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清扬专利>正文

一种病毒唑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80472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病毒唑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分别配制PBS缓冲溶液、氯化钙溶液、海藻酸钠溶液,将病毒唑针剂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配制成浓度为0.5‑4mg/ml的储备液;将配置好的病毒唑储备液加至已配置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至混合均匀;采用处理过的滴头将病毒唑储备液滴入氯化钙溶液中,边滴入边在磁力搅拌下搅拌底液,胶凝10‑60min,用PBS缓冲溶液冲洗,得病毒唑凝胶微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产品药物控释效果好,包埋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毒唑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缓释
,具体涉及一种病毒唑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药物在人体服用后有一个最适宜的浓度范围,称为药物的疗效窗。如果低于这个浓度范围,药物将因为浓度太小而无法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但是如果超出了这个浓度范围,药物将会对身体及组织产生毒害。普通药物在通过口服、注射等方式进入人体后,药物的浓度达到峰值时,往往超过了毒性浓度水平而产生毒副作用;在一段时间以后又因为身体的代谢作用而使药物的浓度迅速降低,很快下降到疗效浓度以下,无法继续发挥作用,病人需要不断服药以保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这样不仅浪费了药物,而且毒副作用强,疗效差。病毒唑是一种嘌呤核苷类似物,因该药不易产生耐药性、活性强、临床应用广泛、毒副反应较少成为目前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病毒药。病毒唑其普通片每天服用3~4次,血药浓度波动较大。而采用药物缓、控制释放体系给药时,活性部位药物的浓度可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恒定于疗效窗口之间。在这一段时间内,药物可能恒速释放或周期释放,也可能受外界环境作用而引起释放。目前市面上已经出现各种各样的缓释制剂,但是仍然没有有效的病毒唑缓释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控释效果好的病毒唑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病毒唑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PBS缓冲溶液;(2)配制浓度为0.5-1.5%的氯化钙溶液;(3)配制浓度为1-3%的海藻酸钠溶液;(4)将病毒唑针剂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配制成浓度为0.5-4mg/ml的储备液;(5)将配置好的病毒唑储备液加至已配置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至混合均匀;(6)采用处理过的滴头将步骤(5)得到的溶液滴入氯化钙溶液中,边滴入边在磁力搅拌下搅拌底液,胶凝10-60min,用PBS缓冲溶液冲洗,得病毒唑凝胶微球。作为优选方案,步骤(1)中PBS缓冲溶液由氯化钾、氯化钠、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溶解于蒸馏水中配制而成。进一步的,所述PBS缓冲溶液中氯化钾、氯化钠、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的质量比为1:(35-50):(10-15):1。进一步的,所述PBS缓冲溶液的PH值为2-4,在该范围内,药物释放缓慢,可持续8h以上,大于该PH值,微球溶胀性能差。作为优选方案,步骤(2)中氯化钙溶液浓度为1%,钙离子浓度影响微球中药物的释放速度,随Ca2+浓度的增加,微球中药物的释放速度减缓,Ca2+浓度不得低于0.02mol/L,否则制备的凝胶小球硬度小,在制备和冲洗中难以保持完整的球形,小球互相粘连。作为优选方案,步骤(3)中海藻酸钠溶液浓度为1%,海藻酸钠浓度过高会导致溶液过粘,不利于滴制法的进行,而浓度过低将会导致液滴形状不规则。作为优选方案,步骤(6)中微球用PBS缓冲溶液冲洗3-5次。作为优选方案,制备的病毒唑凝胶微球的药物释放浓度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进一步的,病毒唑凝胶微球中病毒唑含量测定波长为213n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海藻酸可与二价钙离子形成难溶性凝胶的性质制备的病毒唑凝胶微球,药物释放缓慢可达8小时以上、溶胀性能良好,包埋率达65%以上,能够充分利用药物疗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实施例,在不偏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任何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所做出的修改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实施例1一种病毒唑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确称取氯化钾0.2g、氯化钠8.0g、磷酸二氢钠2.84g、磷酸二氢钾0.2g溶解于蒸馏水中,在1000ml容量瓶中配制成PBS缓冲溶液,备用;(2)配制浓度为1%的氯化钙溶液;(3)配制浓度为1%的海藻酸钠溶液;(4)取病毒唑针剂一支,含量为0.1g/2ml,置于100ml量瓶中,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1mg/ml的储备液;(5)将配置好的病毒唑储备液加至已配置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至混合均匀;(6)采用处理过的滴头将步骤(5)得到的溶液滴入氯化钙溶液中,边滴入边在磁力搅拌下搅拌底液,以此避免微球间产生粘连,胶凝30min,用PBS缓冲溶液冲洗3-5次,得病毒唑凝胶微球。实施例2一种病毒唑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确称取氯化钾0.2g、氯化钠9.0g、磷酸二氢钠3g、磷酸二氢钾0.2g溶解于蒸馏水中,在1000ml容量瓶中配制成PBS缓冲溶液,备用;(2)配制浓度为0.5%的氯化钙溶液;(3)配制浓度为2%的海藻酸钠溶液;(4)取病毒唑针剂一支,含量为0.1g/2ml,置于100ml量瓶中,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0.5mg/ml的储备液;(5)将配置好的病毒唑储备液加至已配置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至混合均匀;(6)采用处理过的滴头将步骤(5)得到的溶液滴入氯化钙溶液中,边滴入边在磁力搅拌下搅拌底液,以此避免微球间产生粘连,胶凝20min,用PBS缓冲溶液冲洗3-5次,得病毒唑凝胶微球。实施例3一种病毒唑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准确称取氯化钾0.2g、氯化钠8.0g、磷酸二氢钠2.84g、磷酸二氢钾0.2g溶解于蒸馏水中,在1000ml容量瓶中配制成PBS缓冲溶液,备用;(2)配制浓度为1.5%的氯化钙溶液;(3)配制浓度为3%的海藻酸钠溶液;(4)取病毒唑针剂一支,含量为0.1g/2ml,置于100ml量瓶中,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4mg/ml的储备液;(5)将配置好的病毒唑储备液加至已配置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至混合均匀;(6)采用处理过的滴头将步骤(5)得到的溶液滴入氯化钙溶液中,边滴入边在磁力搅拌下搅拌底液,以此避免微球间产生粘连,胶凝60min,用PBS缓冲溶液冲洗3-5次,得病毒唑凝胶微球。药物释放试验将实施例1-3制备的病毒唑凝胶微球进行释放度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病毒唑的药物浓度。工作曲线的绘制本实施例取病毒唑对照品适量,以蒸馏水为溶剂,稀释成适当浓度的溶液,同法配制相应浓度的辅料溶液,在150nm-6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紫外扫描。紫外扫描图谱显示,病毒唑在213nm波长处有最大紫外吸收,而且辅料在该波长处无吸收,故确定213nm作为病毒唑含量测定的波长。取病毒唑针剂一支,含量为0.1g/2ml,置于100ml量瓶中,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1mg/ml的储备液。用二倍法对病毒唑溶液进行稀释,得不同浓度的病毒唑溶液依次为31.25,15.63,7.81,3.91,1.95,0.98,0.49,0.24μg/ml,摇匀,以蒸馏水为空白,在213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吸光度A对浓度C(μg/ml)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为:Y=0.0530X+0.0600(R2=0.999)。释放度测定取实施例1-3的病毒唑海藻酸钙凝胶微球放于已配置好的PBS缓冲溶液中。转速为50r/min,温度37℃,PBS缓冲液(pH6.8)250ml为溶出介质。于第0.5,1,2,3,4,5,6,8,10h分别取样,每次5ml,同时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病毒唑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PBS缓冲溶液;(2)配制浓度为0.5‑1.5%的氯化钙溶液;(3)配制浓度为1‑3%的海藻酸钠溶液;(4)将病毒唑针剂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配制成浓度为0.5‑4mg/ml的储备液;(5)将配置好的病毒唑储备液加至已配置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至混合均匀;(6)采用处理过的滴头将步骤(5)得到的溶液滴入氯化钙溶液中,边滴入边在磁力搅拌下搅拌底液,胶凝10‑60min,用PBS缓冲溶液冲洗,得病毒唑凝胶微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毒唑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配制PBS缓冲溶液;(2)配制浓度为0.5-1.5%的氯化钙溶液;(3)配制浓度为1-3%的海藻酸钠溶液;(4)将病毒唑针剂用蒸馏水溶解并稀释,配制成浓度为0.5-4mg/ml的储备液;(5)将配置好的病毒唑储备液加至已配置好的海藻酸钠溶液中,搅拌至混合均匀;(6)采用处理过的滴头将步骤(5)得到的溶液滴入氯化钙溶液中,边滴入边在磁力搅拌下搅拌底液,胶凝10-60min,用PBS缓冲溶液冲洗,得病毒唑凝胶微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毒唑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PBS缓冲溶液由氯化钾、氯化钠、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溶解于蒸馏水中配制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病毒唑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BS缓冲溶液中氯化钾、氯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清扬
申请(专利权)人:李清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