片110左右两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上层厚镜片110,按照国标15084的标准先进行导角,半径不小于2.5mm,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100是双层结构的,内部设有电致变色液层300,上层厚镜片110的两侧设有2个直径3-8mm的第一通孔130,在注塑后盖结构200的注塑后盖盖体210两端安装支架400,并在注塑后盖盖体210两端设计和第一通孔130对应的2个楔形扣子220,用于固定。把注塑后盖结构200下面和双层防炫目后视镜片100固定的地方设计成孔的形式,然后,在注塑后盖盖体210内部设计若干圆形柱子230用来支撑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100,再然后,把上层厚镜片110和下层薄镜片120通过第二通孔140对应注塑后盖盖体210压合,用透明的楔形扣子220扣住,使注塑后盖结构200和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100紧密接触来进行固定,楔形扣子220的上表面和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100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在产品固定的同时不影响产品的外观。最后对该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优化,首先在楔形扣子220的一侧预埋注塑丝牙250,和楔形扣子220的对应注塑后盖盖体210设计螺丝240连接,螺丝240连接后在注塑后盖盖体210上设计塑料圆盖260把孔盖住,螺丝240把楔形扣子220拉的很紧,便于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100的固定,同时也便于拆卸,在生产中很方便的对内部的线路板进行维修或者更换。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技术的宗旨,本技术还可以有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边框汽车防眩目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100)、注塑后盖结构(200)、电致变色液层(300)和支架(400),所述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100)两端通过支架(400)与注塑后盖结构(200)上端连接,所述电致变色液层(300)设于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100)内,所述支架(400)与注塑后盖结构(200)两端连接;其中,所述注塑后盖结构(200)包括,注塑后盖盖体(210)、楔形扣子(220)、圆形柱子(230)、螺丝(240)、注塑丝牙(250)和塑料圆盖(260),所述注塑后盖盖体(210)下端为孔型形状,所述注塑后盖盖体(210)通过楔形扣子(220)和支架(400)与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100)连接,所述楔形扣子(220)通过螺丝(240)与注塑后盖盖体(210)连接,所述圆形柱子(230)设于注塑后盖盖体(210)内,所述圆形柱子(230)与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100)连接,所述注塑丝牙(250)设于楔形扣子(220)一侧,所述塑料圆盖(260)设于螺丝(24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边框汽车防眩目后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100)、注塑后盖结构(200)、电致变色液层(300)和支架(400),所述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100)两端通过支架(400)与注塑后盖结构(200)上端连接,所述电致变色液层(300)设于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100)内,所述支架(400)与注塑后盖结构(200)两端连接;其中,所述注塑后盖结构(200)包括,注塑后盖盖体(210)、楔形扣子(220)、圆形柱子(230)、螺丝(240)、注塑丝牙(250)和塑料圆盖(260),所述注塑后盖盖体(210)下端为孔型形状,所述注塑后盖盖体(210)通过楔形扣子(220)和支架(400)与双层防眩目后视镜片(100)连接,所述楔形扣子(220)通过螺丝(240)与注塑后盖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仝泽彬林邦贺小刚占子明
申请(专利权)人:爱卓塑料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