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水源热泵的板式散热器高度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59203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8 0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源热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水源热泵的板式散热器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泵站换热管以及与其对应的泵站风扇;泵站换热管串接水池换热管;水池换热管设与换热池中;换热池与凉水井循环连接;换热池侧壁设有进气口并连接进气管;泵站机房和换热池连通辅助冷却风机;水池换热管连接四通阀;四通阀还连接循环泵、室内换热器和泵站换热管;室内换热器连接室内温度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依次连接升降台及升降装置。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四通阀连接室内温度调节装置和泵房温度调节装置;通过四通阀的切换,充分利用冷却水,冬天给车间办公室取暖,夏天给其降温,替代了额外的冷暖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地下水,节约了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水源热泵的板式散热器高度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源热泵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水源热泵的板式散热器高度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自动化的普及,工厂中的大型生产线越来越多,而液压泵泵站的冷却成为一个关键。目前液压泵泵站基本建于地下采用风冷方式冷却,由于地下通风不畅往往会造成泵站温度过高而影响生产线运转的连续性,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生产线的停转,影响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车间办公室则冬冷夏热,需要另加取暖或降温设施,造成了动能的损耗。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水源热泵的板式散热器高度调节装置,通过四通阀连接室内温度调节装置和泵房温度调节装置;泵房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相互串联的泵站换热管和水池换热管,水池换热管浸在换热池换走管路中冷却水的热量。泵站机房和换热池还通过辅助冷却风机连通,以便应对极端情况。通过四通阀的切换,在冬天先利用冷却水给泵房降温,然后再给车间办公室取暖;夏天先给车间办公室降温然后再给泵房降温;充分利用了冷却水,替代了车间办公室额外的取暖和降温设备。室内温度调节装置固定于升降台上;升降台的下方连接升降装置,根据取暖、冷却功能相应的调节使用高度。室内温度调节装置还串接用水换热器,在冬天加热自来水,给员工洗手用,进一步节约了能源。换热池和凉水井循环连接,采用四季水温相对恒定的地下水进行冷却,充分利用了地下水,节约了能源。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水源热泵的板式散热器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泵站机房上部的泵站换热管;所述泵站换热管的正上方设有泵站风扇;所述泵站换热管呈水平蛇形排列;所述泵站换热管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串接水池换热管;所述水池换热管设与换热池中;所述换热池与所述泵站机房采用隔墙隔开;所述换热池还通过进水泵和出水泵与凉水井循环连接;所述换热池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进气管;所述泵站机房和换热池通过辅助冷却风机连通;所述水池换热管还连接四通阀;所述四通阀还分别连接循环泵、室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接口;所述循环泵还串接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室内换热器出水管,所述室内换热器出水管连接所述四通阀;所述室内换热器还循环连接室内温度调节装置;所述室内温度调节装置设于车间办公室中,包括板式散热器及室内风扇;所述板式散热器循环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板式散热器串接用水换热器;所述用水换热器串接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用水换热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分别连接自来水和水龙头;所述板式散热器和室内风扇均固定于升降台上;所述升降台的下方连接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气缸;所述升降台的正下方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设有所述升降气缸和导向套;所述升降气缸连接所述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底面设有与所述活动套接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导向套内对应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套接弹簧;所述定位孔包括上限定位孔和下限定位孔。根据本技术的利用水源热泵的板式散热器高度调节装置,所述进水泵和出水泵均连接变频器。根据本技术的利用水源热泵的板式散热器高度调节装置,所述泵站风扇连接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包括两条平行设置的轮轨;所述两条轮轨间设有主动轴和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分别连接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为两条且平行设置;所述主动轴和从动轴两端均连接滚轮;所述滚轮滚动连接所述轮轨;所述轮轨安装于所述泵站机房的屋顶;所述支撑梁上设有连接槽;所述主动轴连接齿轮箱;所述齿轮箱连接移动电机;所述连接槽连接风扇固定板,所述风扇固定板固定所述泵站风扇。根据本技术的利用水源热泵的板式散热器高度调节装置,所述轮轨为2~4组,且所述各组轮轨相互平行。根据本技术的利用水源热泵的板式散热器高度调节装置,所述泵站风扇的数量为4~8台。根据本技术的利用水源热泵的板式散热器高度调节装置,所述辅助冷却风机为三相轴流风机。根据本技术的利用水源热泵的板式散热器高度调节装置,所述辅助冷却风机还连接干燥箱;所述干燥箱内装有干燥剂。本技术通过四通阀连接室内温度调节装置和泵房温度调节装置;泵房温度调节装置包括相互串联的泵站换热管和水池换热管,水池换热管浸在换热池换走管路中冷却水的热量。通过四通阀的切换,在冬天先利用冷却水给泵房降温,然后再给车间办公室取暖;夏天先给车间办公室降温然后再给泵房降温;充分利用了冷却水,替代了车间办公室额外的取暖和降温设备。室内温度调节装置还串接用水换热器,在冬天加热自来水,给员工洗手用,进一步节约了能源。换热池和凉水井循环连接,采用四季水温相对恒定的地下水进行冷却,充分利用了地下水,节约了能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车间办公室降温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车间办公室取暖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泵站换热管的布线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室内温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泵站风扇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导向杆定位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泵站机房,11-泵站换热管,111-第一接口,112-第二接口;12-辅助冷却风机,13-干燥箱;2-换热池,21-进气口,22-进气管,23-水池换热管;3-凉水井,31-进水泵,32-出水泵;4-四通阀,5-循环泵,6-室内换热器,61-室内换热器出水管;7-车间办公室,71-板式散热器,72-室内风扇,73-升降台,74-升降气缸,75-固定架,76-导向套,77-导向杆,771-定位销,78-用水换热器,79-水龙头;8-泵站风扇,81-轮轨,82-滚轮,83-支撑梁,831-连接槽,84-主动轴,85-从动轴,86-齿轮箱,87-移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水源热泵的板式散热器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位于泵站机房1上部的泵站换热管11;所述泵站换热管11的正上方设有泵站风扇8;所述泵站换热管11包括第一接口111和第二接口112;所述第二接口112串接水池换热管23;所述水池换热管23设与换热池2中;所述换热池2与所述泵站机房1采用隔墙隔开;所述换热池2还通过进水泵31和出水泵32与凉水井3循环连接。进水泵31和出水泵32将凉水及时换入换热池2中,使水池换热管23始终浸泡在凉水中。所述水池换热管23还连接四通阀4;所述四通阀4还分别连接循环泵5、室内换热器6和所述第一接口111;所述循环泵5还串接所述室内换热器6;所述室内换热器6包括室内换热器出水管61,所述室内换热器出水管61连接所述四通阀4;所述室内换热器6还循环连接室内温度调节装置;所述室内温度调节装置设于车间办公室7中,包括板式散热器71及室内风扇72;所述板式散热器71循环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6。优选的是,所述进水泵31和出水泵32均连接变频器;根据需要加大或减小水循环量。参见图3,优选的是,所述泵站换热管11呈水平蛇形排列,增加了冷却水的实际冷却路程,确保了降温效果。气温较高时,四通阀4如图,所示,室内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水源热泵的板式散热器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站机房上部的泵站换热管;所述泵站换热管的正上方设有泵站风扇;所述泵站换热管呈水平蛇形排列;所述泵站换热管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串接水池换热管;所述水池换热管设与换热池中;所述换热池与所述泵站机房采用隔墙隔开;所述换热池还通过进水泵和出水泵与凉水井循环连接;所述换热池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进气管;所述泵站机房和换热池通过辅助冷却风机连通;所述水池换热管还连接四通阀;所述四通阀还分别连接循环泵、室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接口;所述循环泵还串接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室内换热器出水管,所述室内换热器出水管连接所述四通阀;所述室内换热器还循环连接室内温度调节装置;所述室内温度调节装置设于车间办公室中,包括板式散热器及室内风扇;所述板式散热器循环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板式散热器串接用水换热器;所述用水换热器串接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用水换热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分别连接自来水和水龙头;所述板式散热器和室内风扇均固定于升降台上;所述升降台的下方连接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气缸;所述升降台的正下方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设有所述升降气缸和导向套;所述升降气缸连接所述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底面设有与所述活动套接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设有定位孔,所述导向套内对应设有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套接弹簧;所述定位孔包括上限定位孔和下限定位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水源热泵的板式散热器高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泵站机房上部的泵站换热管;所述泵站换热管的正上方设有泵站风扇;所述泵站换热管呈水平蛇形排列;所述泵站换热管包括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串接水池换热管;所述水池换热管设与换热池中;所述换热池与所述泵站机房采用隔墙隔开;所述换热池还通过进水泵和出水泵与凉水井循环连接;所述换热池的侧壁上还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连接进气管;所述泵站机房和换热池通过辅助冷却风机连通;所述水池换热管还连接四通阀;所述四通阀还分别连接循环泵、室内换热器和所述第一接口;所述循环泵还串接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室内换热器出水管,所述室内换热器出水管连接所述四通阀;所述室内换热器还循环连接室内温度调节装置;所述室内温度调节装置设于车间办公室中,包括板式散热器及室内风扇;所述板式散热器循环连接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板式散热器串接用水换热器;所述用水换热器串接所述室内换热器;所述用水换热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分别连接自来水和水龙头;所述板式散热器和室内风扇均固定于升降台上;所述升降台的下方连接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气缸;所述升降台的正下方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内设有所述升降气缸和导向套;所述升降气缸连接所述升降台;所述升降台的底面设有与所述活动套接的导向杆;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红然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排清洁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