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用可膨胀和自行降解的髓内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80326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股骨用可膨胀和自行降解的髓内钉。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该股骨用可膨胀和自行降解的髓内钉包括分别从股骨的大粗隆顶端打入股骨体髓腔内的主钉和打入股骨头内的辅钉;主钉包括第一膨胀部与第一非膨胀部,第一非膨胀部内开设第一通道,且第一膨胀部在流体介质通过第一通道注入后膨胀并抵住股骨体髓腔内表面;辅钉包括第二膨胀部、刀体和第二非膨胀部,第二非膨胀部内开设第二通道,第二膨胀部在流体介质通过第二通道注入后膨胀,刀体在第二膨胀部膨胀后嵌入股骨头内的骨质;第二非膨胀部与第一非膨胀部可拆卸连接,且各部件均为用于被人体吸收的可降解镁合金材料制成。因而既能增大把持力,还可避免二次手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股骨用可膨胀和自行降解的髓内钉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股骨用可膨胀和自行降解的髓内钉。
技术介绍
髋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据统计此类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0%以上。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髋部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发生髋部骨折的人群将由1990年的130万人上升至2025年的260万。截止到2020年,预计美国每年25万,英国每年20万人发生髋部骨折。由于髋部是人体主要的承重部位,其受到巨大的压缩、牵张、旋转应力,因此对股骨内固定物的要求比较严格。髓内钉在髋部骨折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相比于传统髓外固定,髓内固定一方面属于中心型固定,力臂更短可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相对微创,最大程度减少了血运破坏,并且依据生物学固定原理极大提早了下床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目前转子间骨折尤其是不稳定型骨折如粉碎性骨折、外侧壁不完整的骨折、合并转子下骨折等类型髓内固定是金标准。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股骨近端髓内钉系统PFN、新型股骨近端内固定系统PFNA、转子固定钉TFN、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InterTAN等都需要远端锁定不仅增加了手术的难度还造成髓内钉远端、及骨皮质出现应力集中,轻则发生骨吸收、骨坏死,重则出现螺钉松动、退钉、髓内钉断裂或医源性股骨干骨折等问题。且目前用于临床治疗的骨科内固定材料一般采用不锈钢或者钛合金制造,这些材料不可降解,故再骨折愈合后,往往需要二次手术取出,不仅加大了开销又给患者带来不可估量的创伤;再者,由于此类产品弹性模量远高于骨皮质因此会存在明显的应力遮挡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股骨用可膨胀和自行降解的髓内钉,使得既能提供稳定的力学支撑,还能避免二次手术取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股骨用可膨胀和自行降解的髓内钉,包括:从股骨的大粗隆顶端打入股骨体髓腔内的主钉和从股骨的大粗隆处打入股骨头内的辅钉;所述主钉包括:第一膨胀部、与所述第一膨胀部相连的第一非膨胀部,所述第一非膨胀部内开设用于向所述第一膨胀部供入流体介质的第一通道,且所述第一膨胀部用于在注入流体介质后膨胀并抵住所述股骨体髓腔内表面;所述辅钉包括:第二膨胀部、环绕于所述第二膨胀部外并用于钻入所述股骨头的刀体、与所述刀体同轴的第二非膨胀部,所述第二非膨胀部内开设用于向所述第二膨胀部供入流体介质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膨胀部用于在注入流体介质后膨胀,所述刀体用于在所述第二膨胀部膨胀后嵌入所述股骨头内的骨质;其中,所述第二非膨胀部与所述第一非膨胀部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膨胀部与所述第一非膨胀部、所述第二膨胀部、所述第二非膨胀部与所述刀体均为用于被人体吸收的可降解镁合金材料制成。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由于主钉的第一非膨胀部内开设第一通道,并可通过第一通道向第一膨胀部内供入流体介质,且将流体介质注入第一膨胀部后,第一膨胀部膨胀并抵住股骨体髓腔内表面,同时,辅钉的第二非膨胀部内开设第二通道,并可通过第二通道向第二膨胀部内供入流体介质,并在流体介质注入第二膨胀部后,第二膨胀部膨胀并带动刀体嵌入股骨头内的骨质,且第一非膨胀部与第二非膨胀部可拆卸连接,并且,第一膨胀部与第一非膨胀部、第二膨胀部、第二非膨胀部与刀体均为能够被人体吸收的可降解镁合金材料制成。因而无需扩髓可直接将主钉及辅钉打入股骨,有效避免骨质丢失,然后再向内注入流体介质使第一膨胀部与第二膨胀部膨胀后,由第一膨胀部抵住股骨体髓腔,由第二膨胀部带动刀体嵌入股骨头内的骨质,增大对股骨的把持力,且各部分均能够被人体吸收,因而可避免二次手术取出主钉与辅钉,避免了二次创伤,降低了费用,减少对患者带来的创伤,并且,镁合金材料的密度与弹性模量均更接近皮质骨,从而可减少应力遮挡发生,并且还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成血管方向分化,极大程度加快骨质愈合,缩短恢复期。另外,所述第一膨胀部包括: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一水囊、若干环设于所述第一水囊的辐条,所述第一水囊用于在注入流体介质后进行膨胀,各所述辐条用于在所述第一水囊膨胀后抵住所述股骨体髓腔内表面。从而可通过第一水囊膨胀带动各辐条充分接触股骨体髓腔内表面,实现内锁定。另外,各所述辐条从朝向所述第一非膨胀部的一侧至远离所述第一非膨胀部的一侧逐渐向所述第一水囊一侧收拢,直至各所述辐条相连于所述第一水囊上一点。另外,所述第一水囊的降解速率小于各所述辐条、所述非膨胀部的降解速率。从而既可以在力学支撑期提供足够的稳定性,还能在骨痂改造期需要力学刺激时,逐渐降解将应力逐渐从主钉上转移至股骨体上。另外,所述股骨用可膨胀和自行降解的髓内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内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膨胀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连通所述第一非膨胀部。从而可避免第一膨胀部内的流体介质反向流回至第一非膨胀部内,提供稳定的力学支撑。另外,所述第一非膨胀部包括:与所述第一膨胀部相连的固定管、与所述固定管可拆卸连接的抗旋螺栓;其中,所述第一通道开设在所述固定管内,所述固定管上还开设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非膨胀部的滑动孔,且所述滑动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非膨胀部的轴线方向呈预设夹角;所述抗旋螺栓用于在所述第二非膨胀部运动至预设位置时,抵紧所述第二非膨胀部。从而可实现第一非膨胀部与第二非膨胀部之间的锁紧固定。另外,所述第一非膨胀部还包括:与所述固定管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尾帽;其中,所述第一尾帽设置在所述固定管远离所述第一膨胀部的一侧。从而使主钉形成封闭的整体,防止周围软组织进入主钉内部,造成局部疼痛或拔出困难。另外,所述第二非膨胀部包括:与所述第二膨胀部相连的滑动杆、与所述滑动杆可拆卸连接的螺钉、与所述螺钉螺纹旋合的第二尾帽、套设在所述滑动杆上滑动套管,其中,所述第二通道开设在所述滑动杆内,所述第二尾帽用于与所述螺钉螺纹旋合后,抵住所述滑动套管;且所述滑动套管用于与所述第一非膨胀部可拆卸连接。从而可实现第一非膨胀部与第二非膨胀部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另外,在非锁定状态下,所述滑动杆相对所述滑动套管自由旋转,从而可防止辅钉在植入时发生骨质切割。另外,所述滑动杆沿垂直于所述螺钉的轴线方向开设卡槽,所述螺钉包括:凸缘部、与所述凸缘部相连的螺纹段;其中,所述凸缘部用于嵌入所述卡槽内,所述螺纹段用于与所述第二尾帽螺纹旋合。从而使滑动杆与尾帽相互靠近同时提供了骨折断端的加压力。另外,所述卡槽朝向所述第二尾帽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齿状条纹,所述第二尾帽朝向所述卡槽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状条纹相配合的第二齿状条纹。从而可使辅钉成为一体,避免发生自转。另外,所述辅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滑动杆内的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膨胀部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单向阀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从而可避免第二膨胀部内的流体介质反向流回至第二非膨胀部内,提供稳定的力学支撑。另外,所述第二尾帽远离所述第二膨胀部的一侧开设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从而可通过通孔实现向第二膨胀部注入流体介质。另外,所述第二尾帽远离所述第二膨胀部的一侧为斜坡形。从而可使辅钉完全埋入股骨外侧皮质中,因而可完全避免金属物突出,减少髋部疼痛等并发症风险。另外,所述刀体包括若干个刀刃,所述第二膨胀部包括若干个相互连通的第二水囊;其中,各所述刀刃均为螺旋形,所述刀刃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水囊的数量相同,且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股骨用可膨胀和自行降解的髓内钉,其特征在于,包括:从股骨的大粗隆顶端打入股骨体髓腔内的主钉和从股骨的大粗隆处打入股骨头内的辅钉;所述主钉包括:第一膨胀部、与所述第一膨胀部相连的第一非膨胀部,所述第一非膨胀部内开设用于向所述第一膨胀部供入流体介质的第一通道,且所述第一膨胀部用于在注入流体介质后膨胀并抵住所述股骨体髓腔内表面;所述辅钉包括:第二膨胀部、环绕于所述第二膨胀部外并用于钻入所述股骨头的刀体、与所述刀体同轴的第二非膨胀部,所述第二非膨胀部内开设用于向所述第二膨胀部供入流体介质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膨胀部用于在注入流体介质后膨胀,所述刀体用于在所述第二膨胀部膨胀后嵌入所述股骨头内的骨质;其中,所述第二非膨胀部与所述第一非膨胀部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膨胀部、所述第一非膨胀部、所述第二膨胀部、所述第二非膨胀部与所述刀体均为用于被人体吸收的可降解镁合金材料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股骨用可膨胀和自行降解的髓内钉,其特征在于,包括:从股骨的大粗隆顶端打入股骨体髓腔内的主钉和从股骨的大粗隆处打入股骨头内的辅钉;所述主钉包括:第一膨胀部、与所述第一膨胀部相连的第一非膨胀部,所述第一非膨胀部内开设用于向所述第一膨胀部供入流体介质的第一通道,且所述第一膨胀部用于在注入流体介质后膨胀并抵住所述股骨体髓腔内表面;所述辅钉包括:第二膨胀部、环绕于所述第二膨胀部外并用于钻入所述股骨头的刀体、与所述刀体同轴的第二非膨胀部,所述第二非膨胀部内开设用于向所述第二膨胀部供入流体介质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二膨胀部用于在注入流体介质后膨胀,所述刀体用于在所述第二膨胀部膨胀后嵌入所述股骨头内的骨质;其中,所述第二非膨胀部与所述第一非膨胀部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膨胀部、所述第一非膨胀部、所述第二膨胀部、所述第二非膨胀部与所述刀体均为用于被人体吸收的可降解镁合金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用可膨胀和自行降解的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部包括:与所述第一通道相连通的第一水囊、若干环设于所述第一水囊的辐条,所述第一水囊用于在注入流体介质后进行膨胀,各所述辐条用于在所述第一水囊膨胀后抵住所述股骨体髓腔内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股骨用可膨胀和自行降解的髓内钉,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辐条从朝向所述第一非膨胀部的一侧至远离所述第一非膨胀部的一侧逐渐向所述第一水囊一侧收拢,直至各所述辐条相连于所述第一水囊上一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股骨用可膨胀和自行降解的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囊的降解速率小于各所述辐条、所述非膨胀部的降解速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用可膨胀和自行降解的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股骨用可膨胀和自行降解的髓内钉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通道内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膨胀部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单向阀连通所述第一非膨胀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股骨用可膨胀和自行降解的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膨胀部包括:与所述第一膨胀部相连的固定管、与所述固定管可拆卸连接的抗旋螺栓;其中,所述第一通道开设在所述固定管内,所述固定管上还开设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非膨胀部的滑动孔,且所述滑动孔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非膨胀部的轴线方向呈预设夹角;所述抗旋螺栓用于在所述第二非膨胀部运动至预设位置时,抵紧所述第二非膨胀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股骨用可膨胀和自行降解的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非膨胀部还包括:与所述固定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长青贾伟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