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节能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0579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节能构造,包括围护结构基层、设置在围护结构基层外侧的装饰件以及一双面铝箔复合膜,双面铝箔复合膜设置在围护结构基层与装饰件之间,将围护结构基层与装饰件之间形成的空气间层分隔成第一空气间层和第二空气间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的单层空气间层结构相比,热阻值更高,节能效果更好,可以很方便地用于已有建筑的节能结构改造。(*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外围护结构的节能构造。
技术介绍
建筑物外围护结构中的空气间层,是实现建筑物节能的有效措施。空气间层的构造由以下三种类型:1.当空气间层两侧的固体物件表面均不具备高反射率时称为一般空气间层;2.当空气间层两侧的固体物体表面中一个表面不具备高反射率。而另一个表面具备高反射率时,称之为单面铝箔空气间层。单面铝箔空气间层比一般空气间层的隔热保温性能要好;3.当空气间层两侧的固体物体表面均具备高反射率时,称之为双面铝箔空气间层。双面铝箔空气间层比单面铝箔空气间层的隔热保温性能更好。使固体物体表面具备高反射率,可以是在固体物体表面设置铝箔复合膜,也可以是设置真空镀铝膜、其他金属片材、或金属膜。一般空气间层在传统建筑的围护结构中普遍存在。例如块瓦钉挂型坡屋面构造中(如图6所示),在坡屋面基层21上部的顺水条24和挂瓦条23,使得坡屋面基层21与钉挂型块瓦22之间形成了一层一般空气间层200;例如干挂外墙构造中(如图7所示),外侧装饰件(石材,幕墙玻璃,铝塑板等)是安装在金属型材框架上得以固定的,使得外侧装饰件与外墙基层之间形成了一层一般空气间层300;又例如外墙挂板构造中(如图8所示),在凹凸挂板42与外墙基层41之间局部形成了一层一般空气间层400。随着人们对建筑物节能要求的进一步提升,现有的单层一般空气间层构造的隔热保温性能已难以满足人们居住舒适度的需求和建筑物节能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双层铝箔空气间层的新型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节能构造。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节能构造,包括围护结构基层和设置在围护结构基层外侧的装饰件,围护结构基层与装饰件之间形成一空气间层,其特点是,该节能构造还包括一双面铝箔复合膜,双面铝箔复合膜设置在围护结构基层与装饰件之间,将所述空气间层分隔成第一空气间层和第二空气间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围护结构基层为外墙基层,装饰件为平挂板;节能构造包括多根第一分隔条和多根第二分隔条;第一分隔条和第二分隔条分别设置于双面铝箔复合膜的两侧,并相互垂直;第二分隔条固设在外墙基层相对于双面铝箔复合膜的外侧表面上,双面铝箔复合膜设置在第二分隔条上,第一分隔条紧贴双面铝箔复合膜,并通过穿过双面铝箔复合膜的连接件与第二分隔条相连;平挂板固设在第一分隔条上。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围护结构基层为坡屋面基层,装饰件为钉挂型块瓦;节能构造还包括多根挂瓦条和多根顺水条;挂瓦条和顺水条分别设置于双面铝箔复合膜的两侧,并相互垂直;顺水条固设在坡屋面基层相对于双面铝箔复合膜的外侧表面上,双面铝箔复合膜设置在顺水条上,挂瓦条紧贴双面铝箔复合膜,并通过穿过双面铝箔复合膜的连接件与顺水条相连;钉挂型块瓦固设在挂瓦条上。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围护结构基层为干挂外墙基层,装饰件为石材、玻璃幕墙、或铝塑板;石材、玻璃幕墙、或铝塑板的框架与干挂外墙基层相连,双面铝箔复合膜通过连接件固定在石材、玻璃幕墙、或铝塑板的框架上。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围护结构基层为外墙基层,装饰件为凹凸挂板;节能构造还包括多根第三分隔条,第三分隔条与凹凸挂板相互垂直;第三分隔条固设在外墙基层相对于双面铝箔复合膜的外侧表面上,双面铝箔复合膜设置在所述第三分隔条上,凹凸挂板紧贴双面铝箔复合膜,并通过穿过双面铝箔复合膜的连接件与第三分隔条相连。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与现有的单层空气间层结构相比,本技术的热阻值更高,因而节能-->效果更好。2.本技术是在一个较小的空间中达到较大的热阻值。这就意味着在同等的节能要求下,围护结构的厚度可减少,因而使整个围护结构的厚度或高度减少,即在同等的建筑面积和同等的建筑高度条件下,可以获得更多的使用面积和使用高度。3.本技术实施方便,不仅可以用于新建建筑,而且可以很方便地用于已有建筑的节能结构改造。附图说明图1A、1B、1C分别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和侧视图;图2A、图2B分别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侧视图;图3A、图3B分别是本技术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侧视图;图4A、图4B分别是本技术第四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侧视图;图5A、图5B分别是本技术第五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侧视图;图6为现有的坡屋面结构的示意图;图7为现有的干挂外墙结构的示意图;图8为现有的采用凹凸挂板的外墙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节能构造是在围护结构基层与设置在围护结构基层外侧的装饰件之间设有一双面铝箔复合膜,将围护结构基层与装饰件之间所形成的一个空气间层分隔成了两个空气间层,由此获得更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双面铝箔复合膜是指由铝箔或真空镀铝膜与高分子材料膜复合而成的复合膜。当复合膜两表面均具有铝箔性质的高反射率时,称之为双面铝箔复合膜。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双面铝箔复合膜包括第一真空镀铝膜塑料层、第二真空镀铝膜塑料层、第一粘结层、第二粘结层和基膜层。基膜层位于中间,在该基膜层之上,从上至下是第一真空镀铝膜塑料层、第一粘结层与基膜层依次复合在一起;在基膜层之下,从上至下是第二粘结层、第二真空镀膜塑料层与基膜层依-->次复合在一起。在第一真空镀铝膜塑料层的上方和第二真空镀铝膜塑料层的下方还可复合保护膜层。图1A、1B、1C分别示出了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俯视图和侧视图。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围护结构基层为外墙基层11,装饰件为平挂板12。节能构造还包括多根第一分隔条13和多根第二分隔条14。第一分隔条13和第二分隔条14分别设置于双面铝箔复合膜15的两侧,并相互垂直。在双面铝箔复合膜15的一侧形成了空气间层10,另一侧形成了空气间层10’。第二分隔条14固设在外墙基层11相对于所述双面铝箔复合膜的外侧表面上,双面铝箔复合膜15设置在第二分隔条14上,第一分隔条13紧贴双面铝箔复合膜,并通过穿过双面铝箔复合膜15的连接件与双面铝箔复合膜15及第二分隔条14相连。平挂板12设置在第一分隔条14上。上述连接件可以是钉子、螺栓、螺钉等。图2A、图2B分别示出了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和侧视图。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围护结构基层为坡屋面基层21,装饰件为钉挂型块瓦22。钉挂型块瓦22可以是混凝土瓦、烧结瓦、彩钢瓦、波型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节能构造,包括围护结构基层和设置在所述围护结构基层外侧的装饰件,所述围护结构基层与所述装饰件之间形成一空气间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构造还包括一双面铝箔复合膜,所述双面铝箔复合膜设置在围护结构基层与装饰件之间,将所述空气间层分隔成第一空气间层和第二空气间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节能构造,包括围护结构基层和设置在所述围
护结构基层外侧的装饰件,所述围护结构基层与所述装饰件之间形成一空气间层,
其特征在于,所述节能构造还包括一双面铝箔复合膜,所述双面铝箔复合膜设置在
围护结构基层与装饰件之间,将所述空气间层分隔成第一空气间层和第二空气间
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护结构基层为外墙基层,所述装饰件为平挂板;
所述节能构造包括多根第一分隔条和多根第二分隔条;所述第一分隔条和所
述第二分隔条分别设置于所述双面铝箔复合膜的两侧,并相互垂直;第二分隔条固
设在所述外墙基层相对于所述双面铝箔复合膜的外侧表面上,所述双面铝箔复合膜
设置在所述第二分隔条上,第一分隔条紧贴双面铝箔复合膜,并通过穿过双面铝箔
复合膜的连接件与第二分隔条相连;所述平挂板固设在第一分隔条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护结构基层为坡屋面基层,所述装饰件为钉挂型块瓦;
所述节能构造还包括多根挂瓦条和多根顺水条;所述挂瓦条和所述顺水条分
别设置于所述双面铝箔复合膜的两侧,并相互垂直;顺水条固设在所述坡屋面基层
相对于所述双面铝箔复合膜的外侧表面上,所述双面铝箔复合膜设置在所述顺水条
上,挂瓦条紧贴双面铝箔复合膜,并通过穿过双面铝箔复合膜的连接件与顺水条相
连;钉挂型块瓦固设在挂瓦条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护结构基层为干挂外墙基层,所述装饰件为石材、玻璃幕墙、或铝塑
板;
所述石材、玻璃幕墙、或铝塑板的框架与所述干挂外墙基层相连,所述双面
铝箔复合膜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石材、玻璃幕墙、或铝塑板的框架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围护结构基层为外墙基层,所述装饰件为凹凸挂板;
所述节能构造还包括多根第三分隔条,第三分隔条与凹凸挂板相互垂直;所
述第三分隔条固设在所述外墙基层相对于所述双面铝箔复合膜的外侧表面上,所述
双面铝箔复合膜设置在所述第三分隔条上,所述凹凸挂板紧贴所述双面铝箔复合
膜,并通过穿过双面铝箔复合膜的连接件与第三分隔条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红锤张家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城建建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