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田径流污水的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农田径流污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农田径流污水,是指雨水或灌溉水流过农田表面后排出的污水,是农业污水的主要来源。农田径流污水中主要含有氮、磷、农药等污染物。①氮:施用于农田而未被植物吸收利用或未被微生物和土壤固定的氮肥,是农田径流中氮素的主要来源。化肥以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形态存在时,尤其容易被径流带走。农田径流中的氮素还来自土壤的有机物、植物残体和施用于农田的厩肥等。一般土壤中全氮含量为0.075~0.3%,以表土层厚15厘米计,全氮含量每公顷为1500~6000公斤,每年矿化的氮每公顷约30~60公斤。②磷:土壤中全磷量为0.01~0.13%,水溶性磷为0.01~0.1ppm。土壤中的有机磷是不活动的,无机磷也容易被土壤固定。荷兰海相沉积粘土农田径流中含磷约0.06毫克/升,河流沉积物粘土农田径流中含磷约0.04毫克/升,从挖掘过泥炭的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流出的径流中含磷量约0.7毫克/升,水稻田因渍水可使土壤中可溶性磷量增加,每年失磷较多,每公顷约为0.53公斤。土壤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田径流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农田区域径流汇集入沉砂池,进行泥土沉淀;2)沉砂池出水,进入第一分解池,进行产生碳源、SS分离以及农药分解;在第一分解池内设农作物秸秆,并先投入秸秆分解菌,分解小部分秸秆后,投入农药降解菌,进行农药分解;3)第一分解池的出水,进入第二分解池,在第二分解池内进行N、P、K的去除;4)第二分解池的出水,进入絮凝沉淀池,进行絮凝沉淀;5)絮凝沉淀池的出水,通过检测后,符合要求可以直接排放或回用到农田进行灌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田径流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农田区域径流汇集入沉砂池,进行泥土沉淀;2)沉砂池出水,进入第一分解池,进行产生碳源、SS分离以及农药分解;在第一分解池内设农作物秸秆,并先投入秸秆分解菌,分解小部分秸秆后,投入农药降解菌,进行农药分解;3)第一分解池的出水,进入第二分解池,在第二分解池内进行N、P、K的去除;4)第二分解池的出水,进入絮凝沉淀池,进行絮凝沉淀;5)絮凝沉淀池的出水,通过检测后,符合要求可以直接排放或回用到农田进行灌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径流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农田为麦田或稻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径流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第一分解池内填充的农作物秸秆为麦秆或稻草杆,就地取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径流污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先投入的秸秆分解菌为芽孢杆菌和白腐菌的复合菌,芽孢杆菌和白腐菌先各自培养成种子液后,按照8~10%的接种量,加入第一分解池,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后,然后投入农药分解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