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9152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反应槽及双脉冲电源,反应槽内设有隔板将反应槽分隔成若干腔体并使相邻腔体与隔板之间电绝缘,双脉冲电源电连接至若干腔体,并通过双脉冲电源的输出动力控制相邻腔体电极性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废水处理设备能耗低,电极材料消耗较小,且处理废水的能力进一步的增强,适合大规模的废水处理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脉冲废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电絮凝是废水处理的常用工艺,其利用可溶性金属阳极在电解过程中产生的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去除水中污染物质的水处理工艺。现实中,阳极材料通常采用铝、铁等易得而价廉的金属,以铁为例,其基本反应过程如下:阳极反应:Fe+2e→Fe2+阴极反应:2H2O+2e→H2↑+2OH-水解反应:Fe2++2OH-→Fe(OH)2↓电解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具有良好的絮凝、吸附性能,能有效地从废水中去除污染物质。同时电解时阴极析出的氢气能形成大量微小的气泡,具有良好的气浮分离效果,因此电絮凝通常也称作电絮凝-气浮工艺。另外,电解过程中阳极表面会发生电氧化反应,而电解产生的亚铁离子和阴极析出的新生态氢具有较强还原性,因此电絮凝工艺还具有氧化还原功能。然而传统的电絮凝工艺由于需要长期通电使得能耗较大,并且因为金属的溶出使得电极(如铁、铝等电极材料)耗损较大。此外在反应过程中,由于二维电极的表面积相对较小,易发生浓差极化,从而使电极钝化、影响处理效果。因此,如何在不降低废水处理能力的情况下减少电极与能量的消耗是本行业领域内技术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既能降低电极消耗,又能减少能耗的高效废水处理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脉冲废水处理设备,包括双脉冲电源及反应槽,所述反应槽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反应槽分隔成若干腔体并使相邻腔体与所述隔板之间电绝缘,所述双脉冲电源电连接若干所述腔体,通过所述双脉冲电源的输出动力控制相邻所述腔体电极性相反。较佳地,所述腔体的个数与所述双脉冲电源的电流通过所述反应槽的换向次数相同。较佳地,若干所述腔体中各设置有金属板,各所述金属板通过导线连接且电连接所述双脉冲电源。较佳地,若干所述腔体内填充导电填料,所述导电填料为海绵铁及铝屑,在电源的激励下,使导电填料沿电场方向两端的电位降超过了阴极反应与阳极反应的可逆电位,此时导电填料表面带电,成为第三电极,从而增强了电极表面面积与吸附效果。较佳地,所述隔板具有网孔,所述网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导电填料的直径,隔板具有网孔可保证废水在腔体的流通,网孔的直径小于导电填料的直径能有效防止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不同腔体之间的填料的串位现象,同时隔板可采用聚丙烯材料。较佳地,若干所述腔体的底部设有填料支撑板以支撑所述导电填料,所述填料支撑板具有网孔,所述网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导电填料的直径,通过填料支撑板能有效防止填料掉落至泥斗之中,同时各所述金属板设置在所述填料支撑板的上面。较佳地,所述反应槽的顶部还设有进水口。较佳地,所述填料支撑板的下方还设有泥斗,所述泥斗与所述反应槽连通。较佳地,所述泥斗包括污泥排放管、排水管以及曝气管,所述污泥排放管设置在所述泥斗的底部,所述排水管设置在所述泥斗的侧面,所述曝气管设置在所述泥斗的内部。较佳地,所述泥斗还包括曝气主管,所述曝气主管与所述曝气管连通并设置于所述反应槽的外部,整个曝气系统分为上下两层曝气,曝气主管连接空气压缩机,使得曝气过程能持续进行,而当排泥的时侯泥斗内将进行曝气搅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用隔板将反应槽分隔成多个腔体,且采用双脉冲电源的输出动力控制相邻所述腔体电极性相反,从而使若干腔体之间实现相邻腔体的间断性供电,大大降低了废水处理过程中的能量消耗;由于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处理的废水在各腔体中的扩散速度在周期性间断变化地电极作用下而提高,从而大大提高了废水的处理能力。另一方面,由于脉冲电源的实际通电时间远小于废水处理时间,因此能耗大大降低,从而电极的消耗也相应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废水处理设备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主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废水处理设备100包括反应槽101,泥斗110,以及外接双脉冲电源(图中未示出)。反应槽101的顶部设有进水口(图中未示出),隔板130将反应槽101分隔为若干腔体,隔板130为电绝缘的聚丙烯可使相邻腔体与隔板之间电绝缘,隔板130上具有阵列排列的网孔可使废水在反应槽内流通。双脉冲电源电连接各腔体中的金属板180,各金属板180之间通过导线连接,且双脉冲电源的输出动力控制相邻腔体电极性相反,也就是使若干腔体之间实现相邻腔体的间断性供电。优选的,腔体的个数与双脉冲电源的电流通过反应槽的换向次数相同。也就是说在电流通过一个腔体之后因为电流转向所以与其相邻的腔体不能导电,从而实现在若干腔体内进行间断性供电,在若干腔体之间实现供电-断电-供电,也就是对置于若干腔体内的废水进行间断性电絮凝处理。若干腔体内填充导电填料,若干腔体的底部设有填料支撑板120以支撑导电填料,各金属板180设置在填料支撑板120的上面,隔板130上的网孔的直径小于导电填料的直径。泥斗110设置在填料支撑板120的下部,并与反应槽相连通,在泥斗110的底部设置有污泥排放管150,泥斗110的侧面则设置有排水管160,泥斗110的内部有曝气管170,曝气主管140与曝气管170连通并设置于反应槽101的外部。在本实施例中,曝气主管140沿反应槽101外壁垂直向上设置,曝气管170在泥斗110内部形成回路结构,并在泥斗110的一侧开口通向泥斗110的外部与曝气主管140相连接。在曝气主管140顶端通过管道与设置在外部的空气压缩机(图中未示出)相连。在本实施例中,废水由反应槽101的进水口进入反应槽中,在空气压缩机的带动下使得整个曝气系统持续进行曝气过程,此时外接的双脉冲电源开启,金属板180通过连接对应不同的电极根据预先设定的电源输出模式而产生对应的间隔并交替变化的电流,从而双脉冲电源实现对若干腔体采用“供电-断电-供电”不断重复的供电方式,从而在供电的相应腔体内对废水进行电絮凝处理。隔板130的网孔保证了电絮凝过程中各腔体之间废水的充分交换,并与导电填料相接触,导电填料沿电场方向两端的电位降超过阴极和阳极反应的可逆电位,使得废水中的颗粒吸附在填料之上。另一方面,隔板130的网孔的直径小于导电填料的直径,能有效防止在废水处理过程中不同腔体之间的填料的串位现象。随着电絮凝的过程的进行,废水中的杂质在电絮凝过程中不断地被聚集沉淀至泥斗110中,而在泥斗110中,充分的曝气搅拌保证了废水处理过程能较为完全的进行。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槽,所述反应槽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反应槽分隔成若干腔体并使相邻腔体与所述隔板之间电绝缘;双脉冲电源,所述双脉冲电源电连接若干所述腔体,通过所述双脉冲电源的输出动力控制相邻所述腔体电极性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槽,所述反应槽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反应槽分隔成若干腔体并使相邻腔体与所述隔板之间电绝缘;双脉冲电源,所述双脉冲电源电连接若干所述腔体,通过所述双脉冲电源的输出动力控制相邻所述腔体电极性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个数与所述双脉冲电源的电流通过所述反应槽的换向次数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腔体中各设置有金属板,各所述金属板通过导线连接并电连接所述双脉冲电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腔体内填充导电填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具有网孔,所述网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导电填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颜荣魏伟白帆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泽睿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