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路面加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235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低等级公路的窄幅加宽结构,具体是一种新型路面加宽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路面加宽结构的形成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以及需要大面积开挖路基的问题。一种新型路面加宽结构,包括原路面结构层,原路基,砂砾整平层,混凝土过渡层,混凝土矮墙,原路面层和培土路肩,原路基顶部的外侧被挖除形成台阶结构;砂砾整平层铺设于原路基的第一台阶面上;混凝土过渡层铺设于原路基的第二台阶面上;顶部带有L形槽的混凝土矮墙固定于砂砾整平层上;原路面层铺设于原路面结构层上,且延伸至混凝土矮墙的L形槽;培土路肩铺设于砂砾整平层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低等级公路路面的窄幅加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路面加宽结构
本技术涉及公路路面的窄幅加宽结构,具体是一种新型路面加宽结构。
技术介绍
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贫困村,所建设的公路多为低等级公路。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现有的公路宽度无法满足实际需求,需要对其进行升级改造,单侧路面所需加宽的宽度大约在0.25~0.75m的范围内。目前,对路面进行加宽改造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方法一,直接加铺法,但是这样所形成的结构容易使新旧路基的结合部产生不均匀沉降,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方法二,开挖台阶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消除路基的不均匀沉降,但是需要对路基进行大面积开挖,而且经济性较差,不适用于低等级公路的升级改造。因此,为了解决现有路面加宽结构的形成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以及需要大面积开挖路基的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合理的路面加宽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路面加宽结构的形成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以及需要大面积开挖路基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路面加宽结构。本技术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路面加宽结构,包括原路面结构层,原路基,砂砾整平层,混凝土过渡层,混凝土矮墙,原路面层和培土路肩,原路基顶部的外侧被挖除形成台阶结构;砂砾整平层铺设于原路基的第一台阶面上,且其内侧与原路基衔接;混凝土过渡层铺设于原路基的第二台阶面上,且与衔接的原路面结构层厚度相同;混凝土矮墙的顶部内侧设有L形槽,底部固定于砂砾整平层上,且其内侧与混凝土过渡层外侧衔接;原路面层铺设于原路面结构层上,且延伸至混凝土矮墙的L形槽;培土路肩铺设于砂砾整平层上,且其内侧分别与混凝土矮墙外侧、砂砾整平层外侧、原路基外侧衔接。原路面结构层、混凝土过渡层和混凝土矮墙通过钢筋连接,采用钢筋连接可以提高与原路基之间的结合度。本技术结构合理,仅通过对原路基顶部进行部分挖掘,通过铺设砂砾整平层、混凝土过渡层和混凝土矮墙确保路面边部结构稳定,有效解决了现有路面加宽结构的形成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以及需要大面积开挖路基的问题,适用于低等级公路路面的窄幅加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原路面结构层,2-原路基,21-第一台阶面,22-第二台阶面,3-砂砾整平层,4-混凝土过渡层,5-混凝土矮墙,6-原路面层,7-培土路肩,8-钢筋。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一种新型路面加宽结构,包括原路面结构层1,原路基2,砂砾整平层3,混凝土过渡层4,混凝土矮墙5,原路面层6和培土路肩7,原路基2顶部的外侧被挖除形成台阶结构;砂砾整平层铺设于原路基2的第一台阶面21上,且其内侧与原路基2衔接;混凝土过渡层4铺设于原路基2的第二台阶面22上,且与衔接的原路面结构层1厚度相同;混凝土矮墙5的顶部内侧设有L形槽,底部固定于砂砾整平层3上,且其内侧与混凝土过渡层4外侧衔接;原路面层6铺设于原路面结构层1上,且延伸至混凝土矮墙5的L形槽;培土路肩7铺设于砂砾整平层3上,且其内侧分别与混凝土矮墙5外侧、砂砾整平层3外侧、原路基2外侧衔接。原路面结构层1、混凝土过渡层4和混凝土矮墙5通过钢筋8连接。具体实施过程中:混凝土过渡层4采用C15的混凝土。混凝土矮墙5采用C20的混凝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路面加宽结构,包括原路面结构层(1),原路基(2),砂砾整平层(3),混凝土过渡层(4),混凝土矮墙(5),原路面层(6)和培土路肩(7),其特征在于:原路基(2)顶部的外侧被挖除形成台阶结构;砂砾整平层铺设于原路基(2)的第一台阶面(21)上,且其内侧与原路基(2)衔接;混凝土过渡层(4)铺设于原路基(2)的第二台阶面(22)上,且与衔接的原路面结构层(1)厚度相同;混凝土矮墙(5)的顶部内侧设有L形槽,底部固定于砂砾整平层(3)上,且其内侧与混凝土过渡层(4)外侧衔接;原路面层(6)铺设于原路面结构层(1)上,且延伸至混凝土矮墙(5)的L形槽;培土路肩(7)铺设于砂砾整平层(3)上,且其内侧分别与混凝土矮墙(5)外侧、砂砾整平层(3)外侧、原路基(2)外侧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路面加宽结构,包括原路面结构层(1),原路基(2),砂砾整平层(3),混凝土过渡层(4),混凝土矮墙(5),原路面层(6)和培土路肩(7),其特征在于:原路基(2)顶部的外侧被挖除形成台阶结构;砂砾整平层铺设于原路基(2)的第一台阶面(21)上,且其内侧与原路基(2)衔接;混凝土过渡层(4)铺设于原路基(2)的第二台阶面(22)上,且与衔接的原路面结构层(1)厚度相同;混凝土矮墙(5)的顶部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俊刚姚伟华全炳欣王敬胡晋川崔兰贾计林梁世春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