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管道内粉尘燃烧、抑爆实验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9662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形管道内粉尘燃烧、抑爆实验测试装置,包括支架、粉尘发生机构、点火机构、控制采集机构和抑制机构,粉尘发生机构固定于支架上,用于产生粉尘云;点火机构与粉尘发生机构通过管道相连,用于对粉尘云点火;控制采集机构与粉尘发生机构通过管道相连,用于采集并分析爆炸发生及抑制过程中温度数据和压力数据的变化情况;抑制机构与粉尘发生机构通过管道相连,用于对爆炸及火焰进行抑制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测试装置可以对管道中粉尘云流场及发生爆炸后的火焰状态的全过程进行实验测试及分析,也可对抑爆动作及作用全流程进行机制、机理研究,以此为我国工业生产安全的管道爆炸及预防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实验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形管道内粉尘燃烧、抑爆实验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爆炸实验
,特别涉及一种圆形管道内粉尘燃烧、抑爆实验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管道内粉尘燃烧、抑爆实验中,由于圆形管道的开口稳定性差与不宜更换,而垂直管道由于重力和压力因素的原因,对时间精确度和管道本身耐压程度要求较高,因此针对管道内粉尘抑爆的实验研究主要在对水平矩形管道领域。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所用输粉管道几乎均为圆形管道,而利用垂直管道或类垂直管道进行梯度传送也较为普遍,所以此领域急需一种可研究圆形垂直管道的装置,从而弥补该领域研究内容的缺失。本技术的方案便是针对上述问题对现有抑爆实验测试装置进行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圆形管道内粉尘燃烧、抑爆实验测试装置,以研究垂直圆形管道中粉尘爆炸及抑爆效果。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圆形管道内粉尘燃烧、抑爆实验测试装置,包括支架、粉尘发生机构、点火机构、控制采集机构和抑制机构,其中:所述粉尘发生机构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用于产生粉尘云;所述点火机构与所述粉尘发生机构通过管道相连,用于对粉尘云点火;所述控制采集机构与所述粉尘发生机构通过管道相连,用于采集并分析爆炸发生及抑制过程中温度数据和压力数据的变化情况;所述抑制机构与所述粉尘发生机构通过管道相连,用于对爆炸及火焰进行抑制动作。进一步的,所述粉尘发生机构包括压缩气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压力变送器、喷头、弧形金属光面、亚克力管和金属管道支架,其中:所述压缩气瓶与第一电磁阀通过耐压管道相连;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通过耐压管道相连;所述压力变送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之间的耐压管道上;所述第二电磁阀通过耐压管道与喷头相连;所述喷头上设有弧形金属光面;所述弧形金属光面上连接有亚克力管;所述亚克力管外层设有金属管道支架,且紧贴于金属管道支架的内侧,使粉尘均匀分布在管道中并提供耐压强度;所述金属管道支架侧边设有两个对应开口,用于提供观察口与支撑抑制机构的重量。进一步的,所述点火机构包括继电器、高压发生器、点火电极与外接电源,其中:所述外接电源连接于所述高压发生器的侧端,用于提供所述高压发生器的电源;所述继电器设置于所述高压发生器的后端,用于控制所述高压发生器的开关;所述点火电极设置于所述亚克力管的侧边,并通过线路与所述高压发生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采集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PIV系统和主控装置,其中:所述主控装置通过线路与所述高压发生器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亚克力管与金属管道支架的侧边上,且位于所述点火电极上方,并通过线路连接到所述主控装置;所述PIV系统设置在所述金属管道支架的侧边开口的水平位置上,所述PIV系统的镜头与所述点火电极平行。进一步的,所述抑制机构包括抑制气罐、安全柜、压力表、阀门、缓冲罐、第三电磁阀、抑制剂、抑制器和爆破片,其中:所述抑制气罐放置在所述安全柜内,并通过耐压管道与所述缓冲罐相连,所述压力表和阀门设置于所述抑制气罐的上端的耐压管道上;所述缓冲罐与所述抑制器通过所述第三电磁阀连接;所述抑制器中装有抑制剂,所述抑制器与所述金属管道支架中间夹有爆破片并通过法兰连接,当压力达到设定值时立即破裂,通过抑制气体与抑制剂共同对亚克力管道中的火焰进行抑爆,完成抑制动作。进一步的,所述主控装置分别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继电器与PIV系统的开关。本技术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测试装置所用主管道均为圆形,大大提高了模拟的真实性。2、本测试装置使用主管道可以为垂直管道方式,可研究垂直管道中粉尘爆炸及抑爆效果。3、本测试装置所使用的喷头可更换,以用于研究不同喷头的喷粉效果。4、本测试装置中间管道采用套管模式由金属管道提供压力支撑,并对金属管道进行对边开口,以提供对亚克力管道及内部的观察。5、本测试装置的抑制品及被抑制品可进行自由组合,抑制品分为抑制器与抑制剂,扩大了研究的范围,适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圆形管道内粉尘燃烧、抑爆实验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符号说明】1-压缩气瓶;2-第一电磁阀;3-第二电磁阀;4-压力变送器;5-喷头;6-弧形金属光面;7-亚克力管;8-金属管道支架;9-继电器;10-高压发生器;11-点火电极;12-外接电源;13-压力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14-PIV系统;15-主控装置;16-抑制气罐;17-安全柜;18-压力表;19-阀门;20-缓冲罐;21-第三电磁阀;22-抑制剂;23-抑制器;24-爆破片;25-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和讨论,显然,这里所描述的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例,并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圆形管道内粉尘燃烧、抑爆实验测试装置,包括支架25、粉尘发生机构、点火机构、控制采集机构和抑制机构,其中:所述粉尘发生机构固定于所述支架25上,用于产生粉尘云;所述点火机构与所述粉尘发生机构通过管道相连,用于对粉尘云点火;所述控制采集机构与所述粉尘发生机构通过管道相连,用于采集并分析爆炸发生及抑制过程中温度数据和压力数据的变化情况;所述抑制机构与所述粉尘发生机构通过管道相连,用于对爆炸及火焰进行抑制动作。进一步的,所述粉尘发生机构包括压缩气瓶1、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3、压力变送器4、喷头5、弧形金属光面6、亚克力管7和金属管道支架8,其中:所述压缩气瓶1与第一电磁阀2通过耐压管道相连;所述第一电磁阀2与所述第二电磁阀3通过耐压管道相连;所述压力变送器4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阀2与第二电磁阀3之间的耐压管道上;所述第二电磁阀3通过耐压管道与喷头5相连;所述喷头5上设有弧形金属光面6;所述弧形金属光面6上连接有亚克力管7;所述亚克力管7外层设有金属管道支架8,且紧贴于金属管道支架8的内侧,使粉尘均匀分布在管道中并提供耐压强度;所述金属管道支架8侧边设有两个对应开口,用于提供观察口与支撑抑制机构的重量。进一步的,所述点火机构包括继电器9、高压发生器10、点火电极11与外接电源12,所述外接电源12连接于所述高压发生器10的侧端,用于提供所述高压发生器10的电源;所述继电器9设置于所述高压发生器10的后端,用于控制所述高压发生器10的开关;所述点火电极11设置于所述亚克力管7的侧边,并通过线路与所述高压发生器10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采集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13、PIV系统14(ParticleImageVelocimetry,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和主控装置15,其中:所述主控装置15通过线路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形管道内粉尘燃烧、抑爆实验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粉尘发生机构、点火机构、控制采集机构和抑制机构,其中:所述粉尘发生机构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用于产生粉尘云;所述点火机构与所述粉尘发生机构通过管道相连,用于对粉尘云点火;所述控制采集机构与所述粉尘发生机构通过管道相连,用于采集并分析爆炸发生及抑制过程中温度数据和压力数据的变化情况;所述抑制机构与所述粉尘发生机构通过管道相连,用于对爆炸及火焰进行抑制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管道内粉尘燃烧、抑爆实验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粉尘发生机构、点火机构、控制采集机构和抑制机构,其中:所述粉尘发生机构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用于产生粉尘云;所述点火机构与所述粉尘发生机构通过管道相连,用于对粉尘云点火;所述控制采集机构与所述粉尘发生机构通过管道相连,用于采集并分析爆炸发生及抑制过程中温度数据和压力数据的变化情况;所述抑制机构与所述粉尘发生机构通过管道相连,用于对爆炸及火焰进行抑制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形管道内粉尘燃烧、抑爆实验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尘发生机构包括压缩气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压力变送器、喷头、弧形金属光面、亚克力管和金属管道支架,其中:所述压缩气瓶与第一电磁阀通过耐压管道相连;所述第一电磁阀与所述第二电磁阀通过耐压管道相连;所述压力变送器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阀与第二电磁阀之间的耐压管道上;所述第二电磁阀通过耐压管道与喷头相连;所述喷头上设有弧形金属光面;所述弧形金属光面上连接有亚克力管;所述亚克力管外层设有金属管道支架,且紧贴于金属管道支架的内侧,使粉尘均匀分布在管道中并提供耐压强度;所述金属管道支架侧边设有两个对应开口,用于提供观察口与支撑抑制机构的重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形管道内粉尘燃烧、抑爆实验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机构包括继电器、高压发生器、点火电极与外接电源,其中:所述外接电源连接于所述高压发生器的侧端,用于提供所述高压发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良刘晓晨刘婷婷李浩杨璐颖丁东梅朱国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卡墨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