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油路密封技术领域,提出一种进油结构,该进油结构包括:凸缘衬套、喷油嘴、油管接头以及弹性件。凸缘衬套包括套体和凸缘,所述套体的第一端过盈套接于一空心旋转轴的开口内;喷油嘴包括喷头和环形座,所述喷头可活动套接于所述套体的第二端;油管接头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一油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滑动密封套接于所述环形座上,且所述油管接头内包括一限位凸台;弹性件位于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环形座之间,用于将所述环形座紧贴于所述凸缘上。本公开提供的进油结构不仅可以通过喷头和套体配合实现轴向密封,还可以通过弹性件的预紧力实现环形座与凸缘之间的端面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油结构
本公开涉及油路密封
,尤其涉及一种进油结构。
技术介绍
在一些进油结构中,需要将静止油管内的油传输到转动的空心旋转轴内。例如,中介轴承的润滑结构,中介轴承由于其安装特点,导致润滑存在其固有的难点,目前中介轴承的润滑油需要通过轴心油孔进入中介轴承,因此可以通过上述的进油结构将油管内的润滑油传输到中介轴承的轴心油孔内。相关技术中,进油结构可以包括一喷油嘴,喷油嘴可以包括喷头和环形座,环形座与油管密封连接,喷头上设置有沿轴向延伸的螺纹凸起,且滑动套接于空心旋转轴内。当空心旋转轴转动时,喷头与空心旋转轴之间形成轴向密封结构。然而,相关技术中,喷油嘴只能在轴向上对油进行密封,油依然容易从喷油嘴与空心旋转轴的径向间隙泄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公开内容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油结构,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油依然容易从喷油嘴与空心旋转轴的径向间隙泄漏的技术问题。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进油结构,该进油结构包括:凸缘衬套、喷油嘴、油管接头以及弹性件。凸缘衬套包括套体和凸缘,所述套体的第一端过盈套接于一空心旋转轴的开口内;喷油嘴包括喷头和环形座,所述喷头活动套接于所述套体的第二端从而形成轴向密封结构;油管接头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一油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滑动密封套接于所述环形座上,且所述油管接头内包括一限位凸台;弹性件位于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环形座之间,用于将所述环形座紧贴于所述凸缘上。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一第一环形腔,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一第二环形腔,所述第一环形腔直径大于第二环形腔直径,所述第一环形腔与所述第二环形腔连接处形成所述限位凸台。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转接油管、第一密封圈以及第二密封圈。转接油管的第一端套接于所述环形座内,第二端套接于第二环形腔内;第一密封圈套接于所述转接油管与所述环形座之间;第二密封圈套接于所述转接油管与所述第二环形腔之间。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座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所述第二环形腔的内壁设置有第二环形凸台,所述转接油管位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之间。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环形腔内壁设置有第三环形凸台,所述喷油嘴位于所述凸缘衬套与所述第三环形凸台之间。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座与所述油管接头之间设置有防旋转结构,所述防旋转结构用于防止所述环形座与所述油管接头相对转动。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防旋转结构包括沿所述环形座外表面轴向延伸的限位凹槽和位于所述第一环形腔内壁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凹槽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安装。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环形座面向所述凸缘衬套一侧设置有动压槽。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转接油管外;所述转接油管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弹簧内。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凸缘衬套的材料包括黄铜;所述喷油嘴的材料包括石墨。本公开提供一种进油结构,该进油结构包括:凸缘衬套、喷油嘴、油管接头以及弹性件。凸缘衬套包括套体和凸缘,所述套体的第一端过盈套接于一空心旋转轴的开口内;喷油嘴包括喷头和环形座,所述喷头可活动套接于所述套体的第二端;油管接头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一油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滑动密封套接于所述环形座上,且所述油管接头内包括一限位凸台;弹性件位于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环形座之间,用于将所述环形座紧贴于所述凸缘上。一方面,本公开提供的进油结构不仅可以通过喷头和套体配合实现轴向密封还可以通过弹性件的预紧力实现环形座与凸缘之间的端面密封。另一方面,该进油结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公开进油结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图2为本公开进油结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公开进油结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环形座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其他相对性的用语,例如“高”“低”“顶”“底”“左”“右”等也作具有类似含义。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用语“一个”、“一”、“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本示例性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进油结构,如图1、2所示,图1为本公开进油结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轴向剖视图;图2为本公开进油结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进油结构包括:凸缘衬套1、喷油嘴2、油管接头3以及弹性件4。凸缘衬套1包括套体11和凸缘12,所述套体11的第一端过盈套接于一空心旋转轴5的开口内;喷油嘴2包括喷头21和环形座22,所述喷头21活动套接于所述套体11的第二端从而形成轴向密封结构;油管接头3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端31和第二连接端32,所述第一连接端31与一油管6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32滑动密封套接于所述环形座22上,且所述油管接头3内包括一限位凸台7;弹性件4位于所述限位凸台7与所述环形座22之间,用于将所述环形座22紧贴于所述凸缘12上。本公开提供一种进油结构,该进油结构包括:凸缘衬套、喷油嘴、油管接头以及弹性件。凸缘衬套包括套体和凸缘,所述套体的第一端过盈套接于一空心旋转轴的开口内;喷油嘴包括喷头和环形座,所述喷头可活动套接于所述套体的第二端;油管接头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一油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滑动密封套接于所述环形座上,且所述油管接头内包括一限位凸台;弹性件位于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环形座之间,用于将所述环形座紧贴于所述凸缘上。一方面,本公开提供的进油结构不仅可以通过喷头和套体配合实现轴向密封还可以通过弹性件的预紧力实现环形座与凸缘之间的端面密封;另一方面,该进油结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喷头21活动套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凸缘衬套,包括套体和凸缘,所述套体的第一端过盈套接于一空心旋转轴的开口内;喷油嘴,包括喷头和环形座,所述喷头活动套接于所述套体的第二端从而形成轴向密封结构;油管接头,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一油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滑动密封套接于所述环形座上,且所述油管接头内包括一限位凸台;弹性件,位于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环形座之间,用于将所述环形座紧贴于所述凸缘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凸缘衬套,包括套体和凸缘,所述套体的第一端过盈套接于一空心旋转轴的开口内;喷油嘴,包括喷头和环形座,所述喷头活动套接于所述套体的第二端从而形成轴向密封结构;油管接头,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与一油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滑动密封套接于所述环形座上,且所述油管接头内包括一限位凸台;弹性件,位于所述限位凸台与所述环形座之间,用于将所述环形座紧贴于所述凸缘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端包括一第一环形腔,所述第二连接端包括一第二环形腔,所述第一环形腔直径大于第二环形腔直径,所述第一环形腔与所述第二环形腔连接处形成所述限位凸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接油管,第一端套接于所述环形座内,第二端套接于第二环形腔内;第一密封圈,套接于所述转接油管与所述环形座之间;第二密封圈,套接于所述转接油管与所述第二环形腔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座的内壁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威,王皓,杨雨晨,贺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