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能连接结构和汽车座椅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2030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4: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吸能连接结构和汽车座椅连接结构,通过在第一板材上设置第一刚性弱化结构、采用台阶结构的第一端头、以及设置第一加强板,在第一板材受到压力或正常大小的拉力作用时,能正常向第二板材传递作用力,在第一板材受到骤然增大的拉力作用时,利用第一板材上第一孔边区域与第一外围区域之间的连接强度被第一刚性弱化结构弱化的特性,通过第一板材的塑形大变形以及被剪切断裂来吸收拉力产生的冲击能量,以对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之间的相对运动起到缓冲作用,并且,利用第一加强板,能保证即便在第一板材的第一孔边区域被剪断的情况下,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之间仍能够传递作用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缓冲冲击力、连接可靠性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能连接结构和汽车座椅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能连接结构,以及应用该吸能连接结构的汽车座椅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螺栓、铆接等连接结构,由于其连接特性,在结构受拉力时,零部件受到分散、均布的力会被集中汇聚在螺栓上,通过螺栓将力继续传递至下一个零件,因此在螺栓连接孔处会受到非常大的集中力,板材在连接孔处很容易发生大变形。汽车很多连接结构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其所受到的载荷都非常小,例如座椅的连接结构,乘员正常乘坐时,连接件受到的集中力非常小,远远小于连接件的强度极限。当车辆发生碰撞时,座椅的连接件才会受到乘员对座椅非常大的冲击力。现有技术中,实现两块板材连接的连接结构,在受到冲击力时,存在以下不足:其一,连接结构对冲击力没有缓冲作用;其二,连接结构受冲击力作用后发生损坏,两块板材之间无法再传递作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能连接结构和汽车座椅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连接结构对冲击力无缓冲效果、连接可靠性差的问题。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吸能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所述的吸能连接结构设有连接件,该连接件具有第一端头、第二端头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头与第二端头之间的杆部;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相贴,使得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通形成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的杆部穿过所述连接孔,使得所述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被夹在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头与第二端头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能连接结构还设有具有第一穿孔的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板材上设置有第一刚性弱化结构,使得所述第一板材被划分为包围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孔边区域和除所述第一孔边区域之外的第一外围区域,所述第一刚性弱化结构能够弱化所述第一孔边区域与第一外围区域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第一端头为由第一大径部和第一小径部构成的台阶结构,且所述第一小径部与所述第一板材相贴在所述第一板材的第一孔边区域以内;所述第一加强板通过所述第一穿孔套在所述第一小径部上,且所述第一穿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小径部的外径并小于所述第一大径部的外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刚性弱化结构为断续环形槽结构或星型缺口结构;其中,所述断续环形槽结构包括多条开槽,各条所述开槽环绕其所在板材上用于形成所述连接孔的通孔均匀间隔布置;所述星型缺口结构包括多个缺口,每一个所述缺口均连通其所在板材上用于形成所述连接孔的通孔并沿该通孔的径向延伸,且各个所述缺口环绕其所在板材上用于形成所述连接孔的通孔均匀间隔布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吸能连接结构还设有具有第二穿孔的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板材上设置有第二刚性弱化结构,使得所述第二板材被划分为包围所述第二通孔的第二孔边区域和除所述第二孔边区域之外的第二外围区域,所述第二刚性弱化结构能够弱化所述第二孔边区域与第二外围区域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第二端头为由第二大径部和第二小径部构成的台阶结构,且所述第二小径部与所述第二板材相贴在所述第二板材的第二孔边区域以内;所述第二加强板通过所述第二穿孔套在所述第二小径部上,且所述第二穿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小径部的外径并小于所述第二大径部的外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第一刚性弱化结构和第二刚性弱化结构均为断续环形槽结构,或者,均为星型缺口结构,或者,其中一者为断续环形槽结构、另一者为星型缺口结构;其中,所述断续环形槽结构包括多条开槽,各条所述开槽环绕其所在板材上用于形成所述连接孔的通孔均匀间隔布置;所述星型缺口结构包括多个缺口,每一个所述缺口均连通其所在板材上用于形成所述连接孔的通孔并沿该通孔的径向延伸,且各个所述缺口环绕其所在板材上用于形成所述连接孔的通孔均匀间隔布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断续环形槽结构中,各条所述开槽所围成的形状和与其所在板材相接触的小径部端面形状相同,且各条所述开槽所围成的形状以其所在板材上用于形成所述连接孔的通孔的中心为中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所述断续环形槽结构,与所述断续环形槽结构所在板材相接触的小径部的边沿,压在各条所述开槽的内径边沿与外径边沿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星型缺口结构中,每一个所述缺口的宽度由其所在板材上用于形成所述连接孔的通孔向外逐渐变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连接件由螺栓和螺母连接而成,所述第一端头、第二端头和杆部依次为所述螺栓的螺栓头、所述螺母和所述螺栓的螺杆,或者,所述第一端头、第二端头和杆部依次为所述螺母、所述螺栓的螺栓头和所述螺栓的螺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加强板焊接在所述第一板材上,所述第二加强板焊接在所述第二板材上。一种汽车座椅连接结构,包括汽车座椅和座椅安装基板,所述汽车座椅的坐垫骨架底面前端板材和所述座椅安装基板通过连接结构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结构连接为所述的吸能连接结构;所述汽车座椅的坐垫骨架底面前端板材即所述吸能连接结构的第一板材,所述座椅安装基板即所述吸能连接结构的第二板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一板材上设置第一刚性弱化结构、采用台阶结构的第一端头、以及设置第一加强板,在第一板材受到压力或正常大小的拉力作用时,能够正常向第二板材传递作用力,而在第一板材受到骤然增大的拉力作用时,利用第一板材上第一孔边区域与第一外围区域之间的连接强度被第一刚性弱化结构弱化的特性,通过第一板材的塑形大变形以及被剪切断裂来吸收拉力产生的冲击能量,以对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之间的相对运动起到缓冲作用,并且,利用第一加强板,能够保证即便在第一板材的第一孔边区域被剪断的情况下,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之间仍能够传递作用力;因此,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够缓冲冲击力、连接可靠性高的优点。第二,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第二板材上设置第二刚性弱化结构、采用台阶结构的第二端头、以及设置第二加强板,利用第二板材上第二孔边区域与第二外围区域之间的连接强度被第二刚性弱化结构弱化的特性,通过第二板材的塑形大变形甚至被剪切断裂来进一步吸收拉力产生的冲击能量,以进一步对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之间的相对运动起到缓冲作用,并且,利用第二加强板,能够保证第一板材和第二板材之间的作用力传递;因此,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对冲击力的缓冲作用、并能确保连接可靠性。第三,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断续环形槽结构和星型缺口结构,能够简单、可靠的将板材划分为孔边区域和外围区域,且实施成本低。第四,本专利技术的汽车座椅连接结构通过用吸能连接结构实现汽车座椅的坐垫骨架底面前端板材与座椅安装基板的连接,利用吸能连接结构缓冲汽车发生追尾后碰撞时汽车座椅受到的冲击力,一方面,有效的缓冲了乘员与靠背之间碰撞冲击力,另一方面,减小了汽车座椅的结构变形,也能有效减小乘员受到因座椅骨架变形而造成的伤害;并且,利用吸能连接结构连接可靠性高的特定,还能保证汽车座椅与座椅安装基板的连接完整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吸能连接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刚性弱化结构为断续环形槽结构的第一板材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刚性弱化结构为星型缺口结构的第二板材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4-1为本专利技术的吸能连接结构在第一板材受拉力作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能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第一板材(1)和第二板材(2);所述的吸能连接结构设有连接件(3),该连接件(3)具有第一端头(31)、第二端头(32)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头(31)与第二端头(32)之间的杆部(33);所述第一板材(1)和第二板材(2)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1a)和第二通孔(2a),所述第一板材(1)和第二板材(2)相贴,使得所述第一通孔(1a)和第二通孔(2a)连通形成连接孔(b),所述连接件(3)的杆部(33)穿过所述连接孔(b),使得所述第一板材(1)和第二板材(2)被夹在所述连接件(3)的第一端头(31)与第二端头(3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能连接结构还设有具有第一穿孔(4a)的第一加强板(4);所述第一板材(1)上设置有第一刚性弱化结构(1c),使得所述第一板材(1)被划分为包围所述第一通孔(1a)的第一孔边区域(11)和除所述第一孔边区域(11)之外的第一外围区域(12),所述第一刚性弱化结构(1c)能够弱化所述第一孔边区域(11)与第一外围区域(12)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第一端头(31)为由第一大径部(311)和第一小径部(312)构成的台阶结构,且所述第一小径部(312)与所述第一板材(1)相贴在所述第一板材(1)的第一孔边区域(11)以内;所述第一加强板(4)通过所述第一穿孔(4a)套在所述第一小径部(312)上,且所述第一穿孔(4a)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小径部(312)的外径并小于所述第一大径部(311)的外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能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第一板材(1)和第二板材(2);所述的吸能连接结构设有连接件(3),该连接件(3)具有第一端头(31)、第二端头(32)和连接在所述第一端头(31)与第二端头(32)之间的杆部(33);所述第一板材(1)和第二板材(2)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1a)和第二通孔(2a),所述第一板材(1)和第二板材(2)相贴,使得所述第一通孔(1a)和第二通孔(2a)连通形成连接孔(b),所述连接件(3)的杆部(33)穿过所述连接孔(b),使得所述第一板材(1)和第二板材(2)被夹在所述连接件(3)的第一端头(31)与第二端头(32)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能连接结构还设有具有第一穿孔(4a)的第一加强板(4);所述第一板材(1)上设置有第一刚性弱化结构(1c),使得所述第一板材(1)被划分为包围所述第一通孔(1a)的第一孔边区域(11)和除所述第一孔边区域(11)之外的第一外围区域(12),所述第一刚性弱化结构(1c)能够弱化所述第一孔边区域(11)与第一外围区域(12)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第一端头(31)为由第一大径部(311)和第一小径部(312)构成的台阶结构,且所述第一小径部(312)与所述第一板材(1)相贴在所述第一板材(1)的第一孔边区域(11)以内;所述第一加强板(4)通过所述第一穿孔(4a)套在所述第一小径部(312)上,且所述第一穿孔(4a)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小径部(312)的外径并小于所述第一大径部(311)的外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刚性弱化结构(1c)为断续环形槽结构或星型缺口结构;其中,所述断续环形槽结构包括多条开槽(k),各条所述开槽(k)环绕其所在板材上用于形成所述连接孔(b)的通孔均匀间隔布置;所述星型缺口结构包括多个缺口(q),每一个所述缺口(q)均连通其所在板材上用于形成所述连接孔(b)的通孔并沿该通孔的径向延伸,且各个所述缺口(q)环绕其所在板材上用于形成所述连接孔(b)的通孔均匀间隔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能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能连接结构还设有具有第二穿孔(5a)的第二加强板(5);所述第二板材(2)上设置有第二刚性弱化结构(2c),使得所述第二板材(2)被划分为包围所述第二通孔(2a)的第二孔边区域(21)和除所述第二孔边区域(21)之外的第二外围区域(22),所述第二刚性弱化结构(2c)能够弱化所述第二孔边区域(21)与第二外围区域(22)之间的连接强度;所述第二端头(32)为由第二大径部(321)和第二小径部(322)构成的台阶结构,且所述第二小径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政平张国杰朱新涛杨公可王春红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