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囊肿性痤疮中药喷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051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囊肿性痤疮中药喷膜及其制备方法。喷膜组成包括主药马齿苋和大黄及成膜辅料壳聚糖盐酸盐和PVA1788。一种防治囊肿性痤疮中药喷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马齿苋加去离子水,加热至微沸提取,提取液浓缩至干得马齿苋提取物;大黄粉粹成超微细粉。(2)PVA1788和壳聚糖盐酸盐加入去离子水,40℃水浴下搅拌至完全溶解;先加入步骤(1)所述马齿苋提取物和大黄超微粉,再加入改性剂,继续搅拌使之溶解完全;再加入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混匀后得微黄色透明喷膜液。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一种防治囊肿性痤疮中药喷膜,以雾状喷出,可在皮肤上迅速干燥成透明薄膜,具有使用方便,保湿透气,对皮肤无刺激性和毒副作用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囊肿性痤疮中药喷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日用化工
,具体说涉及一种具有防治囊肿性痤疮作用的中药喷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痤疮,俗称青春痘、粉刺、暗疮,中医古代称面疮,酒刺,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皮肤病,多发于头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的部位。痤疮发病特点是呈阶段性,病程缠绵,发病部位此起彼伏,新疮不断继发。根据发病进程痤疮可分为六种类型,其中囊肿性痤疮是最严重的一种痤疮,疮面破溃伴有出脓出血,容易引起大面积的感染,疮面愈合慢也易形成瘢痕。因此需要对疮面及时进行消炎、促愈合治疗。目前痤疮的治疗分为两种,一种是内服各种药物,通过辨证施治可以从根本上治疗痤疮,但通常起效比较慢,并且有可能对机体产生不良反应;另一种是外用各种药物,如直接在患病皮肤处使用维A酸类、抗生素类或激素类等化学药物通过抑菌消炎等机制治疗痤疮,但在临床中经常可见到这类药物引起的发红,干燥,脱屑,尤其以冬季为甚,常常不得不停用。因此利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化瘀中草药外用治疗痤疮是目前痤疮治疗的发展方向。外用中草药治疗痤疮所用的制剂形式包括洗剂、散剂、面膜、软膏或糊剂、凝胶、乳剂或霜剂等。但这些给药形式存在各种缺点,如药效成分作用时间短,用药不方便,质地粘腻厚重、影响毛孔呼吸等,用于治疗囊肿性痤疮效果往往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囊肿性痤疮中药喷膜,具体说是一种能防治痤疮,尤其是囊肿性痤疮发生,并且对已破溃的囊肿性痤疮具有消炎、收敛、生肌、促愈合作用的喷膜及其制备方法。喷膜剂是药物制剂领域中一种结合膜剂、喷雾剂优点的新型制剂,其特点是以雾状喷在皮肤上可迅速干燥成薄膜,不影响皮肤呼吸,也不易脱落,可以延长释药时间,增强药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治囊肿性痤疮中药喷膜,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体积百分比的原料成分组成:马齿苋提取物:0.1~2.0%大黄粉:0.1~1.0%壳聚糖盐酸盐:0.1~5.0%PVA1788:0.1~5.0%改性剂:1.0~10.0%无水乙醇:20~70%去离子水:余量所述的一种防治囊肿性痤疮中药喷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齿苋提取物为水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如下:马齿苋药材取用适量,洗净晾干,按照5:1~20:1的比例加入去离子水,加热至微沸,保温30~120分钟,过滤,弃去滤渣,滤液浓缩至干,即得。所述的一种防治囊肿性痤疮中药喷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黄粉是超微粉。其制备方法如下:将大黄药材洗净,晾干。先进行初步粉碎,过100目筛,得到大黄粗粉,再进行超微粉碎,过300目筛,得到平均粒径≤50μm的大黄超微粉。所述的一种防治囊肿性痤疮中药喷膜的大黄超微粉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大黄粗粉进行超微粉碎,可采用切式超微粉碎、撞式超微粉碎、磨式超微粉碎(包括球磨、振动磨、搅拌磨)或气流超微粉碎等超微粉碎技术中的任一种,制得的超微粉粒径为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行星式球磨机进行超微粉碎。所述的一种防治囊肿性痤疮中药喷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选自果胶、甘油、丙二醇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述果胶为特种低酯果胶。所述的一种防治囊肿性痤疮中药喷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称取PVA1788和壳聚糖盐酸盐,加入适量去离子水,40℃水浴下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加入所述马齿苋提取物和大黄超微粉,再加入改性剂,继续搅拌使之溶解完全;再加入无水乙醇,混匀后用去离子水定容至100ml,搅拌均匀,得微黄色透明喷膜液,灌装于适宜喷瓶中即可。本专利技术以中药为主药,可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性及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及毒副作用。其中马齿苋性寒,味酸,无毒,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凉血止血之效。《本草纲目》记载马齿苋外用可治疗疔疮肿毒、积年恶疮;现代研究也发现马齿苋有很好的消肿止痛、抗炎抑菌、收敛止血作用,临床上常用鲜品榨汁或干品煎汁外用治疗由热毒引起的皮肤病,尤其是对脓疮、痤疮等化脓性皮肤病疗效显著。这主要是因为马齿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另外还含有独特的生物活性成分,能增强人体上皮细胞的活性,因此对各种出血和溃疡都有治疗作用。大黄为我国中医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外伤的中药之一,具有抑菌消炎、收敛生肌的作用,可外用治烧烫伤,痈肿疔疮,跌打损伤等。如《卫生宝鉴》有治冻疮皮肤破烂,痛不可忍以川大黄为末,搽冻破疮上;以及治疗臁疮(下肢溃疡),用生大黄研成极细粉末,均匀撤布药粉于疮面等记载或报道。现代也有用大黄粉治疗难愈性外伤及皮肤溃疡的报道。从这些临床报道中可以发现,大黄外用可以直接将药粉用于破损皮肤创面,具有无毒、无刺激性的特点。将大黄研成细粉入药有利于药效成分溶出,发挥其清热解毒、收敛生肌的作用;另外,药粉本身也有一定的吸附创面液体渗出的作用,有利于创面愈合。因此,本专利技术选用二药合用,通过物理和化学功能上的相辅相成,共凑防治囊肿性痤疮及促愈合之功效。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为微黄色透明液体,以雾状喷出,在皮肤上迅速干燥形成透明薄膜,使用方便;形成的薄膜不易脱落,可延长药效成分作用时间;以亲水性基质为成膜材料,具有保湿、透气性好的特点;该喷膜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一、一种防治囊肿性痤疮中药喷膜的安全性评价1.急性毒性试验参照化学药物急性毒性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取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即完整皮肤给药组、破损皮肤给药组、完整皮肤空白基质组和破损皮肤空白基质组。给药前24h,照常规方法脱毛,破损皮肤组用砂纸磨损皮肤。连续给药7d,观察大鼠的日常行为表现和死亡情况。结果显示药膜对完整皮肤组没有影响,对破损皮肤组也未见明显影响,破损皮肤组大鼠在第3天开始结痂,给药第7天基本痊愈;在观察期内四组大鼠的活动行为正常,药膜对其皮毛光泽度、饮食、粪便和体重等均未有影响,也未出现大鼠死亡现象。表明防治囊肿性痤疮中药喷膜外用未对大鼠产生急性毒性反应。2.皮肤刺激性、过敏性试验参照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选取健康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完整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采用常规脱掉大鼠背部脊柱两侧的被毛。分别在同一只大鼠脱毛处涂加药膜和空白基质膜。涂药6h后去掉膜,在去膜后的24h、48h和72h肉眼观察涂布部位有无红斑和水肿等情况。结果显示,各组大鼠在用药后的24、48、72h均未出现红斑或者水肿现象,防治囊肿性痤疮中药喷膜对正常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也为引起过敏反应。二、防治囊肿性痤疮中药喷膜质量评价1.pH值参考《中国药典》2015版第四部中的指导原则,照pH值测定法,测量所制备喷膜药液的pH值。药膜pH评价结果见表1。三批喷膜平均pH值在4.62~4.70之间,人体皮肤表面pH值在4.5~6.5之间,该药膜在正常皮肤pH范围之内,不会对人体皮肤产生明显刺激。表1三批防治囊肿性痤疮中药喷膜的pH值2.保湿性将所述的一种防治囊肿性痤疮中药喷膜液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上,并在37℃烘干成膜,成膜后将膜裁剪成为边长25mm的正方形,将膜连同载玻片于45℃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将载玻片和膜放于置有饱和K2CO3溶液的密闭容器中,室温下放置过夜,24h后取出膜和载玻片,用滤纸将表面水分吸干,称重。再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囊肿性痤疮中药喷膜,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体积百分比的原料成分组成:马齿苋提取物:0.1~2.0%大黄粉:0.1~1.0%壳聚糖盐酸盐:0.1~5.0%PVA1788:0.1~5.0%改性剂:1.0~10.0%无水乙醇:20~70%去离子水:余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囊肿性痤疮中药喷膜,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体积百分比的原料成分组成:马齿苋提取物:0.1~2.0%大黄粉:0.1~1.0%壳聚糖盐酸盐:0.1~5.0%PVA1788:0.1~5.0%改性剂:1.0~10.0%无水乙醇:20~70%去离子水:余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囊肿性痤疮中药喷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齿苋提取物为水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如下:马齿苋药材取用适量,洗净晾干,按照5:1~20:1的比例加入去离子水,加热至微沸,保温30~120分钟,过滤,弃去滤渣,滤液浓缩至干,即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囊肿性痤疮中药喷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黄粉是超微粉。其制备方法如下:将大黄药材洗净,晾干。先对大黄进行初步粉碎,过100目筛,得到大黄粗粉,再将大黄粗粉进行超微粉碎,过300目筛,得到平均粒径≤50μm的大黄超微粉。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英朱庆书杨玉莹金青郝豪奇肖薇王倩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