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落水自救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8973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落水自救装置及系统。车辆落水自救装置包括气体供应单元,用于调整车辆的车身姿态的车身姿态调整气囊和用于使车辆处于漂浮状态的防沉气囊,车身姿态调整气囊设置于车辆的第一车身位置;防沉气囊设置于车辆的第二车身位置,气体供应单元分别与车身姿态调整气囊和防沉气囊通过充气管路连接。车辆落水自救装置采用车身姿态调整气囊和防沉气囊结合的形式,在车辆以一定的姿态落水时,能够通过气体供应单元对车身姿态调整气囊和防沉气囊充气,使得车辆恢复正常姿态并处于漂浮状态,提高驾乘人员自救成功概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落水自救装置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车辆安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落水自救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代生活中,车辆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但车辆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问题,例如,常见的车辆落水事故,事故中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提供一种高效的车辆落水自救设备对于提高出行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车辆落水事故,提供一种车辆落水自救装置及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落水自救装置,包括气体供应单元,用于调整车辆的车身姿态的车身姿态调整气囊和用于使车辆处于漂浮状态的防沉气囊;车身姿态调整气囊设置于车辆的第一车身位置;防沉气囊设置于车辆的第二车身位置;气体供应单元分别与车身姿态调整气囊和防沉气囊通过充气管路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车身位置包括车辆前保险杠的下部;车身姿态调整气囊包括设置于车辆前保险杠的下部的前扶起气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车身位置包括车辆的各个车轮挡泥板的顶部;车身姿态调整气囊包括对应设置在各个车轮挡泥板的顶部的调整气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气体供应单元包括储气罐和电磁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落水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供应单元,用于调整车辆的车身姿态的车身姿态调整气囊和用于使所述车辆处于漂浮状态的防沉气囊;所述车身姿态调整气囊设置于所述车辆的第一车身位置;所述防沉气囊设置于所述车辆的第二车身位置;所述气体供应单元分别与所述车身姿态调整气囊和所述防沉气囊通过充气管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落水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供应单元,用于调整车辆的车身姿态的车身姿态调整气囊和用于使所述车辆处于漂浮状态的防沉气囊;所述车身姿态调整气囊设置于所述车辆的第一车身位置;所述防沉气囊设置于所述车辆的第二车身位置;所述气体供应单元分别与所述车身姿态调整气囊和所述防沉气囊通过充气管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落水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身位置包括所述车辆前保险杠的下部;所述车身姿态调整气囊包括设置于所述车辆前保险杠的下部的前扶起气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落水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身位置包括所述车辆的各个车轮挡泥板的顶部;所述车身姿态调整气囊包括对应设置在所述各个车轮挡泥板的顶部的调整气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落水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供应单元包括储气罐和电磁阀;所述充气管路包括充气主路,第一充气支路和第二充气支路;所述储气罐与所述充气主路连接;所述第一充气支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充气主路,另一端连接所述车身姿态调整气囊;所述第一充气支路与所述车身姿态调整气囊的接口处设置有所述电磁阀;所述第二充气支路的一端连接所述充气主路,另一端连接所述防沉气囊;所述第二充气支路与所述防沉气囊的接口处设置有所述电磁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落水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供应单元包括储气罐和电磁阀;所述充气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储气罐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车身姿态调整气囊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车身姿态调整气囊的接口处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绍鹏黄玲李彦霞李林吕偿周金伟肖成军钟小华郭春阳张秀妹徐志伟王执忠冯甜甜张少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白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