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粉刺型痤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69179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08 11: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粉刺型痤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用有效成分由大黄粉和硫磺按质量比1:2.5~4的比例混合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清热通络、杀虫散结的功效,能有效治疗粉刺型痤疮;本发明专利技术药效显著,能快速溶解粉刺,促进毛囊皮脂腺导管开口排泄,减少粉刺的形成,进而达到控制或消除粉刺预防炎症加重的效果,达到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粉刺型痤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粉刺型痤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品技术的领域。
技术介绍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多因素的疾病,为好发于青少年常见的多发性、损容性皮肤病,其主要症状包括皮脂溢出、非炎性皮损(黑头和白头粉刺)、炎性皮损(丘疹、脓疱、囊肿、结节),严重者可以留下永久性的瘢痕,易造成患者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使人产生自卑、失落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粉刺型痤疮”,是指以粉刺为主要表现的寻常痤疮,寻常痤疮(简称“痤疮”)包括多种皮损表现,如:粉刺(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关于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明确,目前公认为痤疮丙酸杆菌是导致痤疮发生的重要病菌,由于痤疮丙酸杆菌中含有生物活性酶,可以使皮质中的三酰甘油得到分解,形成游离脂肪酸,从而对毛囊壁造成刺激,引发炎症。同时也认为游离脂肪酸会刺激毛囊皮脂腺导管,致使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影响皮脂分泌和排泄不畅。中医认为痤疮属于“肺风粉刺”、“痤痱”、“面疱”等范畴。故治疗痤疮一般从肺经论治,认为痤疮的病因与脏腑中的肺、脾、胃密切关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粉刺型痤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用有效成分由大黄和硫磺按质量比1:2.5~4的比例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粉刺型痤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药用有效成分由大黄和硫磺按质量比1:2.5~4的比例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粉刺型痤疮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用有效成分由大黄和硫磺按质量比1:3的比例制成。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疗粉刺型痤疮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大黄和硫磺,与药物中可接受的辅料进行组合,或不加辅料,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加工,制成相应的药物制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治疗粉刺型痤疮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剂为外用制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粉刺型痤疮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制剂为混悬剂、软膏剂或凝胶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治疗粉刺型痤疮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悬剂这样制备:取大黄和硫磺,分别粉碎成细粉,按配比混合均匀,制成混合药粉;另取甘油和75%酒精按质量比3:1的比例混合,制成混合溶剂;使用时,将上述混合药粉与混合溶剂按1:1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形成糊状,即得。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治疗粉刺型痤疮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挺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中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