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
本公开涉及航空螺旋桨
,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螺旋桨常用于中低速飞行器中,螺旋桨一般包含若干桨叶,在螺旋桨工作时,空气绕桨叶流动一般为层流,根据叶面厚度的不同,在桨叶前缘或后缘存在逆压梯度,层流边界层内流体动能往往难以克服逆压梯度的影响,使得流体过早分离,严重影响螺旋桨的平稳运行,螺旋桨工作效率较低。涡流发生器是一种流体被动控制方法,通过该装置产生高能量的翼尖涡,该高能量的翼尖涡与其下游的低能量边界层流动混合,将该能量传递给低能量边界层,使处于逆压梯度中的边界层流场获得附加能量后能够继续贴附在叶体表面不分离,因此在螺旋桨桨叶上安装涡流发生器,可以产生具有高能量的涡流,涡流与下游低能量的边界层混合,提升边界层动量,使边界层能够克服逆压梯度继续依附在桨叶表面,有效推迟气流分离和改善气流分离区域,提升翼型的空气动力学性能,进而提高螺旋桨工作效率。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采用涡流发生器作为流体的被动控制技术已经在飞机机翼、风力发电和热交换器等领域开展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还未曾在航空螺旋桨上有过实践。另外,流体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用于布置于桨叶(3)内,所述桨叶(3)的表面布置有槽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包括:薄板(1),其竖直布置于所述槽口内;转轴(2),用于将所述薄板(1)枢设于所述槽口截面上;连杆(4),其一端与作动器(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薄板(1)连接;作动器(5),其设于所述桨叶(3)内,与所述连杆(4)连接并带动所述连杆(4)作动,以使所述连杆(4)带动所述薄板(1)上升或下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用于布置于桨叶(3)内,所述桨叶(3)的表面布置有槽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包括:薄板(1),其竖直布置于所述槽口内;转轴(2),用于将所述薄板(1)枢设于所述槽口截面上;连杆(4),其一端与作动器(5)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薄板(1)连接;作动器(5),其设于所述桨叶(3)内,与所述连杆(4)连接并带动所述连杆(4)作动,以使所述连杆(4)带动所述薄板(1)上升或下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1)为三角形或扇形,所述转轴(2)将所述薄板(1)的尖端枢设于所述槽口的截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1)的尖端枢设于所述槽口的截面上的枢设点位于槽口的先迎风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设于所述桨叶(3)内,所述连杆(4)的一端与所述作动器(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薄板(1)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涡流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板(1)的上边沿具有弧度,该弧度和桨叶(3)上表面弧度相同,使所述薄板(1)绕所述转轴(2)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培,赵帅,毕莹,周礼洋,吕光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