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痤疮或酒糟鼻的低刺激性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574626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7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痤疮或酒糟鼻的低刺激性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用有效成分由大黄粉和硫磺按质量比3~5:1的比例混合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能有效治疗寻常型痤疮或酒糟鼻;本发明专利技术药效显著,对寻常型痤疮或酒糟鼻患者起效较快,临床疗效好,对皮肤刺激性小,使用后无不良反应,达到了发明专利技术目的。

A low irritant drug for acne or rosacea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ow irritating drug for treating acne or rosacea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medicinal active ingredients are prepared by mixing rhubarb powder and sulfur in a ratio of 3 to 5:1 in mass. The invention has the functions of clearing heat, detoxifying,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detumescence, and can effectively treat acne vulgaris or rosacea; the invention has remarkable pharmacodynamic effect, quick effect on patients with acne vulgaris or rosacea vulgaris, good clinical effect, little irritation to skin, no adverse reaction after use, and ACHS the purpose of the in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痤疮或酒糟鼻的低刺激性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痤疮或酒糟鼻的低刺激性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品技术的领域。
技术介绍
寻常痤疮,中医称肺风粉刺或粉刺,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玫瑰痤疮,又称酒渣鼻或酒糟鼻,是一种主要发生于面部中央的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由于体内外各种有害因子的作用,使患部血管舒缩神经功能失调,毛细血管长期扩张所致。毛囊虫及局部反复感染是发病重要因素。嗜酒、吸烟、刺激性饮食、消化道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尤其绝经期)、精神因素、病灶感染、长期作用于皮肤的冷热因素如高温工作、日晒、寒冷、风吹等均可诱发和加重本病。颠倒散出自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是祖国医学治疗肺风粉刺(寻常痤疮)、面油风(脂溢性皮炎)、酒渣鼻(玫瑰痤疮)等皮肤病的经典外用制剂,该方由大黄粉及硫磺粉组成,组方比例为大黄:硫磺=1:1;使用时采用水调敷,临床疗效确切,但专利技术人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使用该药后易出现接触性皮炎,常表现为如面部灼热、刺痒、红肿、水疱、渗出,干燥、紧绷、脱屑以及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所以专利技术一种皮肤刺激性低的、清热解毒和活血消肿效果好的治疗痤疮和酒糟鼻的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寻常痤疮或酒糟鼻的低刺激性药物。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不仅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能有效治疗寻常型痤疮或酒糟鼻;药效显著,临床疗效好;且对皮肤刺激性小,无灼热、刺痒、红肿、水疱、渗出,干燥、紧绷、脱屑以及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痤疮或酒糟鼻的低刺激性药物,药用有效成分由大黄和硫磺按质量比3~5:1的比例制成。前述的治疗痤疮或酒糟鼻的低刺激性药物中,所述药用有效成分由大黄和硫磺按质量比3:1的比例制成。前述治疗痤疮或酒糟鼻的低刺激性药物的制备方法,取大黄和硫磺,与药物中可接受的辅料进行组合,或不加辅料,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加工,制成相应的药物制剂。前述治疗痤疮或酒糟鼻的低刺激性药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药物制剂为外用制剂。前述治疗痤疮或酒糟鼻的低刺激性药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外用制剂为混悬剂、软膏剂或凝胶剂。前述治疗痤疮或酒糟鼻的低刺激性药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混悬剂这样制备:取大黄和硫磺,按配比混合均匀,制成混合药粉,再另取甘油和75%酒精按质量比3:1的比例混合,制成混合溶剂;使用时,将上述混合药粉与混合溶剂按1: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形成糊状,即得。前述治疗痤疮或酒糟鼻的低刺激性药物的制备方法中,所述软膏剂这样制备取大黄,粗粉碎,用4~6倍量60~70%的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浓缩液,得到大黄提取液,将大黄提取液与甘油和丙二醇按2:1:1的比例混合,加入硫磺粉搅拌均匀,得混合药物;另取凡士林、羊毛脂及液体石蜡按质量比2:1:1的比例混合加热至65℃搅匀,制得软膏基质,待冷却至50℃时,将混合药物按混合药物:软膏基质=1:2的质量比加入药物混悬液搅拌均匀形成软膏,即得软膏剂。前述治疗痤疮或酒糟鼻的低刺激性药物的制备方法中,取大黄,粗粉碎,用4-6倍量60-70%的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并浓缩成浓缩液,得到大黄提取液,将大黄提取液与甘油和丙二醇按2:1:1的比例混合,加入硫磺粉搅拌均匀,得混合药物;取卡波姆加水溶胀,水浴加热并搅拌均匀,用三乙醇胺或氢氧化钠调pH至6~8,制得空白凝胶基质;取空白凝胶基质,将混合药物按混合药物:空白凝胶基质=1:2的质量比加至空白凝胶基质中,快速搅拌,加入空白凝胶基质重量2%的尿素,搅拌均匀,即得凝胶剂。本专利技术药用有效成分由大黄和硫磺制成,其中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根茎,大黄粉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之功效,用于治疗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硫磺,中药名,为自然元素类矿物硫族自然硫。具有外用解毒杀虫疗疮的功效,外治用于疥癣,秃疮,阴疽恶疮。方解:大黄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现代研究:对多种细菌具有抑菌、杀菌(如痤疮的常见致病菌如: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马拉色菌等)及抗炎作用;硫磺:解毒杀虫,与皮肤及组织接触,在与皮肤分泌物如汗液及皮脂作用下生成硫化物,具有软化、溶解角质及杀菌作用;75%酒精含有一定比例的水和酒精,对大黄中不同性质药物成分具有一定的溶解作用,较常规水溶剂的溶解性更好;甘油具有一定的粘附性,可以解决常规水溶剂外敷后易于脱渣的现象,同时甘油本身具有润肤、补水的作用,可以缓解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还可以防止皮肤干燥脱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治疗痤疮的机理是通过抑制皮脂腺的分泌而达到治疗的效果,目前治疗痤疮和酒糟鼻的常规颠倒散(大黄:硫磺=1:1)在临床治疗时,皮肤常出现干燥、紧绷及脱屑,有灼热、刺痒、红肿、水疱、渗出,以及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其原因之一就是皮脂腺的分泌被抑制。由于硫磺有毒性,对皮肤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据此,如通过调整大黄与硫磺的比例,主要是缩小硫磺在药物中的比例并增加大黄在药物中的比例,可达到降低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硫磺的用药比例降低得越多,药物对皮肤的刺激性相对越小;但硫磺的用药比例降低得太多,又会降低药物的治疗效果。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发现,当大黄:硫磺=3~5:1,最佳为3:1时,所述配比的组方对炎症性痤疮皮损以及酒糟鼻(如:红斑、红色丘疹、丘脓疱疹、脓疱、结节、囊肿)疗效更显著,同时使用后皮肤的不良反应大幅减少。专利技术人为验证本专利技术的效果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试验研究,以下为本专利技术临床研究的结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总数60例,均符合《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第三版)寻常型痤疮、玫瑰痤疮及粉刺(肺经风热证)、酒渣鼻(肺胃热盛证),都选自我科2017年07月-2018年03月门诊患者。1.2诊断依据1.2.1中、西医诊断标准均按照《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第三版)中寻常型痤疮、玫瑰痤疮及粉刺(肺经风热证)、酒渣鼻(肺胃热盛证)为标准。1.2.2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5~35岁;②必须符合《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第三版)寻常型痤疮、玫瑰痤疮及粉刺(肺经风热证)、酒渣鼻(肺胃热盛证)为标准;③治疗前未使用抗菌药、糖皮质激素药、抗角化药;④同意本次治疗方案的寻常型痤疮患者及酒渣鼻患者。1.2.3排除标准①孕妇及14岁以下患者;②化学物品及药物引起的痤疮、酒渣鼻患者;③患有面部皮肤病,如面部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痤疮或酒糟鼻的低刺激性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用有效成分由大黄和硫磺按质量比3~5:1的比例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痤疮或酒糟鼻的低刺激性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用有效成分由大黄和硫磺按质量比3~5:1的比例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痤疮或酒糟鼻的低刺激性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用有效成分由大黄和硫磺按质量比3:1的比例制成。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疗痤疮或酒糟鼻的低刺激性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大黄和硫磺,与药物中可接受的辅料进行组合,或不加辅料,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加工,制成相应的药物制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治疗痤疮或酒糟鼻的低刺激性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剂为外用制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痤疮或酒糟鼻的低刺激性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制剂为混悬剂、软膏剂或凝胶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治疗痤疮或酒糟鼻的低刺激性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悬剂这样制备:取大黄和硫磺,按配比混合均匀,制成混合药粉,再另取甘油和75%酒精按质量比3:1的比例混合,制成混合溶剂;使用时,将上述混合药粉与混合溶剂按1: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形成糊状,即得。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治疗痤疮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挺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中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