钣金件的冲孔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1269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钣金件的冲孔工艺,其能在钣金件的主板体上冲出三个通孔,该三个通孔呈三角分布,且该三个通孔的位置可调整;下模板设有一对条形定位孔,能对钣金件进行定位,可提高冲孔的精度;冲孔时,压板还将主板体压紧在下模板上,也可提高冲孔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钣金件的冲孔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钣金件的冲孔工艺。
技术介绍
钣金是一种针对金属薄板(通常在6mm以下)的综合冷加工工艺,钣金件就是钣金工艺加工出来的产品。钣金件常设置通孔,一般采用冲床和冲孔模具来冲通孔。现有的冲孔模具一般包括上模板和下模板,上模板底面设置冲头,下模板开设与冲头相配合的落料孔,钣金件置于下模板上,上模板下降驱动冲头冲击钣金件,在钣金件上冲出通孔,冲下的废料由落料孔输出。某类钣金件的结构包括:平置长条形主板体,以及由主板体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出的一对竖置侧板体。该类钣金件的主板体需要开设三个通孔,该三个通孔呈三角分布,且该三个通孔有多种规格(不同规格的区别主要在于该三个通孔的位置分布不同)。显然,该类钣金件需要采用相应的冲孔工艺。另外,现有冲孔模具的冲头位置固定,只能冲出固定位置的通孔,故不同规格(位置分布不同)的通孔,不能共用同一套冲孔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钣金件的冲孔工艺,其能在钣金件的主板体上冲出三个通孔,该三个通孔呈三角分布,且该三个通孔的位置可调整;下模板设有一对条形定位孔,能对钣金件进行定位,可提高冲孔的精度;冲孔时,压板还将主板体压紧在下模板上,也可提高冲孔的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钣金件的冲孔工艺,所述钣金件包括:平置长条形主板体,以及由主板体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出的一对竖置侧板体;使用冲孔模具在钣金件的主板体上冲出三个通孔;所述冲孔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平置的:上模板、压板以及下模板;所述下模板设有:供钣金件一对侧板体一一对应插入的一对条形定位孔,以及位于该对条形定位孔之间的三排落料孔;该三排落料孔呈Y形分布;同一排落料孔的孔径相同;所述上模板的底面设有三个T形滑槽,该三个T形滑槽呈Y形分布,且该三个T形滑槽与上述三排落料孔一一对应;T形滑槽沿对应一排落料孔的排列方向设置,且该排落料孔都位于该T形滑槽的正下方;各T形滑槽内部分别设有T形滑座,T形滑座与对应的T形滑槽滑动配合;各T形滑座的底端分别设有竖置冲头;冲头与对应的一排落料孔位于同一竖直面,且冲头可与该排落料孔逐一配合;上述三个T形滑槽都为通槽,该三个T形滑槽的一端交会在一起并相互连通,该三个T形滑槽的另一端敞口;各T形滑槽的敞口端还分别插入有齿条;齿条与对应的T形滑槽同向设置,齿条的一端与该T形滑槽中的T形滑座连接,齿条的另一端位于该T形滑槽的外部,且齿条的长度大于该T形滑槽的长度;各齿条还分别配有齿轮;齿轮与对应的齿条啮合,齿轮用于驱动该齿条沿对应T形滑槽的延伸方向平移,且齿轮位于该T形滑槽的敞口端外侧;各齿轮分别配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用于驱动对应的齿轮转动;各步进电机分别与上模板连接;所述压板设有:供冲头通行的三个条形避位孔;该三个条形避位孔都为竖向通孔;该三个条形避位孔呈Y形分布,且该三个条形避位孔与上述三排落料孔一一对应;条形避位孔沿对应一排落料孔的排列方向设置,且该排落料孔都位于该条形避位孔的正下方;一对竖置升降轴的底端与压板的顶面分别连接,该对升降轴贯穿上模板,上模板设有:供该对升降轴一一对应贯穿的一对轴孔;该对升降轴还分别套装有压缩弹簧,各压缩弹簧的底端与压板的顶面抵靠,各压缩弹簧的顶端与上模板的底面抵靠;各升降轴上分别设有凸环,各凸环与其所在的升降轴共轴心,各凸环位于上模板上方,且各凸环与上模板的顶面抵靠;压板的底面位于各冲头的下方(各冲头的底端位于同一高度);上述冲孔模具的冲孔步骤如下:1)各步进电机驱动对应的齿轮转动,进而调整三个冲头的位置,使各冲头与对应一排落料孔中的某个落料孔对应;2)将钣金件平放于下模板上,钣金件主板体的底面与下模板的顶面贴靠,且钣金件的一对侧板体插入对应的条形定位孔,钣金件由一对条形定位孔定位;3)上模板下降驱动压板和三个冲头下移,由于压板的底面位于各冲头的下方,故压板的底面与钣金件主板体的顶面先接触,压板接触主板体后,一对升降轴上的压缩弹簧被进一步压缩,压缩弹簧会将压板压紧在主板体上,即压板将主板体压紧在下模板上;压板设有三个条形避位孔,该三个条形避位孔与上述三个冲头一一对应,三个冲头可竖向贯穿对应的条形避位孔,压板不妨碍冲孔的进行;三个冲头冲击钣金件的主板体,在主板体上冲出三个通孔,冲下的废料由对应的落料孔输出;4)冲孔完成后,上模板上升复位,且压板与钣金件主板体脱离后,一对升降轴上的压缩弹簧驱动压板复位。优选的,相邻两排落料孔,它们排列方向的夹角为120度。优选的,上述三排落料孔的孔数相同。优选的,上述三排落料孔的孔径相同。优选的,同一排的落料孔等间隔设置。优选的,上述一对条形定位孔都为竖向通孔。优选的,上述一对条形定位孔的长度方向平行。优选的,上述一对条形定位孔对称设置。优选的,各落料孔都位于一矩形区域内,该矩形区域为:以上述一对条形定位孔为一对对边的矩形区域。优选的,上述三个条形避位孔的一端交会在一起并相互连通。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钣金件的冲孔工艺,其能在钣金件的主板体上冲出三个通孔,该三个通孔呈三角分布,且该三个通孔的位置可调整;下模板设有一对条形定位孔,能对钣金件进行定位,可提高冲孔的精度;冲孔时,压板还将主板体压紧在下模板上,也可提高冲孔的精度。步进电机可驱动对应的齿轮转动,齿轮驱动对应的齿条平移,齿条驱动对应的T形滑座平移,进而调整T形滑座底端冲头的位置,可使冲头与对应的一排落料孔逐一配合。三个冲头与三排落料孔一一对应,由上可知,这三个冲头的位置都可独立调整,以便冲出不同规格的三孔(不同规格的区别主要在于三个通孔的位置分布不同)。附图说明图1是冲孔模具的示意图;图2是下模板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压板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钣金件的冲孔工艺,所述钣金件40包括:平置长条形主板体41,以及由主板体41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出的一对竖置侧板体42;使用冲孔模具在钣金件的主板体上冲出三个通孔;所述冲孔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平置的:上模板10、压板20以及下模板30;所述下模板30设有:供钣金件40一对侧板体42一一对应插入的一对条形定位孔31,以及位于该对条形定位孔31之间的三排落料孔32;该三排落料孔32呈Y形分布;同一排落料孔32的孔径相同;所述上模板10的底面设有三个T形滑槽11,该三个T形滑槽11呈Y形分布,且该三个T形滑槽11与上述三排落料孔32一一对应;T形滑槽沿对应一排落料孔的排列方向设置,且该排落料孔都位于该T形滑槽的正下方;各T形滑槽11内部分别设有T形滑座12,T形滑座12与对应的T形滑槽11滑动配合;各T形滑座12的底端分别设有竖置冲头13;冲头与对应的一排落料孔位于同一竖直面,且冲头可与该排落料孔逐一配合;上述三个T形滑槽11都为通槽,该三个T形滑槽11的一端交会在一起并相互连通,该三个T形滑槽11的另一端敞口;各T形滑槽11的敞口端还分别插入有齿条14;齿条14与对应的T形滑槽11同向设置,齿条14的一端与该T形滑槽11中的T形滑座12连接,齿条14的另一端位于该T形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钣金件的冲孔工艺,所述钣金件包括:平置长条形主板体,以及由主板体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出的一对竖置侧板体;其特征在于,使用冲孔模具在钣金件的主板体上冲出三个通孔;所述冲孔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平置的:上模板、压板以及下模板;所述下模板设有:供钣金件一对侧板体一一对应插入的一对条形定位孔,以及位于该对条形定位孔之间的三排落料孔;该三排落料孔呈Y形分布;同一排落料孔的孔径相同;所述上模板的底面设有三个T形滑槽,该三个T形滑槽呈Y形分布,且该三个T形滑槽与上述三排落料孔一一对应;T形滑槽沿对应一排落料孔的排列方向设置,且该排落料孔都位于该T形滑槽的正下方;各T形滑槽内部分别设有T形滑座,T形滑座与对应的T形滑槽滑动配合;各T形滑座的底端分别设有竖置冲头;冲头与对应的一排落料孔位于同一竖直面,且冲头可与该排落料孔逐一配合;上述三个T形滑槽都为通槽,该三个T形滑槽的一端交会在一起并相互连通,该三个T形滑槽的另一端敞口;各T形滑槽的敞口端还分别插入有齿条;齿条与对应的T形滑槽同向设置,齿条的一端与该T形滑槽中的T形滑座连接,齿条的另一端位于该T形滑槽的外部,且齿条的长度大于该T形滑槽的长度;各齿条还分别配有齿轮;齿轮与对应的齿条啮合,齿轮用于驱动该齿条沿对应T形滑槽的延伸方向平移,且齿轮位于该T形滑槽的敞口端外侧;各齿轮分别配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用于驱动对应的齿轮转动;各步进电机分别与上模板连接;所述压板设有:供冲头通行的三个条形避位孔;该三个条形避位孔都为竖向通孔;该三个条形避位孔呈Y形分布,且该三个条形避位孔与上述三排落料孔一一对应;条形避位孔沿对应一排落料孔的排列方向设置,且该排落料孔都位于该条形避位孔的正下方;一对竖置升降轴的底端与压板的顶面分别连接,该对升降轴贯穿上模板,上模板设有:供该对升降轴一一对应贯穿的一对轴孔;该对升降轴还分别套装有压缩弹簧,各压缩弹簧的底端与压板的顶面抵靠,各压缩弹簧的顶端与上模板的底面抵靠;各升降轴上分别设有凸环,各凸环与其所在的升降轴共轴心,各凸环位于上模板上方,且各凸环与上模板的顶面抵靠;压板的底面位于各冲头的下方;上述冲孔模具的冲孔步骤如下:1)各步进电机驱动对应的齿轮转动,进而调整三个冲头的位置,使各冲头与对应一排落料孔中的某个落料孔对应;2)将钣金件平放于下模板上,钣金件主板体的底面与下模板的顶面贴靠,且钣金件的一对侧板体插入对应的条形定位孔,钣金件由一对条形定位孔定位;3)上模板下降驱动压板和三个冲头下移,由于压板的底面位于各冲头的下方,故压板的底面与钣金件主板体的顶面先接触,压板接触主板体后,一对升降轴上的压缩弹簧被进一步压缩,压缩弹簧会将压板压紧在主板体上,即压板将主板体压紧在下模板上;压板设有三个条形避位孔,该三个条形避位孔与上述三个冲头一一对应,三个冲头可竖向贯穿对应的条形避位孔,压板不妨碍冲孔的进行;三个冲头冲击钣金件的主板体,在主板体上冲出三个通孔,冲下的废料由对应的落料孔输出;4)冲孔完成后,上模板上升复位,且压板与钣金件主板体脱离后,一对升降轴上的压缩弹簧驱动压板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钣金件的冲孔工艺,所述钣金件包括:平置长条形主板体,以及由主板体长度方向两端分别向下延伸出的一对竖置侧板体;其特征在于,使用冲孔模具在钣金件的主板体上冲出三个通孔;所述冲孔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平置的:上模板、压板以及下模板;所述下模板设有:供钣金件一对侧板体一一对应插入的一对条形定位孔,以及位于该对条形定位孔之间的三排落料孔;该三排落料孔呈Y形分布;同一排落料孔的孔径相同;所述上模板的底面设有三个T形滑槽,该三个T形滑槽呈Y形分布,且该三个T形滑槽与上述三排落料孔一一对应;T形滑槽沿对应一排落料孔的排列方向设置,且该排落料孔都位于该T形滑槽的正下方;各T形滑槽内部分别设有T形滑座,T形滑座与对应的T形滑槽滑动配合;各T形滑座的底端分别设有竖置冲头;冲头与对应的一排落料孔位于同一竖直面,且冲头可与该排落料孔逐一配合;上述三个T形滑槽都为通槽,该三个T形滑槽的一端交会在一起并相互连通,该三个T形滑槽的另一端敞口;各T形滑槽的敞口端还分别插入有齿条;齿条与对应的T形滑槽同向设置,齿条的一端与该T形滑槽中的T形滑座连接,齿条的另一端位于该T形滑槽的外部,且齿条的长度大于该T形滑槽的长度;各齿条还分别配有齿轮;齿轮与对应的齿条啮合,齿轮用于驱动该齿条沿对应T形滑槽的延伸方向平移,且齿轮位于该T形滑槽的敞口端外侧;各齿轮分别配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用于驱动对应的齿轮转动;各步进电机分别与上模板连接;所述压板设有:供冲头通行的三个条形避位孔;该三个条形避位孔都为竖向通孔;该三个条形避位孔呈Y形分布,且该三个条形避位孔与上述三排落料孔一一对应;条形避位孔沿对应一排落料孔的排列方向设置,且该排落料孔都位于该条形避位孔的正下方;一对竖置升降轴的底端与压板的顶面分别连接,该对升降轴贯穿上模板,上模板设有:供该对升降轴一一对应贯穿的一对轴孔;该对升降轴还分别套装有压缩弹簧,各压缩弹簧的底端与压板的顶面抵靠,各压缩弹簧的顶端与上模板的底面抵靠;各升降轴上分别设有凸环,各凸环与其所在的升降轴共轴心,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民育沈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高凡钣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