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688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21 2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取器,包括:原料输入腔,原料输入腔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原料输入阀,用于控制原料进入原料输入腔进行混合;双层桶,双层桶设置在原料输入腔底部,包括上下连接的上层保温桶和下层回收桶,双层桶的上层保温桶顶部与原料输入腔的底部连接,用于在原料输入腔的原料混合后输入上层保温桶进行反应,萃取提取物和排渣,下层回收桶用于收集上层保温桶产生的提取物。所述提取器,通过将原料输入腔、双层桶在竖直方向上连接,从原料的混合、反应到提取物产品的萃取以及废渣的排出,大多在竖直方向的空间内进行,节省空间,双层桶集原料的反应、提取物的萃取和废料的为一体,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取器
本技术涉及提取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提取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人们对于各种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比如,汽车的大规模应用和普及,虽然太阳能、生物能的发展飞速,但是传统化石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为了降低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降低污染,一方面需要提高内燃机的燃烧效率,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提升燃油品质,降低燃油在燃烧过程中对发动机造成的损伤,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还有如青霉素等生物医药行业,通过菌落的生长,然后从其中获得需要的青霉素等药剂。而上述过程中,都是从混合物中从进行产品提取。从混合物中进行物质提取,有多种方法,如采用萃取的方法,利用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进行提取。另一种方法是蒸馏,利用物质的不同的沸点,用溶剂将固体长期浸润而将所需要的物质浸出来,即长期浸出法,此法花费时间长溶剂用量大、效率不高。因此,采用蒸馏的方法时,需要使用提取器。现有的提取器结构复杂,往往一道工序需要若干个结构进行配合,需要单独的原料桶、混合室、控温室、分离室,以及会收拾,成本高,且工序多,容易出现失误,导致回收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提取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回收率高,减少了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提取器,包括:原料输入腔,所述原料输入腔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原料输入阀,用于控制原料进入所述原料输入腔进行混合;双层桶,所述双层桶设置在所述原料输入腔底部,包括上下连接的上层保温桶和下层回收桶,所述双层桶的上层保温桶顶部与所述原料输入腔的底部连接,用于在所述原料输入腔的原料混合后输入所述上层保温桶进行反应,萃取提取物和排渣,所述下层回收桶用于收集所述上层保温桶产生的所述提取物。其中,还包括与所述原料输入腔的输出端、所述双层桶的上层保温桶顶部输入端连接的保温管,用于对所述原料输入腔内的混合物加热到预定温度后输出到所述上层保温桶。其中,所述保温管还包括温度传感装置和显示装置,所述温度传感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保温管内液体的温度,并由所述显示装置显示。其中,所述上层保温桶、所述下层回收桶为双层结构,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所述外层之间保持预定间距,外壁设置有通孔,用于通入预定温度的液体对所述上层保温桶、所述下层回收桶进行加热气化或冷却凝固。其中,所述双层桶的上层保温桶和下层回收桶通过卡箍连接。其中,所述双层桶还包括封头组件,所述封头组件设置在所述双层桶的上层保温桶顶部,与所述保温管的输出端连接,包括多个接口。其中,所述接口为球阀螺纹连接接口、气体回收管道卡箍接口或压力阀螺纹连接接口。其中,所述原料输入腔为圆柱型原料输入腔或圆锥型输入料腔体。其中,所述原料输入阀为球阀。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提取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提取器,通过将原料输入腔、双层桶在竖直方向上连接,从原料的混合、反应到提取物产品的萃取以及废渣的排出,大多在竖直方向的空间内进行,与现有的单独的原料桶、控制温室、分离室等相比较,大大节省空间,双层桶集原料的反应、提取物的萃取和废料的为一体,减少了工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减少了可能出现的失误,提高了回收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提取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提取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提取器,包括:原料输入腔10,所述原料输入腔10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原料输入阀,用于控制原料进入所述原料输入腔10进行混合;双层桶20,所述双层桶20设置在所述原料输入腔底部,包括上下连接的上层保温桶21和下层回收桶23,所述双层桶20的上层保温桶21顶部与所述原料输入腔10的底部连接,用于在所述原料输入腔10的原料混合后输入所述上层保温桶21进行反应,萃取提取物和排渣,所述下层回收桶23用于收集所述上层保温桶21产生的所述提取物。通过将原料输入腔10、双层桶20在竖直方向上连接,从原料的混合、反应到提取物产品的萃取以及废渣的排出,大多在竖直方向的空间内进行,与现有的单独的原料桶、控制温室、分离室等相比较,大大节省空间,双层桶20集原料的反应、提取物的萃取和废料的为一体,减少了工序,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减少了可能出现的失误,提高了回收率。本技术中的提取器与现有技术中的提取器的主要区别在于,将现有的水平物料走向的物料,改变为竖直方向的物料走向,而且物料是从上到下进行流动,可进行连续生产。现有的一些提取器,在完成一次反应之后,需要将提取器中的物料全部排出,而本技术中的提取器中的,物料在原料输入腔10中的混合与在双层桶20中的反应是相互独立的,在双层桶20的反应过程中也是可以同时通入原料输入腔10中的混合物料。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对于原料输入腔10中原料输入阀的数量和类型不做限定,对于通入的原料类型不做具体限定。例如,所述原料输入阀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外界原料罐,另一个通水或其他反应剂,使得使原料和反应剂在原料柱内混合形成混合液,然后进行双层桶20。所述原料输入阀可以为球阀,或者其它类型的阀门。为了进一步提高提取器的效率,降低工艺时间,需要将原料进行一定的预热,提高其在双层桶20的反应效率。因此,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取器还包括与所述原料输入腔10的输出端、所述双层桶20的上层保温桶21顶部输入端连接的保温管,用于对所述原料输入腔10内的混合物加热到预定温度后输出到所述上层保温桶21。通过在原料输入腔10与双层桶20之间设置保温管,根据不同的反应物,设置其最优的预热温度,降低反应时间。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进入保温管的物料的数量不做限定,可以是在原料输入腔10进行定量的原料输入之后,进行充分混合,然后打开底部阀门进入保温管,进行预热。也可以是将原料输入腔10中的一部分作为保温管,在原料进入后进行预热,提高原料的混合程度和温度。本技术对于保温管的控温方式以及保温管的管道直径、形状和长度不做限定,其管道可以是直管,可以是螺旋型管,或者是其它形状的管道。为了进一步控制整个工艺流程,精确工艺参数,所述保温管还包括温度传感装置和显示装置,所述温度传感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保温管内液体的温度,并由所述显示装置显示。通过精确控制保温管的温度,并实时显示,使得原料混合物能够在最优的温度下进入双层桶20进行反应,提高反应效率,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由于在提取器的工作过程中,在双层桶20中反应的混合物在反应的过程中发生吸热或散热的现象,产生的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输入腔,所述原料输入腔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原料输入阀,用于控制原料进入所述原料输入腔进行混合;双层桶,所述双层桶设置在所述原料输入腔底部,包括上下连接的上层保温桶和下层回收桶,所述双层桶的上层保温桶顶部与所述原料输入腔的底部连接,用于在所述原料输入腔的原料混合后输入所述上层保温桶进行反应,萃取提取物和排渣,所述下层回收桶用于收集所述上层保温桶产生的所述提取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输入腔,所述原料输入腔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原料输入阀,用于控制原料进入所述原料输入腔进行混合;双层桶,所述双层桶设置在所述原料输入腔底部,包括上下连接的上层保温桶和下层回收桶,所述双层桶的上层保温桶顶部与所述原料输入腔的底部连接,用于在所述原料输入腔的原料混合后输入所述上层保温桶进行反应,萃取提取物和排渣,所述下层回收桶用于收集所述上层保温桶产生的所述提取物。2.如权利要求1所述提取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原料输入腔的输出端、所述双层桶的上层保温桶顶部输入端连接的保温管,用于对所述原料输入腔内的混合物加热到预定温度后输出到所述上层保温桶。3.如权利要求2所述提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管还包括温度传感装置和显示装置,所述温度传感装置用于检测所述保温管内液体的温度,并由所述显示装置显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光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斯顿流体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