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断终端及其存储介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296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7:12
一种中医诊断终端,该诊断终端与脉象采集装置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方式保持通信,交换数据和/或控制指令,所述脉象采集装置用于对患者的脉象进行采集,诊断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患者的脉象做出健康状态的诊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医诊断终端及其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诊断设备
,特别涉及中医诊断终端及其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传统中医脉诊主要依靠医生的主观意识判断,很大程度上受到医生的专业水平、临床经验、诊断技能等多方面的影响,同时又会受周围环境等因素的干扰。这些不足之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脉诊的发展与应用。7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脉诊客观化研究,研制了一系列智能脉象检测设备,如ZM型脉象仪、TP-I型舌脉象数字化分析仪、ZBOX-I型舌脉象数字化分析仪与三部脉象检测仪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不足:(1)目前脉象仪主要应用于教学、科研单位,医院应用较少,并且操作复杂,难以推广;(2)脉象仪体积较大,不易携带,很难做到随时随地检测;(3)脉象仪大多需要与计算机相连接,才能完成脉象数据的传输与检测,不能够做到无线或远程传输等。专利文献CN104083147A,公开了一种中医诊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客户端、服务器和处理控件:所述客户端包含:输入控件:用于输入受诊者信息和受诊者自述信息;数据采集控件:用于采集受诊者的脉搏、呼吸及其他信息;数据前处理控件:用于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滤波和数据拟合;数据分析控件:用于对经数据前处理后的脉搏和呼吸信号进行分析;数据整合与发送控件:用于对数据分析后的脉搏和呼吸数据以及受治者的自述数据进行整合和发送;所述服务器包含:数据接受与暂存器:用于接收客户端数据整合与发送控件发送的信息并进行暂存;组合分析器:用于对数据整合与发送控件整合的数据进行组合,形成中医脉象;数据库模块:用于储存中医的各种“症候”;评价器:用于结合中医脉象信息以及数据库模块信息对受诊者进行中医“症候”评价;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将中医“症候”评价的电子信息进行数据存储;数据发送控件:用于将中医“症候”评价的电子信息发送给处理控件;所述处理控件包含:存储控件:用于存储接收的中医“症候”评价的电子信息;显示器:用于将接收的中医“症候”评价的电子信息进行实时显示;打印控件:用于打印接收的中医“症候”评价信息;网络控件:用于向指定客户端进行信息发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诊断终端及其存储介质,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医诊断终端及其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之一,一种中医诊断终端,所述诊断终端的APP系统包括连接模块、采集模块、问诊模块、分析模块、报告模块。连接模块,用于移动终端与脉象采集装置的配对连接;采集模块,从脉象采集装置获得脉象数据,在移动终端上显示脉图;问诊模块,根据中医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制定并且向患者提出健康问题;分析模块,对于所采集的患者脉象,进行特征提取与识别分类,将脉象量化,并且直观显示,报告模块,给出诊断报告,包括:脉名、脉率、脉象特征参数值、BMI值、血管功能状态与生理年龄,血管功能状态体现血管弹性情况,主要表现为是否硬化,生理年龄指根据血管弹性状况,判定与实际年龄的差距。本专利技术在以往中医脉诊客观化研究基础上,对脉象采集系统小型化,建立可穿戴式脉象采集设备规范化、标准化的方法。同时运用时域分析、血液动力学等计算机人工智能方法,优化脉图参数,建立脉象分类识别模型。本专利技术的基于脉诊信息的可穿戴设备,实现脉象信息的实时检测与分析,以数据图像化、可视化的形式评价用户的健康状况(血管功能状态、生理年龄等)。附图说明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中医诊断系统组成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中医诊断系统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中医诊断系统,包括脉象采集装置和诊断终端。该脉象采集装置与诊断终端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方式保持通信,交换数据和/或控制指令。该脉象采集装置用于对患者的脉象进行采集,诊断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患者的脉象做出健康状态的诊断。脉象采集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压力传感器、显示屏和蓝牙接口芯片,压力传感器、显示屏和蓝牙分别接入微处理器的端口,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患者的脉搏信号,显示屏用于显示患者的脉搏数据和脉象采集装置的工作状态,蓝牙接口芯片通过蓝牙通信协议传输脉象信号至诊断终端。所述脉象采集装置是可穿戴式结构,可以佩戴在人体上的被测部位。可穿戴脉象采集硬件系统首先开启手机端APP,同时启动可穿戴式脉象采集硬件系统,通过手机APP完成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的配对连接。之后由压力传感器装置获取脉搏信号,通过蓝牙,将信号传输到手机端,进行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与脉象识别分类等,从而在手机端存储数据。其中,压力传感器和蓝牙分别以HK-2000H压力传感器、MX1001蓝牙模块和mCube_UCM_MB_V0.1开发板为核心组件形成可穿戴脉象采集硬件系统。如图2所示。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诊断终端的APP系统包括连接模块、采集模块、问诊模块、分析模块、报告模块。连接模块,用于诊断终端与脉象采集装置的配对连接;采集模块,从脉象采集装置获得脉象数据,在诊断终端上显示脉图;问诊模块,根据中医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制定并且向患者提出健康问题;分析模块,对于所采集的患者脉象,进行特征提取与识别分类,将脉象量化,并且直观显示;报告模块,给出诊断报告,包括:脉名、脉率、脉象特征参数值、BMI值、血管功能状态与生理年龄。血管功能状态体现血管弹性情况,主要表现为是否硬化,生理年龄指根据血管弹性状况,判定与实际年龄的差距。根据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在中医诊断系统的分析模块中,采用GBDT模型分类器用于对脉象识别分类。在分析模块中,对于脉搏波采用时域分析中的重播波高度h3/h1、降中峡高度h4/h1、脉宽w/t和反射因子Rf,作为脉象的分类特征。对于脉搏波的预处理包括:基线漂移处理、降噪和周期分割。在本实施例中,对1951例样本进行脉象特征提取与分类,从而优化模型。其思路是首先将脉象进行基线漂移处理、降噪和分割周期等。通过时域、血液动力学分析方法获得可以反映脉象的数字特征。其中,对于脉象预处理包括:基线漂移处理。由于呼吸等因素的影响,在采集脉象的过程中会导致脉搏图像出现基线漂移的现象,也会影响后续的脉象特征提取。因此需要去除基线漂移这种现象,使得基线处于一个水平的稳定状态。去除基线漂移的方法,就是使用sym8小波对脉搏波进行8层分解。分解到的第8层近似部分,其包含的频率与人体的呼吸频率相似,因此可以推测出这部分就是被呼吸影响,而引发基线漂移的部分,因此,可以将这一部分取平均值作为常量,作为一个新的水平波形,以此作为新的第8层近似部分,然后与其他细节部分一起,通过小波复原,得到去除基线漂移的新的脉搏波。噪声消除。设备存在的工频干扰,采样时存在随机的肌电干扰。可以通过小波阈值降噪,得到一个平滑的脉搏波信号。主要采用的是以bior3.5为母小波的软阈值去噪。直接对原始的脉搏波去噪。首先对原始波形,归一化到[0,100]范围内,然后在反归一化,得到去除工频噪声后的平滑脉搏波。分割周期。周期分割,即找到每个周期的起点和终点,依此分割出单周期脉搏波碎片。本周期的起点,也是上一个周期的终点。而单个周期的起点可以是单个周期内的波谷及最小值,或者是单个周期内,最大上升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诊断终端,其特征在于,该诊断终端与脉象采集装置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方式保持通信,交换数据和/或控制指令,所述脉象采集装置用于对患者的脉象进行采集,诊断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患者的脉象做出健康状态的诊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诊断终端,其特征在于,该诊断终端与脉象采集装置通过有线或者无线通信方式保持通信,交换数据和/或控制指令,所述脉象采集装置用于对患者的脉象进行采集,诊断终端根据接收到的患者的脉象做出健康状态的诊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诊断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诊断终端的APP系统包括连接模块、采集模块、问诊模块、分析模块、报告模块,连接模块,用于移动终端与脉象采集装置的配对连接;采集模块,从脉象采集装置获得脉象数据,在移动终端上显示脉图;问诊模块,根据中医八纲辨证与脏腑辨证,制定并且向患者提出健康问题;分析模块,对于所采集的患者脉象,进行特征提取与识别分类,将脉象量化,并且直观显示,报告模块,给出诊断报告,包括:脉名、脉率、脉象特征参数值、BMI值、血管功能状态与生理年龄,血管功能状态体现血管弹性情况,表现为是否硬化,生理年龄指根据血管弹性状况,判定与实际年龄的差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医诊断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象采集装置包括微处理器、压力传感器、显示屏和蓝牙接口芯片,压力传感器、显示屏和蓝牙分别接入微处理器的端口,压力传感器用于获取患者的脉搏信号,显示屏用于显示患者的脉搏数据和脉象采集装置的工作状态,蓝牙接口芯片通过蓝牙通信协议传输脉象信号至移动终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诊断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象采集装置是可穿戴式结构,可以佩戴在人体上的被测部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医诊断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脉象采集装置的结构是手环结构,手环表带的材料采用医用硅胶材料。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医诊断终端,其特征在于,在分析模块中,采用GBDT模型分类器用于对脉象识别分类。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医诊断终端,其特征在于,在分析模块中,对于脉搏波采用时域分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凤李雪钱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