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9838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5: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顶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其具有依次层叠设置的反射电极层、发光层及透明电极层;光调节结构,直接接触叠放设置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出光侧,光调节结构与反射电极层形成微腔结构,光调节结构用于调节微腔内光的行程。此结构的顶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通过设置在有机发光二极管出光侧的光调节结构与反射电极层之间形成微腔结构,并通过光调节结构来实现对微腔内光的行程进行调节,即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外部实现光的行程的调节,从而避免使用掩膜版在有机发光二极管内部实现微腔内光的行程的调节,能够提高该顶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分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本技术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顶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OrganicLightEmittingDisplay,简称为OLED)具有自发光、驱动电压低、发光效率高、响应时间短、清晰度与对比度高、视角宽,可实现柔性显示与大面积全色显示等诸多优点,被业界公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显示技术。OLED显示器件按照出光方向主要分为两种,即:底发光OLED显示器件和顶发光OLED显示器件。其中,底发光OLED显示器件是光从基板方向射出的显示器件;顶发光OLED显示器件是光从器件顶部方向射出的显示器件。顶发光OLED显示器件因不受基板是否透光的影响,可有效提高显示面板的光取出率。顶发光OLED显示器件的阴极和阳极之间构成的微腔结构有一系列效应,即,“微腔效应”。该微腔效应能够对微腔结构发射波长有光强增加效应,从而可以改善OLED器件内部的光取出率。顶发光OLED器件开发或设计优化是通过对经过微腔结构的光线的总光程的调整,来改善顶发光OLED器件的效能。其中,光程中涉及到的膜层一般由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有机发光层(EM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20),其具有依次层叠设置的反射电极层(21)、发光层(22)及透明电极层(23);光调节结构(30),直接接触叠放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20)的出光侧,所述光调节结构与所述反射电极层(21)形成微腔结构,所述光调节结构(30)用于调节所述微腔内光的行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20),其具有依次层叠设置的反射电极层(21)、发光层(22)及透明电极层(23);光调节结构(30),直接接触叠放设置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20)的出光侧,所述光调节结构与所述反射电极层(21)形成微腔结构,所述光调节结构(30)用于调节所述微腔内光的行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调节结构(30)包括光学补偿层和半反半透层(31),所述光学补偿层位于所述半反半透层(31)与所述反射电极层(21)之间,所述光学补偿层用于调节微腔内光的行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反半透层(31)的厚度为14nm-18nm。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顶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22)中包括有至少三种颜色的子像素,所述光学补偿层中至少包括有与一种颜色的子像素对应设置的滤光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发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补偿层包括红光滤光单元(32)和绿光滤光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田田李维维田景文刘胜芳黄莹徐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