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沥液全量处理设备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渗沥液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沥液全量处理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垃圾渗滤液处理普遍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膜处理”组合工艺。该组合处理工艺是我国垃圾渗沥液处理的主流工艺,该组合工艺具有很多优点,如:解决了渗沥液中所含大量难降解的物质和毒性物质的深度处理问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出水效果好、达标率高,运行费用低等。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产生了超过40%左右的膜浓缩液。浓缩液中富集有大量的难降解有机物、无机盐类以及微量重金属,传统工艺难以对其进行处理;而且,膜浓缩液回灌填埋场造成盐分及难降解有机物积累,导致渗滤液处理系统无法正常运行,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可能引起填埋场的运行安全。根据已有的工程案例,膜浓缩液的处理技术还不太成熟,且建设及运行成本高达200元/吨以上,成为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发展的瓶颈。因此,急需一种处理成本低,且可对垃圾渗沥液进行深度处理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渗沥液全量处理设备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存在处理成本高及处理不彻底的问题。为实现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渗沥液全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渗沥液全量处理设备包括厌氧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沉淀装置、纳滤装置和高级氧化装置;所述厌氧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有可燃气体收集罩,所述厌氧反应器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接种微生物的厌氧填料层,所述厌氧反应器的下部设置有布水器;所述厌氧反应器的回流出液口与进液管共接所述布水器的进液口,所述厌氧反应器的出液口与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液口与所述纳滤装置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纳滤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高级氧化装置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纳滤装置的浓缩液出口与所述沉淀装置连接,所述沉淀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的进液口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沥液全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渗沥液全量处理设备包括厌氧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沉淀装置、纳滤装置和高级氧化装置;所述厌氧反应器的顶部设置有可燃气体收集罩,所述厌氧反应器的中部设置有用于接种微生物的厌氧填料层,所述厌氧反应器的下部设置有布水器;所述厌氧反应器的回流出液口与进液管共接所述布水器的进液口,所述厌氧反应器的出液口与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的进液口连接,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的出液口与所述纳滤装置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纳滤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高级氧化装置的进液口连接,所述纳滤装置的浓缩液出口与所述沉淀装置连接,所述沉淀装置的出液口与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的进液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沥液全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生物反应器包括缺氧段及与所述缺氧段连通的好氧段,所述缺氧段的进液口与所述厌氧反应器的出液口连接,所述缺氧段设置有第一搅拌器,所述好氧段设置有第一曝气装置和浸没式超滤模块,所述第一曝气装置的进气口与风机的出气口连接,所述浸没式超滤模块的出液口与所述纳滤装置的进液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渗沥液全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级氧化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曝气装置,所述第二曝气装置的进气口与臭氧发生装置的出气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渗沥液全量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渗沥液全量处理设备还包括生物过滤池,所述生物过滤池内设置有生物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培,包鹏,杨立臣,黄川,何亮,张晨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