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散热结构的铸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844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散热结构的铸造模具,包括有至少两个模仁块,所述模仁块上设置有前造型面壁,全部所述模仁块的前造型面壁围成用于铸造铸件的铸件型腔,其特征在于,在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模仁块上设置有凹陷腔,所述凹陷腔布置在所述前造型面壁的正后方,在所述凹陷腔内设置有多排散热板壁,所述散热板壁的根部直接连接到所述凹陷腔的腔底壁上,所述散热板壁纵横交错布置并在所述凹陷腔内形成能够引导冷媒迂回并顺序流动的蛇形冷媒通道;还包括有盖封在所述凹陷腔的腔口部上的盖板,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冷媒输入口和冷媒输出口,所述冷媒输入口和所述冷媒输出口分别连通所述蛇形冷媒通道。这样,能够优化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散热结构的铸造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造模具上的侧模,特别涉及一种含散热结构的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想铸造出无缺陷的铸件,铸造过程中控制铸件厚大部位的模具温度场是极其重要的一环。因此在铸造模具上往往都配置有冷却机构。例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1720753325.6中公开的一种便于散热的风道盖板成型模具,包括平行设置的动模固定板和定模固定板,所述动模固定板和定模固定板互相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动模和定模,所述动模和定模之间形成有型腔。在所述定模上设有等间距布置的凹坑,在所述凹坑内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顶部设置有散热针。还包括有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另一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散热片顶部的散热针插接在所述凹坑内,而所述散热片的尾部插接到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工作时,通过进水管向第一散热通道提供冷水,所述散热片的尾部浸泡在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的冷水中。所述散热片顶部的散热针快速的将型腔处的热量传递到所述散热片的尾部,继而传递到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的冷水中,从而使所述型腔的热量快速的散失,有效地保证了铸件的成型质量。又或者,中国技术专利CN201620468207.6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含散热结构的铸造模具,包括有至少两个模仁块,所述模仁块上设置有前造型面壁,全部所述模仁块的前造型面壁围成用于铸造铸件的铸件型腔,其特征在于,在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模仁块上设置有凹陷腔,所述凹陷腔布置在所述前造型面壁的正后方,在所述凹陷腔内设置有多排散热板壁,所述散热板壁的根部直接连接到所述凹陷腔的腔底壁上,所述散热板壁纵横交错布置并在所述凹陷腔内形成能够引导冷媒迂回并顺序流动的蛇形冷媒通道;还包括有盖封在所述凹陷腔的腔口部上的盖板,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冷媒输入口和冷媒输出口,所述冷媒输入口和所述冷媒输出口分别连通所述蛇形冷媒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含散热结构的铸造模具,包括有至少两个模仁块,所述模仁块上设置有前造型面壁,全部所述模仁块的前造型面壁围成用于铸造铸件的铸件型腔,其特征在于,在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模仁块上设置有凹陷腔,所述凹陷腔布置在所述前造型面壁的正后方,在所述凹陷腔内设置有多排散热板壁,所述散热板壁的根部直接连接到所述凹陷腔的腔底壁上,所述散热板壁纵横交错布置并在所述凹陷腔内形成能够引导冷媒迂回并顺序流动的蛇形冷媒通道;还包括有盖封在所述凹陷腔的腔口部上的盖板,在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冷媒输入口和冷媒输出口,所述冷媒输入口和所述冷媒输出口分别连通所述蛇形冷媒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散热结构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造型面壁形成所述凹陷腔的腔底壁,所述散热板壁的根部直接连接到所述前造型面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散热结构的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冷媒通道为闭环式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伟文李俊涛吴概陈庆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奔达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