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EGR双闭环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内燃机排放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EGR双闭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尾气有害排放物引起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受重型柴油机国V排放法规及未来更加严苛排放法规的影响,柴油机未来解决排放问题的关键将不再仅局限于缸内燃烧优化结合后处理器装置的技术路线。为减少昂贵的后处理器的使用份额,进一步降低尾气排放量,引入EGR技术将势必成为达到未来国6排放标准要求的首要选择。自柴油机国4排放法规实施以来,已要求对重型柴油机瞬态测试循环微粒排放加以限制,由于车用柴油机瞬态工况特性偏离其稳态工况,尾气排放有害物及噪声排放均比稳态工况排放高,燃油经济性也出现明显恶化,特别是在增压柴油机负荷加载过程表现更加明显,引入EGR系统则将加剧进气量的减少,但由此产生的EGR超调问题将进一步导致柴油机排放及燃油经济性的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EGR双闭环控制系统,通过提高EGR阀控制精度及响应性,并运用于柴油机典型瞬态加载过程,抑制因EGR超调所引起的烟度严重恶化。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EGR双闭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2)、稳压器(7)、EGR冷却器(9)、涡轮机(5)、压气机(6)、EGR阀(10)、排气歧管(11)、中冷器(8)、发动机(12)、进气歧管(13)和ECU(14);所述的发动机上凸轮轴上设置有转速传感器(1),发动机的曲轴上设有扭矩传感器(2),排气歧管(11)内设置有氧传感器(3),进气歧管(13)内设压力传感器(4),所述的转速传感器(1)、扭矩传感器(2)、氧传感器(3)和压力传感器(4)与ECU(14)控制连接,所述的排气歧管(11)与涡轮机(5)进气口相连通,涡轮机(5)出气口与EGR阀(10)相连通,E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GR双闭环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12)、稳压器(7)、EGR冷却器(9)、涡轮机(5)、压气机(6)、EGR阀(10)、排气歧管(11)、中冷器(8)、发动机(12)、进气歧管(13)和ECU(14);所述的发动机上凸轮轴上设置有转速传感器(1),发动机的曲轴上设有扭矩传感器(2),排气歧管(11)内设置有氧传感器(3),进气歧管(13)内设压力传感器(4),所述的转速传感器(1)、扭矩传感器(2)、氧传感器(3)和压力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辉,冯光,燕润博,田径,介二涛,王梦雨,于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