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马铃薯为原料酶法制备葡萄糖酸铵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马铃薯为原料酶法制备葡萄糖酸铵的方法,属于微生物酶
技术介绍
葡萄糖酸铵是一种带有弱氨味的白色结晶性粉末,相对分子质量为213.2,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苯等有机溶剂,在潮湿的空气中易溶解,曝光时颜色变黄。葡萄糖酸铵可用作织物印花的酸化剂、工业螯合剂、消毒剂组分,护肤品的成分及干酪等食物制备的乳化剂。鉴于葡萄糖酸铵分子中既拥有微生物可降解的碳源,又拥有作物生长需要的铵盐,因此在土壤修复与治理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报道的葡萄糖酸铵生产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以葡萄糖或淀粉水解液和氨水(或液氨)为原料,以黑曲霉为发酵微生物进行发酵生产;另一种是先利用钯为催化剂,将葡萄糖催化转化成葡萄糖酸,再与液氨合成葡萄糖酸铵。中国专利文献CN101844977A公开了一种以葡萄糖或淀粉水解液和液氨为原料,黑曲霉发酵法或钯催化法生产葡萄糖酸铵的方法,该方法中黑曲霉发酵法的原料为葡萄糖或淀粉水解液,钯催化法的生产原料为结晶葡萄糖,产品的主要用途是作为葡萄糖酸钠的替代物,用于混凝土的缓凝剂。通过黑曲霉发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马铃薯为原料酶法制备葡萄糖酸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配制马铃薯液:将破碎的马铃薯加水混和均匀,得马铃薯液;(2)液化:取步骤(1)的马铃薯液,加入耐高温α‑淀粉酶和消泡剂,加热、搅拌,使马铃薯液中的淀粉液化完全,灭菌得马铃薯液化液;(3)糖化:将步骤(2)的马铃薯液化液降温至50~60℃,加入糖化酶,通气搅拌,糖化完全后停止糖化,高温灭酶后得马铃薯糖化液;(4)转化:将步骤(3)的马铃薯糖化液,调节pH为6.5~7.0,加入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通风搅拌,加入氨水中和,维持反应体系的pH为6.5~7.0,直至还原糖的含量不再变化,反应结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马铃薯为原料酶法制备葡萄糖酸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配制马铃薯液:将破碎的马铃薯加水混和均匀,得马铃薯液;(2)液化:取步骤(1)的马铃薯液,加入耐高温α-淀粉酶和消泡剂,加热、搅拌,使马铃薯液中的淀粉液化完全,灭菌得马铃薯液化液;(3)糖化:将步骤(2)的马铃薯液化液降温至50~60℃,加入糖化酶,通气搅拌,糖化完全后停止糖化,高温灭酶后得马铃薯糖化液;(4)转化:将步骤(3)的马铃薯糖化液,调节pH为6.5~7.0,加入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通风搅拌,加入氨水中和,维持反应体系的pH为6.5~7.0,直至还原糖的含量不再变化,反应结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法制备葡萄糖酸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马铃薯采用新鲜马铃薯,洗净、去皮、破碎,马铃薯破碎的粒径≥5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法制备葡萄糖酸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马铃薯与水的质量比为1:0.3~1;优选的,所述的水为蒸馏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法制备葡萄糖酸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马铃薯液的pH为5.8~6.2,所述加热温度为90℃;所述灭菌的条件为105℃,灭菌10分钟。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酶法制备葡萄糖酸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耐高温α-淀粉酶的加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丕武,陈丙翠,王瑞明,王建彬,王松江,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工业大学,诸城东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