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风叶、离心风机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1002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离心风叶、离心风机和空调器。该离心风叶包括轮盘(1)和第一轮毂(2),轮盘(1)的外周侧沿周向固定设置有第一离心叶片(3),第一轮毂(2)固定设置在轮盘(1)上,且位于第一离心叶片(3)的内周侧,第一轮毂(2)的进风端设置有第二离心叶片(4),第二离心叶片(4)位于第一离心叶片(3)的内周侧。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离心风叶,能够有效增加风叶前盘的气流强度,避免发生气流回吸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心风叶、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机
,具体涉及一种离心风叶、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常规多翼离心风叶,如专利CN205533411U,在运转过程中,风叶前盘附近处气流强度不足,风叶后盘处气流强劲。由于后盘气流强劲,前盘气流较弱,因此容易形成压力差,导致气流发生回吸的现象。气流回吸为无用功,一方面降低了风叶气动效率,另一方面回吸的气流与进风气流相互干扰,还会产生涡流噪音。为提高风叶效率,专利CN105258227A采用了轴流与离心风叶相结合的方案。此种风叶生产工艺复杂,装配工序多,成本较高。同时,该风叶实际为轴向进风,轴向和周向出风,虽然送风量增加,但不适用于离心风叶场合(即要求轴向进风、周向出风的场合)。部分专利如CN203879801U,采用双离心风叶结构。此种方案虽然能够提升送风量,但无法从根源上解决离心风叶前盘处气流较弱的问题,并且双离心风叶结构增加了制造工艺难度,成本高,同时也增加了风叶的总厚度,尺寸较大,限制了使用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离心风叶、离心风机和空调器,能够有效增加风叶前盘的气流强度,避免发生气流回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包括轮盘(1)和第一轮毂(2),所述轮盘(1)的外周侧沿周向固定设置有第一离心叶片(3),所述第一轮毂(2)固定设置在所述轮盘(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离心叶片(3)的内周侧,所述第一轮毂(2)的进风端设置有第二离心叶片(4),所述第二离心叶片(4)位于所述第一离心叶片(3)的内周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包括轮盘(1)和第一轮毂(2),所述轮盘(1)的外周侧沿周向固定设置有第一离心叶片(3),所述第一轮毂(2)固定设置在所述轮盘(1)上,且位于所述第一离心叶片(3)的内周侧,所述第一轮毂(2)的进风端设置有第二离心叶片(4),所述第二离心叶片(4)位于所述第一离心叶片(3)的内周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毂(2)的进风端端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轮毂(5),所述第二离心叶片(4)沿所述第二轮毂(5)的外周侧周向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轮毂(2)和所述第二轮毂(5)焊接固定或一体注塑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心叶片(3)和所述第二离心叶片(4)同步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心叶片(4)在所述离心风叶的中心轴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离心叶片(3)在所述离心风叶的中心轴线上的投影范围内。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心叶片(4)的数量N2与所述第一离心叶片(3)的数量N1之间的关系满足:N2/N1=1/12~1/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N2/N1=1/5。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心叶片(4)的叶片外径φ2与所述第一离心叶片(3)的叶片外径φ1之间满足:φ2/φ1=0.4~0.5。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φ2/φ1=0.45。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心叶片(4)的叶片外径φ2与所述第二离心叶片(4)的叶片内径φ3之间的关系满足:φ3/φ2=0.2~0.4。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建王现林吴俊鸿李业强廖俊杰李树云朱芳勇何博肖洪力黄鑫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