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分离器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09020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气分离器座,用于将油气分离器固定安装在V型发动机的齿轮室上,所述油气分离器座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V型夹角内的顶部,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上端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油气分离器固定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下端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发动机固定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座为中空的结构,并且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内部设有机油通道,所述发动机内的高压机油能够通过所述机油通道进入所述油气分离器中驱动所述油气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V型发动机夹角内的空间适应性设计油气分离器座将油气分离器直接布置在发动机V型夹角内的水平面上,结构合理紧凑;在油气分离器座的内部垂直加工一机油通道,减少了外接机油管路的漏油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气分离器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油气分离
,特别是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座。
技术介绍
V型发动机将气缸分成两组,将相邻的两组气缸以一定的夹角是左右叉开,使两组气缸形成具有一定夹角的平面,沿发动机轴向看,发动机气缸成V字型。随着排放法规的升级,越来越多的V型发动机采用主动式油气分离器来满足排放需求,对于采用主动式油气分离器的V型发动机,为了布置紧凑,将油气分离器布置在V型夹角内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但是现有的主动式油气分离器座基本都是采用侧面固定的形式,通过螺栓把紧在发动机机体的侧面,并且通过油管外接驱动油的方式连接到油气分离器驱动装置,这种结构的油气分离器总成比较适合布置在发动机外侧,不适合布置在V型发动机内部;另外,油气分离器的驱动油都是通过一根油管连接,成本较高且影响美观,失效漏油的风险也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上述缺陷与不足之一,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气分离器座,用于将油气分离器固定安装在V型发动机的齿轮室上,所述油气分离器座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V型夹角内的顶部,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上端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油气分离器固定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下端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发动机固定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座为中空的结构,并且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内部设有机油通道,所述发动机内的高压机油能够通过所述机油通道进入所述油气分离器中驱动所述油气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进一步地,所述齿轮室位于所述发动机的V型夹角的中间,所述油气分离器座固定在所述齿轮室顶部的水平面上。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上端面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下端面的第一位置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发动机的顶部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分离器座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连接处、所述油气分离器座与所述发动机的连接处均为水平面,并且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所述上端面的形状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底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所述下端面的形状与所述发动机的连接处的形状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主体包括形状为圆形筒的上段和形状为矩形筒的下段,所述上段和所述下段之间通过圆滑的曲面平滑过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栓和所述第二螺栓均为六角法兰螺栓。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下端面的第二位置通过第三螺栓与所述发动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螺栓为双头螺柱,所述双头螺柱的一端拧入所述发动机的螺纹孔中,所述双头螺柱的另一端套接有六角螺母。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内部还设有回油腔,所述回油腔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连通,所述回油腔的另一端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回油孔相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机油通道与所述发动机的连接处设有O型密封圈,所述回油腔与所述发动机的连接处设有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分离器座通过铸造一体成型,并且所述机油通道铸造在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内壁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1)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V型发动机夹角内的空间,通过油气分离器座将油气分离器直接布置在发动机V型夹角内的水平面上,使得整机布置更加合理紧凑。(2)本专利技术在油气分离器座的内部垂直加工一机油通道,使得油气分离器的驱动油能够通过油气分离器座和发动机的齿轮室的连接面直接进入油气分离器的内部,取消了额外的引油管,美化了布置,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外接机油管路的漏油风险。(3)本专利技术的油气分离器座结构简单可靠、拆装维护方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气分离器座与油气分离器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气分离器座的主视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气分离器座的另一主视剖面图(仅示出含机油通道的局部);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气分离器座的仰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油气分离器座的俯视图;图中附图标记如下:10-油气分离器座20-油气分离器1-机油通道11-进油口2-油气分离器座的上端面21-安装吊耳3-油气分离器座的下端面41-油气分离器座主体的上段42-油气分离器座主体的下段421-安装通孔422-螺栓孔5-第一螺栓6-第二螺栓7-第三螺栓71-六角螺母81-O型密封圈82-O型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1至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油气分离器座的示意图。图中箭头方向为机油的进油方向。油气分离器座10用于将油气分离器20固定安装在V型发动机(未示出)的齿轮室上,油气分离器20为主动式油气分离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滤芯和旋转装置。具体地,油气分离器座10固定在发动机的V型夹角中间的齿轮室顶部的水平面上。如图1至图5所示,油气分离器座10为中空的结构,其上、下两端分别通过螺栓与油气分离器20和发动机固定连接,油气分离器座10的内部设有机油通道1,发动机内的高压机油作为驱动油能够通过机油通道1进入油气分离器20中驱动油气分离器20旋转进行油气分离。油气分离器座10采用适应性设计,根据发动机的布置空间和油气分离器20的尺寸设计,例如本实施方式中,油气分离器座10整体为类S型结构,从上到下通过圆滑的曲面逐渐过渡,能够充分利用发动机的布置空间,将油气分离器20布置在发动机的V型夹角内的顶部,整机布置更加紧凑合理;同时,采用平滑的过渡美观舒适。油气分离器座10和油气分离器20的连接处以及油气分离器座10和发动机的连接处均为水平面。油气分离器座10的上端面2的形状和尺寸与油气分离器20的底部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油气分离器座10的下端面3的形状和尺寸与发动机的顶部的连接面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采用平面贴紧接触并固定的连接方式,能够保证结合处的密封效果,防止漏油。油气分离器座10主体的上段41为中空的圆形筒,用于支撑油气分离器20,油气分离器座10主体的下段42为矩形的直筒,上段41和下段42平滑过渡。将油气分离器座10设置为类S型的上段41和下段42,有效保障了油气分离器座10整体的支撑强度,并且结构更加紧凑合理。油气分离器座10的上端面2为圆环状的平面,并且上端面2的外侧沿圆周布置有多个安装吊耳21,第一螺栓5能够穿过油气分离器20上的安装孔和安装吊耳21将油气分离器20固定在油气分离器座10上,安装吊耳21内设有与第一螺栓5相匹配的螺纹。安装吊耳21的数量本专利技术不具体限定,优选实施中,沿上端面2的外圆周阵列布置3个,固定稳定、牢固可靠,并且拆装方便。油气分离器座10的下端面(底面)3为矩形框,与发动机的顶面紧贴,并且油气分离器座10的下段42的四周(即第一位置)设有多个能够贯穿其上、下两端的安装通孔421,第二螺栓6能够穿过安装通孔421,并拧入发动机齿轮室的螺纹孔中,将油气分离器座10固定在发动机上,安装通孔421的数量本专利技术不具体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分离器座,用于将油气分离器固定安装在V型发动机的齿轮室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器座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V型夹角内的顶部,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上端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油气分离器固定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下端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发动机固定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座为中空的结构,并且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内部设有机油通道,所述发动机内的高压机油能够通过所述机油通道进入所述油气分离器中驱动所述油气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分离器座,用于将油气分离器固定安装在V型发动机的齿轮室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器座设置在所述发动机的V型夹角内的顶部,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上端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油气分离器固定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下端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发动机固定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座为中空的结构,并且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内部设有机油通道,所述发动机内的高压机油能够通过所述机油通道进入所述油气分离器中驱动所述油气分离器进行油气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室位于所述发动机的V型夹角的中间,所述油气分离器座固定在所述齿轮室顶部的水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上端面通过第一螺栓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下端面的第一位置通过第二螺栓与所述发动机的顶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器座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连接处、所述油气分离器座与所述发动机的连接处均为水平面,并且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所述上端面的形状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底部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油气分离器座的所述下端面的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伟张洋洋冯志强王贵琛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