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式消尘输送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2326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5: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式消尘输送机,包括上支架、下支架、支腿、输送带、消尘装置。所述支腿包括前支腿,中支腿和后支腿,下方均设置有万向轮,所述下支架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消尘装置设置外挡板、内挡板、两侧板,所述内挡板连接有鼓风机,减压腔上部链接有吸风机,吸风机链接有一过滤袋。可折叠式消尘输送机在不用时可以折叠起来便于输送,在使用时可以快速装配使用。在输送无粉尘物品时可将除尘装置拆卸掉,在输送带有粉尘的物品时,安装上除尘装置,落料经过罩筒落入转载车内,下落和冲击产生的粉尘在罩筒的笼罩下,同时在吸风机的作用下,收集到过滤袋内,无须用水,有效的减少扬尘,此外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式消尘输送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机,具体是一种可折叠式消尘输送机。
技术介绍
输送机广泛应用于家电、电子、电器、机械、烟草、邮电、食品、煤炭等各行各业,物件的组装、检测、调试、包装及运输等。储运煤炭等带有大量粉尘的物品,在装车过程中输送带落料会产生扬尘的现象,污染环境,为了减少粉尘的污染,多采用向空中喷雾的方式来降尘,但用水量大,而且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现有输送机体积较大,在使用时不便于运输携带,这仍有待于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式消尘输送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折叠式消尘输送机,包括支架、支腿、输送带、主动轮、从动轮、消尘装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设置于支架两端上,所述输送带装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支腿设置于支架下方,所述从中部分为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相互铰接,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的上表面均延伸出挡板,上支架的挡板搭设于下支架的上表面,下支架的挡板搭设于上支架的上表面,所述支腿包括前支腿,中支腿和后支腿,所述前支腿位于下支架的前端,所述中支腿位于下支架的后端靠近上支架的位置,所述后支腿位于上支架的右端远离下支架的位置,所述前支腿,中支腿和后支腿均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支架上,所述支架下方对应前支腿,中支腿和后支腿分别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前支腿,中支腿和后支腿均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相连接,另一端与上支架铰接。所述消尘装置设置有一倾斜的外挡板,一倾斜的内挡板,外挡板和内挡板两侧分别通过倾斜的侧板连接,外挡板、内挡板、两侧板围成下部开口比上部开口大的棱锥状罩筒,罩筒通过消尘装置支架与传送机上支架连接,外挡板上设置有一向外突出的减压腔,减压腔上部链接有吸风机,吸风机链接有一过滤袋,所述消尘装置与上支架通过消尘装置支架在连接点处连接。优选地,所述前支腿,中支腿和后支腿下方均设置有万向轮;优选地,所述下支架前端靠近前支腿的位置上设置有液压伸缩杆;优选地,所述内挡板连接有与减压腔相对的鼓风机;优选地,消尘装置可通过对消尘装置支架与传送机上支架连接点的拆卸与传送装置分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折叠式消尘输送机在不用时可以折叠起来便于输送,而且在使用时可以快速装配使用。在输送无粉尘物品时将除尘装置拆卸掉直接使用输送装置;在输送带有粉尘的物品时,安装上除尘装置,落料经过罩筒落入转载车内,下落和冲击产生的粉尘在罩筒的笼罩下,同时在吸风机的作用下,收集到过滤袋内,无须用水,有效的减少扬尘,成本降低,此外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上支架和下支架折叠过程中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上支架和下支架连接处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上支架,2下支架,3前支腿,4中支腿,5后支腿,6消尘装置,7支撑杆,8固定板,9液压伸缩杆,10万向轮,11挡板,12连接点,61外挡板,62内挡板,63侧板,64消尘装置支架,65减压腔,66吸风机,67过滤袋。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可折叠式消尘输送机,包括支架、支腿、输送带、主动轮、从动轮、消尘装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设置于支架两端上,所述输送带装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支腿设置于支架下方,所述支架从中部分为上支架1和下支架2,所述上支架1和下支架2相互铰接,所述上支架1和下支架2的上表面均延伸出挡板,上支架1的挡板11搭设于下支架2的上表面,下支架2的挡板11搭设于上支架1的上表面,所述支腿包括前支腿3,中支腿4和后支腿5,所述前支腿3位于下支架2的前端,所述中支腿4位于下支架2的后端靠近上支架1的位置,所述后支腿5位于上支架1的右端远离下支架2的位置,所述前支腿3,中支腿4和后支腿5均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支架上,所述支架下方对应前支腿3,中支腿4和后支腿5分别设置有固定板8,所述前支腿3,中支腿4和后支腿5均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相连接,另一端与上支架1铰接,所述前支腿,中支腿4和后支腿5下方均设置有万向轮10,所述下支架2前端靠近前支腿3的位置上设置有液压伸缩杆9。所述消尘装置6设置有一倾斜的外挡板61,一倾斜的内挡板62,外挡板61和内挡板62两侧分别通过倾斜的侧板63连接,外挡板61、内挡板62、两侧板63围成下部开口比上部开口大的棱锥状罩筒,罩筒通过消尘装置支架64与传送机上支架连接,外挡板61上设置有一向外突出的减压腔65,所述内挡板62连接有与减压腔65相对的鼓风机,减压腔上部链接有吸风机66,吸风机66链接有一过滤袋67。所述消尘装置6与上支架1通过消尘装置支架64在连接点12处连接,消尘装置6可通过对消尘装置支架64与传送机上支架1连接点的拆卸与传送装置分开。可折叠式消尘输送机在不用时可以折叠起来便于输送,而且在使用时可以快速装配使用。在输送无粉尘物品时将除尘装置拆卸掉直接使用输送装置;在输送带有粉尘的物品时,安装上除尘装置,落料经过罩筒落入转载车内,下落和冲击产生的粉尘在罩筒的笼罩下,同时在吸风机的作用下,收集到过滤袋内,无须用水,有效的减少扬尘,成本降低,此外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式消尘输送机,包括支架、支腿、输送带、主动轮、从动轮、消尘装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设置于支架两端上,所述输送带装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支腿设置于支架下方,所述从中部分为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相互铰接,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的上表面均延伸出挡板,上支架的挡板搭设于下支架的上表面,下支架的挡板搭设于上支架的上表面,所述支腿包括前支腿,中支腿和后支腿,所述前支腿位于下支架的前端,所述中支腿位于下支架的后端靠近上支架的位置,所述后支腿位于上支架的右端远离下支架的位置,所述前支腿,中支腿和后支腿均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支架上,所述支架下方对应前支腿,中支腿和后支腿分别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前支腿,中支腿和后支腿均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相连接,另一端与上支架铰接,所述消尘装置设置有一倾斜的外挡板,一倾斜的内挡板,外挡板和内挡板两侧分别通过倾斜的侧板连接,外挡板、内挡板、两侧板围成下部开口比上部开口大的棱锥状罩筒,罩筒通过消尘装置支架与传送机上支架连接,外挡板上设置有一向外突出的减压腔,减压腔上部链接有吸风机,吸风机链接有一过滤袋,所述消尘装置与上支架通过消尘装置支架在连接点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式消尘输送机,包括支架、支腿、输送带、主动轮、从动轮、消尘装置,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分别设置于支架两端上,所述输送带装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支腿设置于支架下方,所述从中部分为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相互铰接,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的上表面均延伸出挡板,上支架的挡板搭设于下支架的上表面,下支架的挡板搭设于上支架的上表面,所述支腿包括前支腿,中支腿和后支腿,所述前支腿位于下支架的前端,所述中支腿位于下支架的后端靠近上支架的位置,所述后支腿位于上支架的右端远离下支架的位置,所述前支腿,中支腿和后支腿均通过铰接的方式连接于支架上,所述支架下方对应前支腿,中支腿和后支腿分别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前支腿,中支腿和后支腿均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相连接,另一端与上支架铰接,所述消尘装置设置有一倾斜的外挡板,一倾斜的内挡板,外挡板和内挡板两侧分别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佑于沛贾补元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中煤四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