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玄武岩纤维管道缠绕机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81824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管道缠绕机控制系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玄武岩纤维管道缠绕机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和主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分别电连接芯模控制模块和小车控制模块,主控制器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芯模控制模块、小车控制模块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控制、保证均匀缠绕的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缠绕机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缠绕机控制系统操作复杂、且无法准确匹配下车和芯模速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玄武岩纤维管道缠绕机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管道缠绕机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纤维缠绕机是纤维缠绕技术的主要设备,纤维缠绕制品的设计和性能要通过缠绕机来实现。按控制形式缠绕机可分为机械式缠绕机、数字控制缠绕机、微机控制缠绕机及计算机数控缠绕机,这实际上也是缠绕机发展的四个阶段。目前最常用的主要是机械式和计算机数控缠绕机,PLC控制,集多种包装方式于一体,可根据包装物的自身需求,选择标准包装方式,单层包装方式或加强包装方式等。纤维缠绕机是纤维缠绕工艺的主要设备,通常由机身、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辅助设备包括浸胶装置、张力测控系统、纱架、芯模加热器、预浸纱加热器及固化设备等。当前纤维缠绕机控制系统的方案一般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加运动控制卡或数控系统的控制模式。当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加运动控制卡的控制模式时,工业控制计算机作为上位机,完成缠绕参数的输入、线型处理和运动轨迹指令的规划,运动控制卡作为下位机向伺服驱动器发出运动指令并实现闭环控制过程,从而完成制品的缠绕工作,这种工作方式对上位机的依赖较大,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当采用数控系统控制模式时,需采用人工计算或专业的缠绕软件来完成缠绕线型的计算和数据处理并生成相应的机器代码,输入到数控系统中,数控系统向伺服驱动器发出运动指令并实现闭环控制过程,从而完成制品的缠绕工作,这种工作方式要求机器操作者能用G代码进行编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且该工作方式采用的数控系统价格也比较昂贵,从而导致缠绕机控制系统的成本过高。现有缠绕机的控制系统不够智能化,芯模的转速和小车的移动速度无法准确匹配,无法实现均匀缠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控制、保证均匀缠绕的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缠绕机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缠绕机控制系统操作复杂、且无法准确匹配下车和芯模速度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玄武岩纤维管道缠绕机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和主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分别电连接芯模控制模块和小车控制模块,主控制器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芯模控制模块、小车控制模块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芯模控制模块包括芯模伺服驱动器,芯模伺服驱动器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和主控制器电连接,芯模伺服驱动器电连接有芯模伺服电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芯模伺服电机上电连接有芯模调速器,芯模调速器与主控制器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小车控制模块包括小车伺服驱动器,小车伺服驱动器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和主控制器电连接,小车伺服驱动器电连接有小车伺服电机;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有小车限位及原点开关组,小车限位及原点开关组与小车伺服电机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小车伺服电机上电连接有小车调速器,小车调速器与主控制器电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小车限位及原点开关组包括小车正极限位置开关、小车负极限位置开关和小车原点开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主控制器上设置有控制面板、触摸屏、输入键盘、显示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核心控制部件,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本专利技术极大降低了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和对生产环境的要求,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可编程控制器能分别控制芯模控制模块和小车控制模块,则芯模控制模块能控制芯模的启闭和转速,而小车控制模块能控制小车的启闭和移动速度。通过主控制器分别操作芯模控制模块和小车控制模块,可使芯模转速和小车移动速度实时匹配,保证玄武岩纤维在芯模上均匀缠绕,提高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质量。2、可编程控制器和主控制器能控制芯模伺服驱动器,芯模伺服驱动器能控制芯模伺服电机的启闭,方便对电机进行控制。3、芯模调速器能准确调整芯模伺服电机的转动,从而芯模的转动速度能得到精确调整,保证芯模转速能与小车移动速度相匹配。4、可编程控制器和主控制器能控制小车伺服驱动器,小车伺服驱动器能控制小车伺服电机的启闭,方便对电机进行控制。小车限位及原点开关组能控制小车移动的极限位置,从而及时改变小车伺服电机的转向,小车能及时反方向移动,保证玄武岩纤维能均匀缠绕在芯模上。5、小车调速器能准确调整小车伺服电机的转动,从而小车的移动速度能得到精确调整,保证小车移动速度能与芯模转动速度相匹配。6、当小车分别接触小车正极限位置开关、小车负极限位置开关、小车原点开关时,小车伺服电机能及时调整方向或停止,保证小车准确移动。7、触摸屏和输入键盘能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显示屏能即时显示控制信息。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一种玄武岩纤维管道缠绕机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和主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分别电连接芯模控制模块和小车控制模块,主控制器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芯模控制模块、小车控制模块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作为核心控制部件,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本专利技术极大降低了对计算机的依赖程度和对生产环境的要求,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可编程控制器能分别控制芯模控制模块和小车控制模块,则芯模控制模块能控制芯模的启闭和转速,而小车控制模块能控制小车的启闭和移动速度。通过主控制器分别操作芯模控制模块和小车控制模块,可使芯模转速和小车移动速度实时匹配,保证玄武岩纤维在芯模上均匀缠绕,提高玄武岩纤维复合管的质量。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芯模控制模块包括芯模伺服驱动器,芯模伺服驱动器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和主控制器电连接,芯模伺服驱动器电连接有芯模伺服电机。可编程控制器和主控制器能控制芯模伺服驱动器,芯模伺服驱动器能控制芯模伺服电机的启闭,方便对电机进行控制。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芯模伺服电机上电连接有芯模调速器,芯模调速器与主控制器电连接。芯模调速器能准确调整芯模伺服电机的转动,从而芯模的转动速度能得到精确调整,保证芯模转速能与小车移动速度相匹配。实施例四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小车控制模块包括小车伺服驱动器,小车伺服驱动器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和主控制器电连接,小车伺服驱动器电连接有小车伺服电机;可编程控制器电连接有小车限位及原点开关组,小车限位及原点开关组与小车伺服电机电连接。可编程控制器和主控制器能控制小车伺服驱动器,小车伺服驱动器能控制小车伺服电机的启闭,方便对电机进行控制。小车限位及原点开关组能控制小车移动的极限位置,从而及时改变小车伺服电机的转向,小车能及时反方向移动,保证玄武岩纤维能均匀缠绕在芯模上。实施例五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小车伺服电机上电连接有小车调速器,小车调速器与主控制器电连接。小车调速器能准确调整小车伺服电机的转动,从而小车的移动速度能得到精确调整,保证小车移动速度能与芯模转动速度相匹配。实施例六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小车限位及原点开关组包括小车正极限位置开关、小车负极限位置开关和小车原点开关。当小车分别接触小车正极限位置开关、小车负极限位置开关、小车原点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玄武岩纤维管道缠绕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和主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分别电连接芯模控制模块和小车控制模块,主控制器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芯模控制模块、小车控制模块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玄武岩纤维管道缠绕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和主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分别电连接芯模控制模块和小车控制模块,主控制器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芯模控制模块、小车控制模块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管道缠绕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控制模块包括芯模伺服驱动器,芯模伺服驱动器分别与可编程控制器和主控制器电连接,芯模伺服驱动器电连接有芯模伺服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管道缠绕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伺服电机上电连接有芯模调速器,芯模调速器与主控制器电连接。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玄武岩纤维管道缠绕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车控制模块包括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建扬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航天五源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