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泵系统
本技术属于热泵
,具体涉及一种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热泵系统不仅包括单冷机制冷系统,还包括冷暖机系统。单冷机制冷系统用于制冷模式,冷暖机系统可以运行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在热泵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蒸发器和冷凝器的出口温度对整个热泵系统的运行效率有很大的影响,尤其在外环境工况恶劣的情况下,例如,外环境的温度很高,风冷冷凝器出口温度很难降到外环境的温度以下,这样,热泵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制冷模式,反之,例如,外环境的温度很低,热泵系统也无法正常运行制热模式,因此,热泵系统在恶劣工况下的运行效率很低,很难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总之,在恶劣工况下,热泵系统不仅运行效率低,而且在外环境温度特别高的情况下,现有的热泵系统甚至可能无法正常运行制热模式,或者,在外环境温度特别低的情况下,现有的热泵系统甚至无法正常运行制热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热泵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恶劣工况环境下,热泵系统的换热效果不佳、运行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热泵系统,所述热泵系统包括由压缩机、冷凝器、主节流装置和蒸发器串联而成的主循环回路,以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包括由压缩机(1)、冷凝器(2)、主节流装置(3)和蒸发器(4)串联而成的主循环回路(100),以及还包括第一支路(200),所述第一支路(200)的一端连接到压缩机(1)的排气端、另一端连接到压缩机(1)的吸气端,且在所述第一支路(200)上还设置有第一换热器(5)、所述第一换热器(5)能够对所述蒸发器(4)的出口端的冷媒进行升温换热,所述第一支路(200)上还设置有第二换热器(6)、所述第二换热器(6)能够对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端的冷媒进行降温换热;和/或,以及还包括第二支路(300),所述第二支路(300)的一端连接到压缩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系统包括由压缩机(1)、冷凝器(2)、主节流装置(3)和蒸发器(4)串联而成的主循环回路(100),以及还包括第一支路(200),所述第一支路(200)的一端连接到压缩机(1)的排气端、另一端连接到压缩机(1)的吸气端,且在所述第一支路(200)上还设置有第一换热器(5)、所述第一换热器(5)能够对所述蒸发器(4)的出口端的冷媒进行升温换热,所述第一支路(200)上还设置有第二换热器(6)、所述第二换热器(6)能够对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端的冷媒进行降温换热;和/或,以及还包括第二支路(300),所述第二支路(300)的一端连接到压缩机(1)的排气端、另一端连接到压缩机(1)的吸气端,且在所述第二支路(300)上还设置有第三换热器(7)、所述第三换热器(7)能够对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端的冷媒进行升温换热,所述第二支路(300)上还设置有第四换热器(8)、所述第四换热器(8)能够对所述蒸发器(4)的出口端的冷媒进行降温换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200)还包括第一支路节流装置(9),所述第一支路节流装置(9)串联设置于所述第一换热器(5)和所述第二换热器(6)之间,沿着冷媒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一换热器(5)位于第一支路节流装置(9)的上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节流装置(9)为电子膨胀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5)设置于所述蒸发器(4)的出口端、且通过所述第一换热器(5)使得所述第一支路(200)中的冷媒与所述蒸发器(4)出口端的冷媒进行换热。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6)设置于所述冷凝器(2)的出口端、且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6)使得所述第一支路(200)中的冷媒与所述冷凝器(2)出口端的冷媒进行换热。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200)上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阀(10)和第二电磁阀(11),所述第一电磁阀(10)设置于靠近所述压缩机(1)排气口端的位置,所述第二电磁阀(11)设置于所述压缩机(1)吸气口端的位置。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路(300)还包括第二支路节流装置(12),所述第二支路节流装置(12)串联设置于所述第三换热器(7)和所述第四换热器(8)之间,沿着冷媒的流动方向、所述第三换热器(7)位于第二支路节流装置(12)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秋实,吴一迪,程竹,李慧,李思怡,朱振,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