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地板块的锁定系统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地板块的机械锁定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地板块机械锁定的改进的锁定系统、一种具有所述改进的锁定系统的地板块、一种由这种机械连接的地板块构成的地板。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在WO94/26999和WO 99/66151中描述和示出的锁定系统的改进。更准确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具有芯层且最好具有在芯层上侧的表面层和在芯层后侧的平衡层的类型的地板块机械连接的锁定系统,所述锁定系统包含:(i)为水平连接分别在垂直的接头平面处的第一和第二地板块的第一和第二接头边缘部分,一方面是在所述第二板块下侧形成、且在所述第二接头边缘处平行于所述垂直的接头平面并远离一定距离的锁定槽,另一方面,与所述第一板块芯层整体形成的板条,在所述第一接头边缘处该板条从所述垂直的接头平面伸出,并支撑一锁定元件,该锁定元件朝含有所述第一板块上侧面的平面伸出,且具有与所述锁定槽相互作用的锁定面,(ii)为了垂直连接第一和第二接头边缘,一方面是部分从所述接头平面伸出并延伸的舌片,另一方面,适于与所述舌片相互作用的舌槽,第一和第二地板块在其用于垂直连接的接头边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具有芯层(30)和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接头边缘部分(分别为4a,5a和4b,5b)的地板块(1,1′)机械连接的锁定系统,在机械连接状态相邻地板块(1,1′)分别具有在垂直接头平面(F)处连接的第一和第二接头边缘部分(分别为4a,5a和4b,5b),所述锁定系统包含: a)用于垂直连接第一地板块(1)的第一接头边缘部分(4a)和相邻的第二地板块(1′)的第二接头边缘部分(分别为4a,5a和4b,5b)的机械配合装置(36,38), b)用于水平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头边缘部分(分别为4a,5a和4b,5b)的机械配合装置(6,8;14),该装置包含 在所 ...
【技术特征摘要】
SE 2000-4-10 0001325-01.一种用于具有芯层(30)和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接头边缘部分(分别为4a,5a和4b,5b)的地板块(1,1′)机械连接的锁定系统,在机械连接状态相邻地板块(1,1′)分别具有在垂直接头平面(F)处连接的第一和第二接头边缘部分(分别为4a,5a和4b,5b),所述锁定系统包含:a)用于垂直连接第一地板块(1)的第一接头边缘部分(4a)和相邻的第二地板块(1′)的第二接头边缘部分(分别为4a,5a和4b,5b)的机械配合装置(36,38),b)用于水平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头边缘部分(分别为4a,5a和4b,5b)的机械配合装置(6,8;14),该装置包含在所述第二板块(1′)的下侧面(3)形成的、且在所述第二接头边缘部分(4b,5b)处平行于所述垂直接头平面(F)且远离一定距离延伸的锁定槽(14),并且具有一个指向下方的开口,与所述第一板块(1)的芯层整体形成的板条(6),在所述第一接头边缘部分(4a,5a)处该板条从所述垂直的接头平面(F)伸出,在远离接头平面(F)一定距离处具有一锁定元件(8),该锁定元件朝包含所述第一板块(1)上侧面的平面伸出,且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锁定槽(14)相互作用的锁定面(10),在地板块的平面内且远离垂直接头平面(F)观察,锁定槽(14)具有比所述锁定元件(8)更大的宽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8)的所述至少一个有效锁定面(10)基本上是平面,且位于锁定元件上部远离伸出的板条(6)上侧一定距离处,并面向接头平面(F),所述锁定槽(14)具有至少一个基本上是平面的有效锁定面(11),该锁定面位于锁定槽内远离锁定槽开口一定距离处,且在连接状态用于与锁定元件(8)的所述锁定面(10)配合,所述锁定槽(14)在最接近接头平面(F)的下边缘处具有倾斜的或圆角的引导部分(12),该引导部分从锁定槽的锁定面(11)延伸至锁定槽的开口,并用于通过啮合位于锁定元件的锁定面(10)上方或邻近其上边缘的锁定元件的一部分而将锁定元件(8)引导入锁定槽(14),所述锁定元件(8)和锁定槽(14)的所述有效锁定面(分别为10和11)与所述地板块的上侧形成至少50°的锁定角(A)。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块(1,1′)具有芯层(30)、在芯层上侧的表面层(32)和在芯层(30)后侧的平衡层(34)。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8)和锁定槽的所述有效锁定面(分别为10和11)与所述地板块(1,1′)上侧形成至少60°的锁定角(A)。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8)和锁定槽的所述有效锁定面(分别为10和11)与所述地板块(1,1′)上侧形成至少80°的锁定角(A)。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8)和锁定槽的所述有效锁定面(分别为10和11)与所述地板块(1,1′)上侧形成基本上90°的锁定角(A)。6.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锁定系统的用于垂直锁定的机械装置(36,38)和该锁定系统的用于水平锁定的装置(6,8;14)具有能通过一地板块(1)朝另一地板块(1′)向内倾斜而使锁定元件(8)插入锁定槽(14)中的结构,同时在接近接头平面(F)和地板块上侧之间边界的两地板块的接头边缘表面部分(41,42)之间保持接触。7.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锁定系统的用于垂直锁定的机械装置(36,38)和该锁定系统的用于水平锁定的装置(6,8;14)具有在弯曲整体的板条(6)以便使锁定元件(8)卡入锁定槽(14)中的过程中,能通过一地板块(1)朝另一地板块(1′)大致水平运动而使锁定元件(8)插入锁定槽(14)中的结构。8.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锁定系统的用于垂直锁定的机械装置(36,38)和该锁定系统的用于水平锁定的装置(6,8;14)具有在弯曲整体的板条(6,8)以便使锁定元件(8)卡入锁定槽(14)中的过程中,能通过一地板块(1)朝另一地板块(1′)大致垂直运动而使锁定元件(8)插入锁定槽(14)中的结构。9.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关系式W>0.5H,其中W=在与锁定元件的有效锁定面(19)平齐的高度平行与地板块上侧面的锁定元件(8)的厚度,H=从板条(6)的上侧观察所述锁定元件(8)的高度。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关系式W<5*H,其中W=在与锁定元件的有效锁定面(19)平齐的高度平行与地板块上侧面的锁定元件(8)的厚度,H=从板条(6)的上侧观察所述锁定元件(8)的高度。11.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8)具有平行于地板块上侧面的厚度,该厚度在锁定元件的下部大于在其上部。12.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锁定槽(14)的下引导部分(12)和锁定元件(8)的对应下部在锁定状态不互相接触。13.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槽(14)的引导部分(12)具有位于一圆弧(C1)内的部分,该圆弧具有圆心(C3),在圆心处接头平面(F)与地板块(1,1′)上侧相交,且该圆弧与锁定元件(8)的上部分相切。14.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8)具有位于锁定元件(8)的有效锁定面(10)上方和圆弧(C1)外侧的上部倾斜或圆角的引导部分(9),所述圆弧具有圆心(C3),在圆心处接头平面(F)与地板块(1,1′)上侧相交,且该圆弧与锁定元件(8)的上部分相切。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一方面所述锁定槽(14)的引导部分(12)的下边缘和所述圆弧(C1)之间的水平距离(E1),和另一方面锁定元件(8)的引导部分(9)的上边缘和所述圆弧(C1)之间的水平距离(E2)之和总是大于零,如果所述锁定槽的下边缘位于所述圆弧(C1)的外侧,那么所述锁定槽下边缘的水平距离(E1)为负值。16.如权利要求13、14或15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锁定元件(8)和锁定槽(14)的引导部分(9)在锁定状态不互相接触。17.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锁定元件(8)的高度和锁定槽(14)的深度是这样的,即在锁定状态锁定元件的上部不啮合锁定槽。18.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锁定系统的用于垂直锁定的机械装置(36,38)和该锁定系统的用于水平锁定的装置(6,8;14)具有在有锁定槽的地板块(1′)向上倾斜时能使锁定元件(8)离开锁定槽(14)中的结构,同时在接近接头平面(F)和地板块上侧之间边界的两地板块的接头边缘表面部分(41,42)之间保持接触。19.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该锁定系统的用于垂直锁定的机械装置(36,38)和该锁定系统的用于水平锁定的装置(6,8;14)具有在锁定状态能使地板块(1,1′)平行于接头平面(F)移动的结构。20.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地板块的接头边缘部分(4a,4b)上形成用于地板块垂直连接的机械装置(36,38)。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锁定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地板块垂直连接的机械装置(36,38)形成为舌片和舌槽接头。22.如前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条(6)由不同于地板块芯层(30)的材料制成,且与芯层整体连接。23.如权利要求1-1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条与地板块芯层(30)制成一件且与芯层整体连接。24.一种具有芯层(30)和相对的第一和第二接头边缘部分(分别为4a,5a和4b,5b)的地板块,这些接头边缘部分用于通过第一地板块(1)的第一接头边缘部分(4a、5a)与第二地板块(1′)的第二接头边缘部分(4b,5b)的机械连接而与相邻的相同地板块连接,在垂直接头平面(F)处达到机械连接状态,该地板块具有一锁定系统,该锁定系统包含:a)用于垂直连接第一地板块(1)的第一接头边缘部分(4a)和相邻的第二地板块(1′)的第二接头边缘部分(分别为4a,5a和4b,5b)的机械配合装置(36,38),和b)用于水平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接头边缘部分(分别为4a,5a和4b,5b)的机械配合装置(6,8;14),该装置包含在所述第二板块(1′)的下侧面(3)形成、且在所述第二接头边缘部分(4b,5b)处平行于所述垂直的接头平面(F)且远离一定距离延伸的锁定槽(14),并且具有一个指向下方的开口,与所述第一板块(1)的芯层整体形成的板条(6),在所述第一接头边缘部分(4a)处该板条从所述垂直的接头平面(F)伸出,且在远离接头平面(F)一定距离处具有一锁定元件(8),该锁定元件朝包含所述第一板块(1)上侧面的平面伸出,且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锁定槽(14)相互作用的锁定面(10),在地板块平面内且远离接头平面(F)观察,锁定槽(14)具有比所述锁定元件(8)更大的宽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8)的所述至少一个有效锁定面(10)基本上是平面,且位于锁定元件上部远离伸出的板条(6)上侧一定距离处,并面向接头平面(F),所述锁定槽(14)具有至少一个基本上是平面的有效锁定面(11),该锁定面位于锁定槽内远离锁定槽开口的一定距离处,且在连接状态用于与锁定元件(8)的所述锁定面(10)配合,所述锁定槽(14)在最接近接头平面(F)的下边缘处具有倾斜的或圆角的引导部分(12),该引导部分从锁定槽的锁定面(11)延伸至锁定槽的开口,并用于通过啮合位于锁定元件的锁定面(10)上方或邻近其上边缘的锁定元件的一部分而将锁定元件(8)引导入锁定槽(14),所述锁定元件(8)和锁定槽(14)的所述有效锁定面(分别为10和11)与所述地板块的上侧形成至少50°的锁定角(A)。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块(1,1′)具有芯层(30)、在芯层上侧的表面层(32)和在芯层(30)后侧的平衡层(34)。26.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8)和锁定槽的所述有效锁定面(分别为10和11)与所述地板块(1,1′)上侧形成至少60°的锁定角(A)。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8)和锁定槽的所述有效锁定面(分别为10和11)与所述地板块(1,1′)上侧形成至少80°的锁定角(A)。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8)和锁定槽的所述有效锁定面(分别为10和11)与所述地板块(1,1′)上侧形成基本上90°的锁定角(A)。29.如权利要求24-28任一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该锁定系统的用于垂直锁定的机械装置(36,38)和该锁定系统的用于水平锁定的装置(6,8;14)具有能通过一地板块(1)朝另一地板块(1′)向内倾斜而使锁定元件(8)插入锁定槽(14)中的结构,同时在接近接头平面(F)和地板块上侧之间边界的两地板块的接头边缘表面部分(41,42)之间保持接触。30.如权利要求24-29任一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该锁定系统的用于垂直锁定的机械装置(36,38)和该锁定系统的用于水平锁定的装置(6,8;14)具有在弯曲一体的板条(6)以便使锁定元件(8)卡入锁定槽(14)中的过程中,能通过一地板块(1)朝另一地板块(1′)大致水平运动而使锁定元件(8)插入锁定槽(14)中的结构。31.如权利要求24-29任一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该锁定系统的用于垂直锁定的机械装置(36,38)和该锁定系统的用于水平锁定的装置(6,8;14)具有在弯曲整体的板条(6,8)以便使锁定元件(8)卡入锁定槽(14)中的过程中,能通过一地板块(1)朝另一地板块(1′)大致垂直运动而使锁定元件(8)插入锁定槽(14)中的结构。32.如权利要求24-31任一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满足关系式W>0.5H,其中W=在与锁定元件的有效锁定面(19)平齐的高度平行与地板块上侧面的锁定元件(8)的厚度,H=从板条(6)的上侧观察所述锁定元件(8)的高度。33.如权利要求24-31任一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满足关系式W<5*H,其中W=在与锁定元件的有效锁定面(19)平齐的高度平行与地板块上侧面的锁定元件(8)的厚度,H=从板条(6)的上侧观察所述锁定元件(8)的高度。34.如权利要求24-33任一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元件(8)具有平行于地板块上侧面的厚度,该厚度在锁定元件的下部大于在其上部。35.如权利要求24-34任一所述的地板块,其特征在于锁定槽(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达尔科珀尔万,
申请(专利权)人:凡林奇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