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高通量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及油水分离膜技术

技术编号:1980918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高通量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及油水分离膜,其包括,聚酰胺酸合成;电纺聚酰胺酸膜的制备;聚酰胺酸膜的亚胺化;聚多巴胺‑聚酰亚胺膜的制备;聚多巴胺/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膜的制备。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具有高灵活性高机械强度的超疏水超亲油纳米纤维膜,所得到的纤维膜同时具有聚亚酰胺的高机械强度和聚多巴胺复合聚四氟乙烯分散液的亲油疏水的特性。改性的纤维膜能够有效的分离各种油水混合物,分离流量高达6000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高通量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及油水分离膜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水分离膜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高通量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及油水分离膜。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对于能够有效及快速分离油水混合物和油水乳液材料的需求快速上涨。迄今为止,现有的油水分离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例如悬浮重力处理法、离心沉积法、生物处理和电沉积等。然而这些技术都或多或少具有以下缺点,例如分离效率低下,分离成本高昂,易产生二次污染问题等,极大地限制了他们的应用。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以膜为基底的油水分离材料用于油水分离被证实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受到荷叶表明具有疏水性的现象启发,研究者们发现这些对水具有特殊润湿性的材料能够应用于选择性的分离油或水。当材料表面的水接触角大于150°时为超疏水,同时油接触角小于10°为超亲油;相反的,水接触角小于10°为超亲水,油接触角大于150°为超疏油,具有这些特殊的润湿性能的材料正是我们想要得到的材料以及开展研究的方向。此外,学者还发现,当材料表明具有微米或纳米级的尺寸结果即较大的粗糙时,对提高材料的亲疏性能有很好的提升效果。静电纺丝是一种有效的制备由微纳米级尺寸的纤维组成的纤维膜的方法。到现在为止静电纺丝纤维被证实被广泛应用于药物控制释放、空气过滤、伤口处理等领域。静电纺丝纤维膜的一大特点是它的高比表面积,这种高比表面积的特性是我们在油水分离应用中十分需要的,除此之外静电纺丝纤维还具有多孔结构。基于以上所述的优点静电纺丝纤维膜是非常适合用于油水分离的材料。但是静电纺丝膜普遍有一个缺点也就是机械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鉴于上述的技术缺陷,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作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强度高通量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高通量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包括,聚酰胺酸合成:将2.5~3g的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1~1.2g的对苯二胺和30~50mL的N,N-二甲基乙酰胺,在惰性气体氛围中,-6~0℃,反应12~24h,得到所述聚酰胺酸;电纺聚酰胺酸膜的制备:用质量百分数为1~5%聚酰胺酸的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在高压静电场中纺丝,得到电纺聚酰胺酸膜;聚酰胺酸膜的亚胺化:将所述聚酰胺酸纳米纤维膜分阶段升温进行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膜;聚多巴胺-聚酰亚胺膜的制备:将氨水、水、乙醇按照体积比为0.1~1mL:50~80mL:20~50mL混合,按照质量体积比为1~2:500加入盐酸多巴胺,加入所述聚酰亚胺膜浸泡,10~14h后取出、烘干,得到所述聚多巴胺-聚酰亚胺膜;聚多巴胺/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膜的制备:将所述聚多巴胺-聚酰亚胺膜浸入到聚四氟乙烯分散液中,搅拌,烘干得到所述聚多巴胺/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膜。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强度高通量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聚酰胺酸合成,包括,将每0.01mol的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0.01mol的对苯二胺和40mLN,N-二甲基乙酰胺混合,在惰性气体氛围中,零下五摄氏度的环境下,反应24h。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强度高通量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惰性气体,包括氮气。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强度高通量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纺聚酰胺酸膜的制备,其中,高压静电场电压为30kV,接收距离是10~15cm,接收装置飞轮的转速为2000~3000转/min,电纺速度为0.5~1.0mL/h。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强度高通量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聚酰胺酸膜的亚胺化其中,所述分阶段升温,为150℃/1h,200℃/1h,250℃/1h,300℃/1h,350℃/3h,380℃/30min依次进行升温。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强度高通量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聚多巴胺-聚酰亚胺膜的制备,其包括,在100mL的水/乙醇混合物中添加0.40mL的28%的氨水中,然后将0.2克盐酸多巴胺加入到混合物中并搅拌得到聚多巴胺溶液,将所述聚酰亚胺膜浸泡到聚多巴胺溶液中,在搅拌12h后,取出聚酰亚胺膜在室温下烘干1h,放入60℃的真空烘箱中哄30分钟,得到聚多巴胺-聚酰亚胺膜。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强度高通量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水与乙醇的体积比为7: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强度高通量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聚多巴胺/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膜的制备,包括将聚多巴胺-聚酰亚胺膜浸入到聚四氟乙烯分散液搅拌4h,放置真空烘箱中60℃烘干。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高强度高通量的油水分离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高强度高通量的油水分离膜,其中:所述高强度高通量的油水分离膜的分离流量达到6000L·m-2h-1,分离效率达到99%以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具有高灵活性高机械强度的超疏水超亲油纳米纤维膜,所得到的纤维膜同时具有聚亚酰胺的高机械强度和聚多巴胺复合聚四氟乙烯分散液的亲油疏水的特性。改性的纤维膜能够有效的分离各种油水混合物,分离流量高达6000L·m-2h-1,分离效率达到99%以上,抗压强度达到300MPa以上。此外纤维膜可以在各种极端条件下依然保持很高的稳定性,制备纤维膜的方法简单,在油水分离领域将会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验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纳米纤维膜改性前后电镜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纳米纤维膜的湿润性能测试。图4为本专利技术油水分离实验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不同油的分离流量(a)以及分离效率(b)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1,2-二氯乙烷-水体系,在十次循环使用后的流量(a)和分离效率(b)。图7为本专利技术纳米纤维膜的pH稳定性能(a)和温度稳定性能测试(b)。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专利技术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实施例1:实验材料:对苯二胺,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BPDA),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二氯甲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高通量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聚酰胺酸合成:将2.5~3g的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1~1.2g的对苯二胺和30~50mL的N,N‑二甲基乙酰胺,在惰性气体氛围中,‑6~0℃,反应12~24h,得到所述聚酰胺酸;电纺聚酰胺酸膜的制备:用质量百分数为1~5%聚酰胺酸的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在高压静电场中纺丝,得到电纺聚酰胺酸膜;聚酰胺酸膜的亚胺化:将所述聚酰胺酸纳米纤维膜分阶段升温进行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膜;聚多巴胺‑聚酰亚胺膜的制备:将氨水、水、乙醇按照体积比为0.1~1mL:50~80mL:20~50mL混合,按照质量体积比为1~2:500加入盐酸多巴胺,加入所述聚酰亚胺膜浸泡,10~14h后取出、烘干,得到所述聚多巴胺‑聚酰亚胺膜;聚多巴胺/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膜的制备:将所述聚多巴胺‑聚酰亚胺膜浸入到聚四氟乙烯分散液中,搅拌,烘干得到所述聚多巴胺/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高通量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聚酰胺酸合成:将2.5~3g的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1~1.2g的对苯二胺和30~50mL的N,N-二甲基乙酰胺,在惰性气体氛围中,-6~0℃,反应12~24h,得到所述聚酰胺酸;电纺聚酰胺酸膜的制备:用质量百分数为1~5%聚酰胺酸的N,N-二甲基乙酰胺溶液,在高压静电场中纺丝,得到电纺聚酰胺酸膜;聚酰胺酸膜的亚胺化:将所述聚酰胺酸纳米纤维膜分阶段升温进行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膜;聚多巴胺-聚酰亚胺膜的制备:将氨水、水、乙醇按照体积比为0.1~1mL:50~80mL:20~50mL混合,按照质量体积比为1~2:500加入盐酸多巴胺,加入所述聚酰亚胺膜浸泡,10~14h后取出、烘干,得到所述聚多巴胺-聚酰亚胺膜;聚多巴胺/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膜的制备:将所述聚多巴胺-聚酰亚胺膜浸入到聚四氟乙烯分散液中,搅拌,烘干得到所述聚多巴胺/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高通量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酸合成,包括,将每0.01mol的3,3′,4,4′联苯四甲酸二酐、0.01mol的对苯二胺和40mLN,N-二甲基乙酰胺混合,在惰性气体氛围中,零下五摄氏度的环境下,反应24h。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度高通量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惰性气体,包括氮气。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度高通量的油水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超伯刘中车马文静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