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热回收器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其特征在于增加了回热器22,贮液器14与热交换器2通过回热器22进行连接,回热器22的K口与贮液器14相连接,回热器22的G口与热交换器2相连接;四通阀3与气液分离器5通过回热器22进行连接,回热器22的I口与气液分离器5的出气口相连接,回热器22的H口与四通阀3的S口相连接。系统采用回热器,提升系统的吸气压力和吸气温度,从而避免低环温下机组低压报警、以及系统回液等问题;制热和制冷时的系统冷媒的流量调节更好:制冷制热分别使用不同的节流装置,可以更好的满足低温环境下制热和高温环境下制冷的调节要求,达到更好的制冷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热回收器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
本技术涉及冷热水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热回收器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
技术介绍
空气源采暖热泵机组具备供暖、制冷两种功能,在制冷和采暖功能下,适合家庭、公寓、酒店、宾馆、会所、医院、写字楼等既需要制冷又供暖的场所,既节约初投资又降低运行费用。目前,最为广泛的应用是地暖采暖与空气源热泵的有效结合使用,当前部分空气能热泵采暖机组采暖在低温环境下制热能力衰减很明显,尤其在-15以下环境温度下机组无法提供充足的热量,严重时机组压缩机会吸入并压缩夹含液态制冷剂,导致压缩机受液击,直接影响到压缩机的工作效率和运行寿命。市面上有不少采暖热泵机组在只能满足制热采暖单一功能,或只能为了优先制热采暖功能,却兼顾不到制冷功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升在低温环境下采暖热泵的采暖制热能力,让机组运行稳定,提供充足的热量。并且同时满足制热和制冷多功能效果最佳;特别是解决传统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机组的运行低压会比较低,系统冷媒蒸发量较少容易出现回液,制冷运行时效率低排气温度高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热回收器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包括储能水箱1、热交换器2、四通阀3、喷气增焓压缩机4、气液分离器5、e接口与风侧换热器6、第一节流装置8、第一常开式电磁阀7、经济器10、第二常开式电磁阀11、第二节流装置12、贮液器14、第三节流装置18、地板采暖装置19、排水阀20和风机盘管制冷装置21,其特征在于增加了回热器22,贮液器14与热交换器2通过回热器22进行连接,回热器22的K口与贮液器14相连接,回热器22的G口与热交换器2相连接;四通阀3与气液分离器5通过回热器22进行连接,回热器22的I口与气液分离器5的出气口相连接,回热器22的H口与四通阀3的S口相连接。所述的具有热回收器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其特征在于在贮液器14与经济器10之间的连接通路上增设第一单向阀9,在风侧换热器6与第二节流装置12之间增设由第二单向阀13构成的连接通路;在第一单向阀9与经济器10连接通路上并联由第四节流装置15与第三单向阀16串联的连接通路。所述的具有热回收器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水箱1具有排水功能的立式保温储能水箱,冬天具有储存热水进行地板采暖功能,夏天具有储存冷水进行风机盘管制冷功能,所述储能水箱1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位于保温储能水箱上部和下部。所述的具有热回收器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其特征在于:冬天系统进行制热采暖时,四通阀3处于不上电状态,第二常开式电磁阀11打开状态,第三常开式电磁阀17打开状态;夏天系统进行制冷时,四通阀3处于上电状态,第二常开式电磁阀11关闭状态,第三常开式电磁阀17关闭状态。所述的具有热回收器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流装置8和第四流装置15为节流毛细管。所述的具有热回收器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其特征在于:第二节流装置12和第三流装置18为热力膨胀阀和电子膨胀阀。所述的具有热回收器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2为板式换热器和套管换热器。本技术带有回热器的喷气增焓采暖热泵机组,与传统现有技术比较,其有益效果是:低温环境制热的系统更稳定可靠:系统采用回热器,提升系统的吸气压力和吸气温度,从而避免低环温下机组低压报警、以及系统回液等问题;制热和制冷时的系统冷媒的流量调节更好:制冷制热分别使用不同的节流装置,可以更好的满足低温环境下制热和高温环境下制冷的调节要求,达到更好的制冷效果。制冷能力更高:系统采用多单向阀系统,保证制冷和制热的时候经济器都处在冷凝完的高压侧,保证制冷的时候也能开启增焓功能,从而提升机组的制冷量10%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普通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结构示意图;图2是具有热回收器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是普通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结构示意图;图2是具有热回收器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结构示意图。普通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和具有热回收器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都包括:储能水箱1、热交换器2、四通阀3、喷气增焓压缩机4、气液分离器5、e接口与风侧换热器6、第一节流装置8、第一常开式电磁阀7、经济器10、第二常开式电磁阀11、第二节流装置12、贮液器14、第三节流装置18、地板采暖装置19、排水阀20和风机盘管制冷装置21。具有热回收器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在普通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增加了:第一单向阀9、第二单向阀13、第四节流装置15、第三单向阀16、第三常开式电磁阀17和回热器22。传统的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冷媒的性质以及制冷系统的局限,当环境温度很低时,机组的运行低压会比较低,系统冷媒蒸发量较少容易出现回液。同时机组在制冷运行时由于共用制热的膨胀阀,由于受膨胀阀的调节范围限制,在满足低温制热的同时很难匹配制冷的需求,导致制冷效率偏低,排气温度偏高等问题。同时机组采用单膨胀阀不带单向阀系统,只能在制热的时候进行增焓,制冷无法进行增焓等问题。具有热回收器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在普通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增加了热回器22,热交换器2的冷水入口与储能水箱1的下部连通,热交换器2的热水出口与贮水箱1的上部连通,储能水箱1底部连通一个排水阀20;喷气增焓压缩机4的出气口与四通阀3的D接口连通,喷气增焓压缩机4的进气口与气液分离器5的出气口连通,四通阀3的c接口与热交换器2的冷媒入口连通,四通阀3的S接口与回热器22的H接口相连接;回热器22的I接口与气液分离器5的入气口连通;四通阀3的e接口与风侧换热器6的冷媒出口连通;第一节流装置8、第一常开式电磁阀7、第一单向阀9、第三常开式电磁阀17、第三节流装置18、经济器10、第二常开式电磁阀11、第二常开式电磁阀11、第二节流装置12、第二单向阀13及贮液器14;第一电磁阀7与第一节流装置8串联构成第一串联结构,第一串联结构出口与喷气增焓压缩机4的喷气口连通;按顺序第二单向阀13、第二节流装置12、第二电磁阀11串联构成第二串联结构,第二串联结构出口与经济器10入口N连通,经济器10的M出口与喷气增焓压缩机4的喷气口连通;第三常开式电磁阀17与第三节流装置18串联构成第三串联结构,第三串联结构出口与风侧换热器6连通,第三串联结构分两路,一路入口与经济器10出口B连通,另一路与第三单向阀16连通,第三单向阀16和第四节流装置15串连;此路第四节流装置15入口分两路,一路与第一单向阀9入口端连通,第一单向阀9出口端与经济器10入口A连通。回热器22的G口与热交换器2的冷媒出口连通,回热器22的K口与贮液器14相连接;地板采暖装置19和风机盘管制冷装置21并联在热交换器2的热水出口和回水进口上。以上所揭示的仅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技术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热回收器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包括储能水箱(1)、热交换器(2)、四通阀(3)、喷气增焓压缩机(4)、气液分离器(5)、e接口与风侧换热器(6)、第一节流装置(8)、第一常开式电磁阀(7)、经济器(10)、第二常开式电磁阀(11)、第二节流装置(12)、贮液器(14)、第三节流装置(18)、地板采暖装置(19)、排水阀(20)和风机盘管制冷装置(21),其特征在于增加了回热器(22),贮液器(14)与热交换器(2)通过回热器(22)进行连接,回热器(22)的K口与贮液器(14)相连接,回热器(22)的G口与热交换器(2)相连接;四通阀(3)与气液分离器(5)通过回热器(22)进行连接,回热器(22)的I口与气液分离器(5)的出气口相连接,回热器(22)的H口与四通阀(3)的S口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热回收器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包括储能水箱(1)、热交换器(2)、四通阀(3)、喷气增焓压缩机(4)、气液分离器(5)、e接口与风侧换热器(6)、第一节流装置(8)、第一常开式电磁阀(7)、经济器(10)、第二常开式电磁阀(11)、第二节流装置(12)、贮液器(14)、第三节流装置(18)、地板采暖装置(19)、排水阀(20)和风机盘管制冷装置(21),其特征在于增加了回热器(22),贮液器(14)与热交换器(2)通过回热器(22)进行连接,回热器(22)的K口与贮液器(14)相连接,回热器(22)的G口与热交换器(2)相连接;四通阀(3)与气液分离器(5)通过回热器(22)进行连接,回热器(22)的I口与气液分离器(5)的出气口相连接,回热器(22)的H口与四通阀(3)的S口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热回收器喷气增焓的采暖热泵,其特征在于在贮液器(14)与经济器(10)之间的连接通路上增设第一单向阀(9),在风侧换热器(6)与第二节流装置(12)之间增设由第二单向阀(13)构成的连接通路;在第一单向阀(9)与经济器(10)连接通路上并联由第四节流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清安,李相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派沃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