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356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墙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多处转折的呈瓦愣状的面板(1),且所述面板(1)两端分别设有可相互对接嵌合的连接装置。(*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墙面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墙面板,特别是一种轻质夹芯墙面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墙面板的连接拼装结构多种多样,其通常都是通过其端部平端面上设有的台阶通槽来实现相互之间的连接拼装,但这些结构的墙面板连接中由于台阶状通槽内无法用汽钉将其板体侧表面与连接表面定位连接,只能依靠胶合剂将其侧表面与连接体表面胶合相接,因胶合剂的固化时间较长,在连接板与连接体表面胶合连接固化时间内,需要专用的支撑夹紧装置定位固紧,增加了生产成本,延误了施工时间。同时在是施工中与各装饰组件连接安装的通用互换性单一,安装操作工艺要求复杂,工作效率低。而且这些结构的墙面板的表面一般都是做成极普通的平面,外表不美观,特别是拼装成型后使整个墙面显得很单调,装饰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连接方便、可靠、外表美观的轻质墙面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墙面板,其特点是包括具有多处转折的呈瓦愣状的面板,且所述面板两端分别设有可相互对接嵌合的连接装置。其中为进一步增强本技术的适用范围,所述墙面板还包括有底板及夹置在面板和底板之间的夹芯层,且所述底板两端分别设有可相互对接的连接位。同时为增强本技术连接的牢固可靠及方便拼装,上述面板一端的连接装置包括嵌搭盖板及向内凹入的三角形凹槽,上述面板另一端的连接装置包括-->相对应的嵌搭平台和向外凸出的三角形凸卡。本技术由于采用在具有多种转折的瓦愣状面板两端设置连接装置的结构,在保证本技术具有良好的外表和使拼装成型的整体墙面具有阶梯形层状结构及立体感结构、有效增强其装饰效果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其连接装置进行快速、准确、可靠的拼装,特别是采用的搭接平台及三角形嵌合的结构,使本技术可以方便地利用汽钉进行快捷准确的连接,省略了用胶合剂胶粘及用支撑夹紧装置来定位固紧等工序,既简化了操作工艺及降低操作要求与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使其连接更加牢固可靠,提高其使用寿命,本技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外表美观、实用性强。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基本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进行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具有多处转折的呈瓦愣状的面板1,且所述面板1两端分别设有可相互对接嵌合的连接装置。为有效增强本技术的适用范围,本技术还包括有底板3及夹置在面板1和底板3之间的夹芯层2,且所述底板3两端分别设有可相互对接的连接位,从而使本技术既可以作为内装饰墙板,又可以作为外墙面应用在建筑装饰施工中。为进一步简化拼装工艺和降低拼装操作的难度,提高其连接的牢固可靠性,上述面板1一端的连接装置包括嵌搭盖板11及向内凹入的三角形凹槽12,上述面板1另一端的连接装置包括相对应的嵌搭平台13和向外凸出的三角形凸卡14。从而可以方便地通过相邻两墙面板之间的嵌搭盖板与嵌搭平台的嵌搭配合及三角形凸卡与三角形凹槽的嵌搭配合而将两墙面板拼装为一体,并可以方便地在嵌搭的薄片状盖板与平台之间钉装汽钉而将两拼装板牢固地连接,为进一步嵌搭加强嵌搭位的强度,提高其-->连接的可靠性。上述嵌搭平台13中部向下凹入形成有凹形筋槽15。同时上述底板3一端的连接位为向上折起的嵌搭平面31,其另一端的连接位为由该端口向上折起的折边形成的可相互嵌搭的嵌搭平台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墙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多处转折的呈瓦愣状的面板(1),且所述面板(1)两端分别设有可相互对接嵌合的连接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底板(3)及夹置在面板(1)和底板(3)之间的夹芯层(2),且所述底板(3)两端分别设有可相互对接的连接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板,其特征在于上述面板(1)一端的连接装置包括嵌搭盖板(11)及向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昌孝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辅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