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车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2129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童车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1)、前轮组件(2)、后轮组件(3)、座位机构(4)、将所述的推车车架(1)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机构,所述的推车车架(1)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构成连杆机构的侧支架、连接于两侧的侧支架之间的连接架,所述的座位机构(4)设置于两侧的所述的侧支架之间,该童车骨架当锁定机构解锁后,推车车架能够在前后、上下方向收拢折叠,折叠后体积小,能够单手操作实现展开和折叠,收折和展开方便;该童车骨架童车设置有站立位,童车收折之后能站立,方便摆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童车骨架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一种童车骨架。
技术介绍
手推车是非常常见的儿童用具,将儿童放在车上由成人推着行走不仅可以大大方便成人的看护行动,还能使儿童自身更为舒适,同时也更为安全。然而,目前的手推车普遍结构比较复杂,且大多不能折叠,而有些可以折叠的也只能部分折叠,不仅折叠过程比较麻烦,需要一部分一部分依次折叠,这样导致很多使用者都不能熟练地完成折叠过程,而在展开操作时也需要一部分一部分依次展开,如此给许多用户的使用造成麻烦。另外,折叠之后体积比较大,不好搬运。这样,当车子不需要使用时,或者需要搬运时,车子放置需要占用较多空间,这样就会给储放或运输带来很大的不便。目前,童车已成为小孩在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市场上的童车一般都能进行折叠或展开,但是现有童车的童车骨架结构十分复杂,造成童车笨重,折叠后体积仍然较大,制造成本高,由于结构的复杂,人们在折叠时非常费力,而且容易损坏童车。现有设计之中的童车其推架通常由童车两侧的两根管组成,其后支架通常由童车后支架两侧的两根管组成,传统的童车没有设在推架上的支撑管和设在后支架上的第二后脚杆,折叠效果不佳,收折和展开不方便。现有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童车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1)、前轮组件(2)、后轮组件(3)、座位机构(4)、将所述的推车车架(1)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机构,所述的推车车架(1)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构成连杆机构的侧支架、连接于两侧的侧支架之间的连接架,所述的座位机构(4)设置于两侧的所述的侧支架之间,每侧的所述的侧支架包括:前支架(5),所述的前轮组件(2)设置于所述前支架(5)的下部;后支架(6),所述的后支架(6)的上端部与所述前支架(5)的上端部通过第一折弯关节(71)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后轮组件(3)设置于所述的后支架(6)的下部;推架(8),所述的推架(8)下端与所述的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童车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展开位置与折叠位置的推车车架(1)、前轮组件(2)、后轮组件(3)、座位机构(4)、将所述的推车车架(1)锁定于展开位置下的锁定机构,所述的推车车架(1)包括位于左右两侧的构成连杆机构的侧支架、连接于两侧的侧支架之间的连接架,所述的座位机构(4)设置于两侧的所述的侧支架之间,每侧的所述的侧支架包括:前支架(5),所述的前轮组件(2)设置于所述前支架(5)的下部;后支架(6),所述的后支架(6)的上端部与所述前支架(5)的上端部通过第一折弯关节(71)相转动地设置,所述的后轮组件(3)设置于所述的后支架(6)的下部;推架(8),所述的推架(8)下端与所述的第一折弯关节(71)上端相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推架(8)上端设有手把管(9),所述手把管(9)下端与所述推架(8)上端通过第二折弯关节(72)相转动地连接;座位架(10),所述的座位架(10)包括平段杆(101)和设于所述平段杆(101)后端的第一铰链(102),所述平段杆(101)与所述推架(8)通过第一转轴(201)相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铰链(102)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202)相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推架(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童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架(8)包括推管(81)和设于所述推管(81)后方的支撑管(82),所述后支架(6)包括第一后脚杆(61)和第二后脚杆(62),所述第一后脚杆(61)位于所述第二后脚杆(62)上方,在所述第二折弯关节(72)上设有站立位(721),所述支撑管(82)上端铰接在所述站立位(721)上,所述支撑管(82)下端通过第三转轴(203)铰接在所述第一后脚杆(61)的杆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童车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后脚杆(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思建曾祖岸李萱棉叶广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少侠王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