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地电缆位置预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8283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6:56
埋地电缆位置预警装置,属于电力工程施工装置领域,包括防水膜层、布置于防水膜层中的多个预警片以及与预警片连接的电源线;所述预警片按行或者列分成多组,各组之间相互平行布置且各组间相关电源线的连接关系为并联,在每组中各预警片之间相互并联;所述预警片包括壳体及并联布置在壳体内的多组预警电路单元;所述预警电路单元包括相互串联的多个连通端子及串联在连通端子之间的警鸣器和/或发光器;所述连通端子在自由状态下会使串行电路连通,在受到外部压迫时会使串行电路断开。其能够发出声响对电缆的埋藏位置及时有效的予以警示,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因电缆位置标示不明显、不易察觉而造成损坏,从而造成事故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埋地电缆位置预警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工程施工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到的为一种对埋藏在地下的电缆位置起到警示提醒作用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力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在进行其他施工工程时对已埋置在地下的电缆造成损坏,会在变电站等电力设施的周围会设置指示电缆走经的标志,达到防止施工对地下电缆造成外力破坏的目的。目前普遍采取的方案是在电缆走经的上方打入电缆标识石桩,以示意地下有电缆。但是,由于警示标志是石桩,限于石桩的物理特质及石桩布置的分散性,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石桩很不易被发现。进一步,由于石桩的警示作用没有发声、发光等警示特性,在夜间施工时石桩提醒作用很容易被忽略,易造成施工人员误判,因此夜间造成失误破坏的几率会进一步提高,显著增加造成大面积停电及安全事故的数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目前采取石桩标志对埋地电缆走经进行警示作用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埋地电缆位置预警装置,其能够对电缆的埋藏位置及时有效的予以警示,降低施工过程中因电缆位置标示不明显、不易察觉而造成损坏,从而造成事故的几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埋地电缆位置预警装置,包括防水膜层、布置于防水膜层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埋地电缆位置预警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防水膜层、布置于防水膜层中的多个预警片以及与预警片连接的电源线;所述预警片按行或者列分成多组,各组间相关电源线的连接关系为并联,同时在每组中各预警片之间相互并联;所述预警片包括壳体及并联布置在壳体内的多组预警电路单元;所述预警电路单元包括相互串联的多个连通端子及串联在连通端子之间的警鸣器和/或发光器;所述连通端子在自由状态下会使串行电路连通,在受到外部压迫时会使串行电路断开;在所述壳体的上端面设置用来卡装连通端子、警鸣器和/或发光器的型槽,在各型槽的槽底设置布线槽;连通端子的上端相对壳体的上端面凸出形成高度差,在壳体的上端面与防水膜层之间设置防水海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埋地电缆位置预警装置,其特征是:包括防水膜层、布置于防水膜层中的多个预警片以及与预警片连接的电源线;所述预警片按行或者列分成多组,各组间相关电源线的连接关系为并联,同时在每组中各预警片之间相互并联;所述预警片包括壳体及并联布置在壳体内的多组预警电路单元;所述预警电路单元包括相互串联的多个连通端子及串联在连通端子之间的警鸣器和/或发光器;所述连通端子在自由状态下会使串行电路连通,在受到外部压迫时会使串行电路断开;在所述壳体的上端面设置用来卡装连通端子、警鸣器和/或发光器的型槽,在各型槽的槽底设置布线槽;连通端子的上端相对壳体的上端面凸出形成高度差,在壳体的上端面与防水膜层之间设置防水海绵材质的填充层;所述连通端子包括底盖、端盖以及置于底盖与端盖之间的滑块、连接部和弹簧;所述连接部固定在底盖的上端口,在连接部的轴心位置设中心孔且使孔壁相对底盖的腔体径向向内延伸,同时在连接部的上端面设置轴向延伸的环状凸缘;所述滑块置于底盖内,其外壁与底盖的内壁接触;在所述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光英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市信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