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885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5: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涉及电连接器领域。该电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其内具有第一容纳空间;第一导电件,至少部分地设在第一容纳空间内;第一压紧件,由第一壳体内的其中一个壁支撑,且由该壁向第一导电件弯曲延伸并配置成将一导线压紧于第一导电件;第二壳体,其内具有第二容纳空间,第二壳体适于与第一壳体结合或分离;第二导电件,至少部分地设在第二容纳空间内,当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结合时,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处于接触状态,当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分离时,第一导电件与第二导电件处于非接触状态。该电连接器拆装方便,其中的导线不易脱落、稳定性好、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电连接器存在导线易脱落、拆装不方便、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改善了导线易脱落拆装不方便以及制造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其内具有第一容纳空间;第一导电件,至少部分地设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第一压紧件,由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其中一个壁支撑,且由该壁向所述第一导电件弯曲延伸并配置成将一导线压紧于所述第一导电件;第二壳体,其内具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壳体适于与所述第一壳体结合或分离;第二导电件,至少部分地设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结合时,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处于接触状态,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分离时,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处于非接触状态;和第二压紧件,由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其中一个壁支撑,且由该壁向所述第二导电件弯曲延伸并配置成将另一导线压紧于所述第二导电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限位板以及至少一个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板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限定出用于对所述第一压紧件进行支撑定位的第一定位空间;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限位板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板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限定出用于对所述第二压紧件进行支撑定位的第二定位空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紧件上形成第一凸起部以使所述第一压紧件被压紧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板之间;所述第二压紧件上形成第二凸起部以使所述第二压紧件被压紧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紧件限定出朝其内部凹陷的第一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被配置成将导线夹持在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之间;所述第二压紧件限定出朝其内部凹陷的第二定位部,该第二定位部被配置成将导线夹持在所述第二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形成朝向所述第二壳体延伸的锁舌部,所述第二壳体具有与所述锁舌部相配合的凹陷部,所述锁舌部适于与所述凹陷部卡接;或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凹陷部,所述第二壳体形成朝向所述第一壳体延伸且相配合的锁舌部,所述锁舌部适于与所述凹陷部卡接。进一步地,所述凹陷部内设有压紧部,在所述凹陷部靠近所述锁舌部的一端至所述凹陷部远离所述锁舌部的一端的方向上,所述压紧部的高度逐渐增大,所述压紧部被配置成使所述第一壳体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第一端盖,其适于与所述第一壳体的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的开口相适配并被配置成将所述第一导电件定位在所述第一壳体内;和第二端盖,其适于与所述第二壳体的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的开口相适配并被配置成将所述第二导电件定位在所述第二壳体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端盖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适于与所述第一通孔结合或分离以使所述第一端盖相对所述第一壳体固定或分离;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端盖的外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配合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适于与所述第二通孔结合或分离以使所述第二端盖相对所述第二壳体固定或分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分别设有导向部,该导向部被配置成适于所述第一卡接部进入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卡接部进入所述第二通孔。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导电件包括第二连接部,当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处于接触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接部插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连接器的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其内的导线不易脱落、拆装方便、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第一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的第二种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第一壳体;11-锁舌部;12-第一通孔;13-导向部;14-第一通道;15-第一限位部;16-第一限位板;17-第一容纳空间;18-第一定位空间;19-加强筋;20-第二壳体;21-凹陷部;22-第二通孔;23-压紧部;24-第二通道;25-第二限位部;26-第二限位板;27-第二容纳空间;28-第二定位空间;30-第一导电件;31-第一连接部;40-第二导电件;41-第二连接部;50-第一压紧件;51-第一凸起部;52-第一定位部;60-第二压紧件;61-第二凸起部;62-第二定位部;70-第一端盖;71-第一卡接部;80-第二端盖;81-第二卡接部;82-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20、第一导电件30、第二导电件40、第一压紧件50、第二压紧件60、第一端盖70和第二端盖80。其中,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可以互为公头或母头,这样,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20之间即可相互结合或分离。第一壳体10的两端贯通,并在其内具有第一容纳空间17,相应地,第二壳体20的两端贯通,并在其内具有第二容纳空间27。参阅图2、图3、图4、图5、图7和图8,第一导电件3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容纳空间17中,第二导电件4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容纳空间27中。当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结合时,第一导电件30与第二导电件40处于接触状态,当第一壳体10与第二壳体20分离时,第一导电件30与第二导电件40处于非接触状态,第一导电件30包括两个第一连接部31,第一壳体10内具有用于第一连接部31穿过的第二通道24,第二导电件40包括第二连接部41,第二壳体20内具有用于第二连接部41穿过的第一通道14,当第一导电件30与第二导电件40处于接触状态时,第二连接部41插接于两个第一连接部31之间;其中,第一导电件30和第二导电件40可采用铜质材料,以提高导电率。当不同导线分别与第一导电件30、第二导电件40连接时,为使得二者不易分离,因而设置第一压紧件50和第二压紧件60。其中,第一压紧件50由第一壳体10内的其中一个壁支撑,且由该壁向第一导电件30弯曲延伸并配置成将一导线压紧于第一导电件30上,相应地,第二压紧件60由第二壳体20的其中一个壁支撑,且由该壁向第二导电件40弯曲延伸并配置成将另一导线压紧于第二导电件40上;其中,第一压紧件50和第二压紧件60可采用铁质材料,以便具有较高的强度,从而对导线固定更牢固,同时也降低了制造成本。参阅图4,具体地,在第一壳体10内设有第一限位板16以及至少一个第一限位部15。第一限位板16与至少一个第一限位部15之间限定出用于对第一压紧件50进行支撑定位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其内具有第一容纳空间;第一导电件,至少部分地设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第一压紧件,由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其中一个壁支撑,且由该壁向所述第一导电件弯曲延伸并配置成将一导线压紧于所述第一导电件;第二壳体,其内具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壳体适于与所述第一壳体结合或分离;第二导电件,至少部分地设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结合时,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处于接触状态,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分离时,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处于非接触状态;和第二压紧件,由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其中一个壁支撑,且由该壁向所述第二导电件弯曲延伸并配置成将另一导线压紧于所述第二导电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其内具有第一容纳空间;第一导电件,至少部分地设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第一压紧件,由所述第一壳体内的其中一个壁支撑,且由该壁向所述第一导电件弯曲延伸并配置成将一导线压紧于所述第一导电件;第二壳体,其内具有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第二壳体适于与所述第一壳体结合或分离;第二导电件,至少部分地设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结合时,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处于接触状态,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分离时,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导电件处于非接触状态;和第二压紧件,由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其中一个壁支撑,且由该壁向所述第二导电件弯曲延伸并配置成将另一导线压紧于所述第二导电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第一限位板以及至少一个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板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限位部之间限定出用于对所述第一压紧件进行支撑定位的第一定位空间;所述第二壳体内设有第二限位板以及至少一个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板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限定出用于对所述第二压紧件进行支撑定位的第二定位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件上形成第一凸起部以使所述第一压紧件被压紧于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板之间;所述第二压紧件上形成第二凸起部以使所述第二压紧件被压紧于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紧件限定出朝其内部凹陷的第一定位部,该第一定位部被配置成将导线夹持在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一定位部之间;所述第二压紧件限定出朝其内部凹陷的第二定位部,该第二定位部被配置成将导线夹持在所述第二导电件与所述第二定位部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耀光潘昌雄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欧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