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秸秆还田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9845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5: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秸秆还田的方法,将植物秸秆打碎,并返还于农田中,其特征在于,将打碎后的植物秸秆翻入地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预防草地螟的爆发,加快秸秆的降解,提高作物出苗率,提高作物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还田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秸秆还田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传统的种植模式是将小麦和水稻收割后,地里留下的秸秆直接焚烧,然后进行下一轮耕作,通过焚烧可以灭杀一部分虫卵和致病菌,当然焚烧产生大量的烟气,污染环境;而这几年国家对环保比较重视,禁止秸秆焚烧,要求秸秆还田,由于现在种地不赚钱,且在农村种地的多为60后,且多为机械收割和播种,秸秆还田都是直接将秸秆在地里打碎,并不进行其他管理,然后种植下一轮作物;导致一些虫卵和致病菌无法杀死,尤其是2018年6月,草地螟大规模爆发,已祸害超过1500万亩!草地螟越冬代成虫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南部和吉林西部突增,灯下和田间虫量高,成虫发生面积超过1500万亩。东北地区越冬代成虫数量逐步降低,一代幼虫数量明显上升,局部适宜产卵和杂草多的田块幼虫量高、危害重。初步统计截止6月20日,草地螟全国一代幼虫发生面积超过700万亩。内蒙古越冬代成虫发生1310万亩,其中,兴安盟、呼伦贝尔、通辽分别发生750万亩、230万亩、2万亩,林地、草场、农田荒地普遍发生。黑龙江成虫发生173万亩,大庆市肇州5月15日灯下见蛾2头,6月2日蛾量增至46头,齐齐哈尔市龙江、泰来、拜泉、克山和大庆林甸等西部地区一般百步惊蛾量在100头左右,泰来荒地最高百步蛾量达5000头。吉林成虫发生29万亩,白城市洮南一般田块百步惊蛾量100头以下,密度大的农田周边荒地百步惊蛾量超过1000头,松原市长岭共诱蛾293头,长春市德惠共诱蛾27头。白城田间平均百步惊蛾量30-300头,最高2000头。辽宁成虫发生面积1万亩,仅在阜新和朝阳等西部地区灯下见虫,彰武蛾峰两台测报灯诱蛾分别为912头和784头,朝阳北票单灯单日诱蛾量均大于20头,累计诱蛾322头,田间百步惊蛾3头左右,其他监测点单日诱蛾量多在10头以下。新疆越冬代成虫发生2万亩,由于近期气候冷凉多雨,发生面积较小,蛾量少,目前主要发生在苜蓿地及田间地头,平均百步惊蛾5头,最高9头,没有高密度发生区域。由上述数据可以看出,秸秆还田还是存在一些弊端的,1.秸秆还田害虫多,影响收成:秸秆中含有大量幼虫,在粉碎过程中很难消除,农民第二年会接着种粮食,开始翻土,再次把虫子翻到土里,慢慢成长成成虫,成为庄稼的一种隐患,威胁庄稼收成;2.降解周期长,影响播种:秸秆还田后,会被翻到土壤下面,很难彻底清除干净,然后再接着种农作物,但是这样农作物的种子并不会完全接触到土壤,一旦出现干旱缺水,农作物就会“死掉”,从而影响播种;而播种后采用灌溉种子虽然能够接触土壤,但是这样就使秸秆与空气隔绝,影响降解周期。3.影响出芽率:由于秸秆未完全的被土地吸收消化就开始种新的庄稼,势必会影响到农作物的出苗率,也会导致土地的肥力下降。农民为了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会继续加肥,再加上没有处理干净的病虫害,农民费钱又费力。4.影响土壤微生物:秆还田如果量过大或翻入土壤不均匀的话,易发生土壤微生物(即秸秆转化的微生物)与作物幼苗争夺养分的矛盾,甚至出现黄苗、死苗、减产等现象。目前尚未有解决秸秆还田存在的上述问题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秸秆还田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问题一是有效预防草地螟的爆发;解决问题二是加快秸秆的降解,提高作物出苗率,提高作物产量。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秸秆还田的方法,将植物秸秆打碎,并返还于农田中,将打碎后的植物秸秆翻入地下。优选地,还包括加入微生物。优选地,还包括浇水。优选地,打碎后的植物秸秆长度低于4cm,翻入地下深度为大于10cm。优选地,所述微生物是白僵菌、哈茨木霉菌、酵母菌、产酸菌、产氨菌和乳酸菌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几种。优选地,浇水量为50~65m2/亩。优选地,产酸菌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培养:将产酸菌原菌接种至含有0.20~20mmol/L的Fe2+的培养基中,通过暗发酵培养,即得产酸菌,或,将产酸菌原菌和产氨菌接种至含有0.20~20mmol/L的Fe2+的培养基中,通过暗发酵培养,即得产酸菌;所述产酸原菌是采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原菌株。优选地,所述培养基是胰蛋白胨2g,牛肉浸膏1g,酵母膏0.6g,玉米糖0.4g,磷酸氢二钾0.2g,磷酸二氢钾0.1g,硫酸镁0.04g,氯化钙0.02g,半胱氨酸盐酸盐0.05g,蒸馏水100ml,pH7.2~7.4;所述暗发酵是发酵温度为30~37℃,黑暗,静置培养12~48h。优选地,将产酸菌干燥后,即得粉状产酸菌;所述干燥是喷雾干燥或真空冷冻干燥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地,还包括加入氮肥。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可以有效预防草地螟的爆发。2.本专利技术可以加快秸秆的降解,提高作物出苗率,提高作物产量。3.本专利技术发现加入Fe2+,可以明显提高产酸菌的活性,进一步加快有机物的分解。4.本专利技术可把表层土壤中的毛细管切断,土壤毛细管阻断能减弱土壤水分蒸发,有效地控制土壤表面盐渍化。5.本专利技术采用厌氧或兼厌氧的产酸菌,埋入土中进行厌氧发酵,其目的在于1)有机物在厌氧情况下发酵,基本将有害病菌杀死,同时保留了大量的产酸菌,产酸菌投入土壤中可以明显抑制杂菌的产生,防止植物病害的产生;同时有机物通过产酸菌分解后产生了高分子有机酸,高分子有机酸可以通过螯合作用,将土壤中的盐螯合固定,达到缓释的目的,既解决了土壤盐渍化问题,又不对养分造成浪费,如形成己酸铵、丁酸铵、丁酸钾、己酸钙。6.本专利技术对秸秆还田的方法进行深埋,其目的是为了隔绝空气,既可以发挥乳酸菌厌氧菌的作用,又可以防止有害病菌对有机物的污染,防止病害的产生。7.本专利技术采用产酸菌和产氨菌配合的方式进行发酵,产酸菌产生的酸与产氨菌产生的氨气进行中和,防止有机酸过量对作物产生毒害。8.本专利技术选用丁酸梭菌和科氏梭菌均采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分别为CICC20763和CICC20021,丁酸梭菌可以固定大气中的氮,从而为产氨菌提供了能源,但其分解有机物的速度慢,而科氏梭菌分解有机物速度快,但是其不能固定大气氮,因此将三种菌组合在一起,起到互补的作用,效果更突出。9.丁酸梭菌和科氏梭菌发酵产物含有氢气,氢气对作物生长也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作用。10.本专利技术浇水目的是提高土壤的紧密性,进一步隔绝空气,使虫处于无氧状态,窒息死亡,同时水为微生物生存提供必要条件,有利于秸秆的快速降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一种秸秆还田的方法,将植物秸秆打碎,并返还于农田中,将打碎后的植物秸秆翻入地下,翻入地下深度是30cm。实施例2一种秸秆还田的方法,将植物秸秆打碎,并返还于农田中,将打碎后的植物秸秆翻入地下,翻入地下深度是30cm,对农田进行浇灌,浇灌用水量为55m2/亩。实施例3一种秸秆还田的方法,将植物秸秆打碎,并返还于农田中,将打碎后的植物秸秆和产酸菌一并翻入地下,翻入地下深度是30cm,对农田进行浇灌,浇灌用水量为55m2/亩。所述产酸菌是丁酸梭菌和科氏梭菌按照质量比1:1的组合物;丁酸梭菌和科氏梭菌均采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号分别为CICC20763和CICC20021。产酸菌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将产酸菌原菌接种至含有5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秸秆还田的方法,将植物秸秆打碎,并返还于农田中,其特征在于,将打碎后的植物秸秆翻入地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还田的方法,将植物秸秆打碎,并返还于农田中,其特征在于,将打碎后的植物秸秆翻入地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还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入微生物。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秸秆还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浇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还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打碎后的植物秸秆长度低于4cm,翻入地下深度为大于10cm。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还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是白僵菌、哈茨木霉菌、酵母菌、产酸菌、产氨菌和乳酸菌中的一种或任意比例的几种。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秸秆还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浇水量为50~65m2/亩。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秸秆还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产酸菌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培养:将产酸菌原菌接种至含有0.20~20mmol/L的Fe2+的培养基中,通过暗发酵培养,即得产酸菌,或,将产酸菌原菌和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宏李希明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市稻香商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