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道喷射结构及赛道喷射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0761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赛道喷射结构及赛道喷射成型方法,包括赛道的底部、与所述底部一端相连的下檐口、与所述底部另一端相连的高墙以及与所述高墙相连的上檐口,其中沿赛道的长度方向进行分段喷射,包括:喷射赛道底部混凝土至与所述底部的钢筋面平齐;对赛道的下檐口进行喷射;对赛道的高墙进行喷射;对赛道的上檐口进行喷射;最后对所述底部的面层进行喷射。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提高喷射混凝土的密实度,控制赛道喷射混凝土的平整度;而且有利于保证赛道喷射混凝土的弧度,有利于喷射混凝土回弹料的处理,并提高喷射混凝土的喷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赛道喷射结构及赛道喷射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赛道施工的
,尤其是指一种赛道喷射结构及赛道喷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2022年的北京举办,其中北京将承办所有冰上项目,延庆和张家口将承办所有的雪上项目。为了保证冬奥会的顺利进行,有关比赛场地也在抓紧建设中。雪车项目以及雪橇项目均是观赏性很强的雪上运动,雪车、雪橇赛道作为冬奥会雪车项目和雪橇项目的比赛滑道,是一种对质量要求很高的滑道。由于本赛道是国内首条,亚洲第三条,因此是北京冬奥会项目中设计难度最高、最为复杂的设施。目前在建的赛道具有如下特点:主赛道全长1975米,其主体结构为双曲面喷射混凝土成型,每个弧度、断面及倾斜角度都不相同;其次,赛道要求可承载时速为134.4m/h雪车载人滑行,赛道内表面喷射混凝土的平整度要求为毫米级;另外,喷射混凝土赛道内设有制冷管、钢筋及免拆网片等,其都对赛道内曲面喷射混凝土的喷射成型有极为苛刻的要求。因此,如何有效的解决喷射混凝土在双曲面赛道喷射的密实度、强度、弧度、平整度及喷射效率是一项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混凝土在双曲面赛道喷射时,无法保证密实度、强度、弧度、平整度等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即可保证赛道的密实度、强度、弧度、平整度,又能确保喷射效率的赛道喷射结构及赛道喷射成型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赛道喷射结构,用于对赛道进行喷射混凝土,包括赛道的底部、与所述底部一端相连的下檐口、与所述底部另一端相连的高墙以及与所述高墙相连的上檐口,其中所述赛道的底部依次铺设有第一模板、位于所述第一模板上的第一钢筋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钢筋上的第一找平管,所述赛道的下檐口依次铺设有第二模板、位于所述第二模板上的第二钢筋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钢筋上的第二找平管,所述赛道的高墙依次铺设有免拆网片、位于所述免拆网片上的第三钢筋以及位于所述第三钢筋上的第三找平管,所述赛道的上檐口依次铺设有第三模板、位于所述第三模板上的第四钢筋以及位于所述第四钢筋上的第四找平管,所述第四找平管、第三找平管、第一找平管、第二找平管依次由所述上檐口穿过高墙及底部向所述下檐口延伸形成一个与所述赛道纵向截面的内表面形状相同的找平连管,且沿所述赛道的长度方向,多个找平连管依次间隔排列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一钢筋之间还铺设有第二制冷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免拆网片与所述第三钢筋之间还铺设有第一制冷管。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二钢筋之间设有保温材料。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模板与所述第四钢筋之间设有第三制冷管,且在所述第四找平管上有第四模板。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赛道喷射成型方法,利用所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赛道喷射结构对赛道进行混凝土喷射,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由所述第一找平管的一侧穿过所述第一找平管对所述赛道的底部喷射混凝土,使混凝土覆盖所述第一模板并与所述第一钢筋所在的面平齐;步骤S2:对所述赛道的下檐口位置、高墙位置以及上檐口位置进行喷射混凝土;步骤S3:继续对所述赛道的底部且由所述第一找平管的一侧喷射混凝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先对所述赛道的下檐口位置部分进行喷射混凝土;其次,由所述第三找平管的一侧穿过所述第三找平管对所述赛道的高墙进行喷射混凝土直至与所述第三钢筋所在的面平齐;接着,对所述赛道的上檐口位置进行喷射混凝土;然后,对所述赛道的下檐口未喷射部位进行喷射;最后,由所述第三找平管的一侧继续对所述赛道的高墙进行喷射混凝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赛道的下檐口位置部分进行喷射混凝土时,先沿所述第二模板的顶部对所述下檐口进行喷射,使所述混凝土覆盖所述第二模板;其次由所述第二找平管的一侧且穿过所述第二找平管对所述下檐口进行喷射,使所述混凝土覆盖所述第二钢筋;然后,对所述下檐口的顶端进行喷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由所述第三找平管的一侧穿过所述第三找平管对所述赛道的高墙进行喷射混凝土时,沿高墙的高度方向,先对所述高墙的下端喷射混凝土至与所述第三钢筋所在的面平齐,再对所述高墙的上端喷射混凝土至与所述第三钢筋所在的面平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赛道的下檐口未喷射部位进行喷射时,由所述第二找平管的一侧对所述下檐口进行喷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由所述第三找平管的一侧继续对所述赛道的高墙进行喷射混凝土,沿高墙的高度方向,先对所述高墙的下端喷射混凝土,再对所述高墙的上端喷射混凝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中对所述赛道的底部喷射混凝土时,先对所述赛道的底部靠近所述高墙处的角落进行喷射,然后再对所述赛道的底部靠近所述下檐口处的角落进行喷射,最后再对所述赛道底部的中间位置进行喷射。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完成后进入步骤S4:沿所述高墙且由所述免拆网片的一侧继续喷射混凝土。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赛道的长度方向,以多个找平连管的距离为一个喷射段,将所述赛道分成多个喷射段,顺序对每个喷射段执行步骤S1至步骤S3,直至完成整个赛道的喷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赛道及赛道喷射结构及赛道喷射成型方法,沿赛道的长度方向以多个找平连管的距离为一个喷射段,将赛道分为多个小段喷射,以此来保证赛道长度方向喷射的曲面弧度;而沿赛道厚度方向以先底层、后面层的喷射方式,以保证喷射混凝土喷射的密实度,而且利于面层曲率控制和找平;沿赛道高度方向以底部、下檐口、外墙下段、外墙上段、上檐口的顺序喷射,不仅可以提高混凝土喷射的密实度,而且可以提高喷射效率;另外,此顺序有利于回弹料的处理。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赛道喷射结构的截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赛道喷射成型方法流程图。说明书附图说明:10-赛道,11-底部,111-第一模板,112-第一找平管,12-下檐口,121-第二模板,122-第二找平管,13-高墙,131-免拆网片,132-第三找平管,14-上檐口,141-第四找平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赛道喷射结构,用于对赛道10进行喷射混凝土,包括赛道10的底部11、与所述底部11一端相连的下檐口12、与所述底部11另一端相连的高墙13以及与所述高墙13相连的上檐口14,其中所述赛道10的底部11依次铺设有第一模板111、位于所述第一模板111上的第一钢筋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钢筋上的第一找平管112,所述赛道10的下檐口12依次铺设有第二模板121、位于所述第二模板121上的第二钢筋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钢筋上的第二找平管122,所述赛道10的高墙13依次铺设有免拆网片131、位于所述免拆网片131上的第三钢筋以及位于所述第三钢筋上的第三找平管132,所述赛道10的上檐口14依次铺设有第三模板、位于所述第三模板上的第四钢筋以及位于所述第四钢筋上的第四找平管141,所述第四找平管、第三找平管、第一找平管、第二找平管依次由所述上檐口14穿过高墙13及底部11向所述下檐口12延伸形成一个与所述赛道10纵向截面的内表面形状相同的找平连管,且沿所述赛道10的长度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赛道喷射结构,用于对赛道进行喷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赛道的底部、与所述底部一端相连的下檐口、与所述底部另一端相连的高墙以及与所述高墙相连的上檐口,其中所述赛道的底部依次铺设有第一模板、位于所述第一模板上的第一钢筋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钢筋上的第一找平管,所述赛道的下檐口依次铺设有第二模板、位于所述第二模板上的第二钢筋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钢筋上的第二找平管,所述赛道的高墙依次铺设有免拆网片、位于所述免拆网片上的第三钢筋以及位于所述第三钢筋上的第三找平管,所述赛道的上檐口依次铺设有第三模板、位于所述第三模板上的第四钢筋以及位于所述第四钢筋上的第四找平管,所述第四找平管、第三找平管、第一找平管、第二找平管依次由所述上檐口穿过高墙及底部向所述下檐口延伸形成一个与所述赛道纵向截面的内表面形状相同的找平连管,且沿所述赛道的长度方向,多个找平连管依次间隔排列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赛道喷射结构,用于对赛道进行喷射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赛道的底部、与所述底部一端相连的下檐口、与所述底部另一端相连的高墙以及与所述高墙相连的上檐口,其中所述赛道的底部依次铺设有第一模板、位于所述第一模板上的第一钢筋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钢筋上的第一找平管,所述赛道的下檐口依次铺设有第二模板、位于所述第二模板上的第二钢筋以及位于所述第二钢筋上的第二找平管,所述赛道的高墙依次铺设有免拆网片、位于所述免拆网片上的第三钢筋以及位于所述第三钢筋上的第三找平管,所述赛道的上檐口依次铺设有第三模板、位于所述第三模板上的第四钢筋以及位于所述第四钢筋上的第四找平管,所述第四找平管、第三找平管、第一找平管、第二找平管依次由所述上檐口穿过高墙及底部向所述下檐口延伸形成一个与所述赛道纵向截面的内表面形状相同的找平连管,且沿所述赛道的长度方向,多个找平连管依次间隔排列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赛道喷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免拆网片与所述第三钢筋之间还铺设有第一制冷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赛道喷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板与所述第二钢筋之间设有保温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赛道喷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板与所述第一钢筋之间设有第二制冷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赛道喷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模板与所述第四钢筋之间设有第三制冷管,且在所述第四找平管上有第四模板。6.一种赛道喷射成型方法,利用所述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赛道喷射结构对赛道进行混凝土喷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由所述第一找平管的一侧穿过所述第一找平管对所述赛道的底部喷射混凝土,使混凝土覆盖所述第一模板并与所述第一钢筋所在的面平齐;步骤S2:对所述赛道的下檐口位置、高墙位置以及上檐口位置进行喷射混凝土;步骤S3:继续对所述赛道的底部且由所述第一找平管的一侧喷射混凝土。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赛道喷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先对所述赛道的下檐口位置部分进行喷射混凝土;其次,由所述第三找平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兆清海有贵彭辉王宝龙向茂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建设工业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