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除重杂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1920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20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线除重杂质装置,其在罐体底壁开设集砂坑,并设置第一旋流罐,第一旋流罐底部设置第一清洗罐,集砂坑内重杂质被分离泵抽出,由第一输入管喷射入第一旋流罐,在第一旋流罐内高速旋转分离,砂砾等重杂质被沉入第一集砂区内,有机物等被分离到第一旋流罐顶部经第三分离管进入罐体进行净化处理;后打开第二电磁阀,将第一集砂区内沉淀的砂砾等重杂质流入第一清洗罐内,清洗泵将罐体净化流出的水抽入第一清洗罐,对砂砾等重杂质进行清洗,清洗后,砂砾等重杂质由第一出杂口排出,及时在线将罐体内重杂质抽出,避免重杂质沉淀对罐体造成的危害,延长罐体使用寿命,避免对开罐检修清理的沉淀物的处理,降低处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在线除重杂质装置


技术介绍

1、厨余垃圾经过分类后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增加,为了处理这类垃圾,通常采用“预处理+厌氧发酵”的技术路线。该方法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进行新陈代谢,产生清洁能源-沼气,实现城市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2、然而,在厨余等有机垃圾的预处理过程中,大量的无机杂质在被粉碎后进入贮液罐、厌氧发酵罐内。由于这些罐体的容积较大(例如,厌氧发酵罐的容积一般在5000m3至10000m3之间),罐体内的搅拌速率较低,无法将无机重杂质悬浮在液体中。随着有机物料转化为沼气,无机杂质的相对比例逐渐增加。这些杂质会缓慢沉积到罐底,从而降低罐体的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贮液罐、厌氧发酵罐报废。这些沉淀物也会对整个系统的稳定运行产生影响,需要定期开罐检修清理,然而,开罐检修清理沉淀物是一项棘手的任务,不仅需要停止生产,增加了理成本,此外,对沉淀物的后续处理也面临极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线除重杂质装置,主要解决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线除重杂质装置,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沿轴向可转动设有搅拌轴(101);所述罐体(1)顶部设有与其内连通的净化出液口(10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杂质单元;所述罐体(1)底壁(104)开设有集砂坑(103);所述除杂质单元包括第一旋流罐(2)及连接在第一旋流罐(2)底部的第一清洗罐(4);所述第一旋流罐(2)与所述第一清洗罐(4)连接处设有第二电磁阀(23);所述第一旋流罐(2)上部呈圆筒状,下部呈锥管状;所述第一旋流罐(2)锥管状下部上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输入管(202),下侧为第一集砂区(201);所述第一清洗罐(4)上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出口(4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线除重杂质装置,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内沿轴向可转动设有搅拌轴(101);所述罐体(1)顶部设有与其内连通的净化出液口(10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除杂质单元;所述罐体(1)底壁(104)开设有集砂坑(103);所述除杂质单元包括第一旋流罐(2)及连接在第一旋流罐(2)底部的第一清洗罐(4);所述第一旋流罐(2)与所述第一清洗罐(4)连接处设有第二电磁阀(23);所述第一旋流罐(2)上部呈圆筒状,下部呈锥管状;所述第一旋流罐(2)锥管状下部上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输入管(202),下侧为第一集砂区(201);所述第一清洗罐(4)上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出口(402),下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一入口(401);所述第一清洗罐(4)底部设有第一出杂口;所述第一清洗罐(4)与所述第一出杂口间设有第四电磁阀(25);所述集砂坑(103)与第一分离管(12)一端连通,第一分离管(12)另一端穿过所述罐体(1)侧壁与所述第一输入管(202)连通;所述第一分离管(12)设有分离泵(10);所述第一旋流罐(2)顶部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三分离管(14);所述第三分离管(14)远离所述第一旋流罐(2)一端与所述罐体(1)内部连通;所述净化出液口(105)设有净化液输出管(15);所述净化液输出管(15)通过第一清洗管(16)与所述第一入口(401)连通;所述第一清洗管(16)设有清洗泵(11);所述第一出口(402)通过第六清洗管(21)与所述净化液输出管(1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线除重杂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底壁(104)朝所述集砂坑(103)中心方向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线除重杂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砂坑(103)位于所述搅拌轴(101)正下方;所述搅拌轴(101)设有刮砂板(102),用于刮除所述罐体(1)底壁(104)沉淀的砂砾等重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线除重杂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清洗管(17)、第三清洗管(18)、第四清洗管(19)、第五清洗管(20)、第二旋流罐(3)及连接在第二旋流罐(3)底部的第二清洗罐(5);所述第二旋流罐(3)与所述第二清洗罐(5)连接处设有第三电磁阀(24);所述第二旋流罐(3)上部呈圆筒状,下部呈锥管状;所述第二旋流罐(3)锥管状下部上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二输入管(302),下侧为第二集砂区(301);所述第二清洗罐(5)上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二出口(502),下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第二入口(501);所述第二清洗罐(5)底部设有第二出杂口;所述第二清洗罐(5)与所述第二出杂口间设有第五电磁阀(26);所述第一分离管(12)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入管(302)连通;所述第二旋流罐(3)顶部设有与其内连通的第二分离管(13);所述第二分离管(13)远离所述第二旋流罐(3)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入管(202)连通;所述第二清洗管(17)一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韦王杰祝金星刘红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