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菌素类抗菌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926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9 0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板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抗菌素类抗菌板。包括基材,所述的基材上设有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抗菌基元材料均匀分布在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上。优点在于:抗菌基元材料通过喷涂或者粉体雾化的方式均匀分布在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内部,即抗菌基元材料在抗菌板中分布更加均匀,产品品质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抗菌素类抗菌板
本技术属于板材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抗菌素类抗菌板。
技术介绍
抗菌板,就是把一定量的抗菌剂添加到板材材料中,经过加工制成抗菌板。抗菌板可以使表面细菌的繁殖受到抑制,进而达到长期卫生、安全的目的。专利文献[CN201520516315.1]公开了一种抗菌板材,包括板材本体和抗菌层,所述抗菌层复合在板材本体上,所述板材本体上还复合有防潮层,所述防潮层设置在抗菌层和板材本体之间,所述板材本体内设有防白蚁填充层,所述防白蚁填充层为经过防白蚁药物浸泡过的防白蚁填充层。目前使用的主要是无机抗菌剂和有机抗菌剂。目前抗菌素与材料的结合方式,主要是将抗菌材料与胶水混合分散于胶水中借助于胶水分布于材料表面,这样做存在的问题是:①纳米级的无机抗菌素不能溶于胶水溶液,无法再胶水中均匀分散,会出现沉淀和团聚现象,如此,抗菌素就很难在材料表面分布均匀,在一定程度影响产品的品质。②纳米级的无机抗菌素含有金属阳离子,部分在水中溶解水解显酸性,会影响胶水的品质,继而影响胶水的胶合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抗菌素分布更加均匀,产品品质更加稳定的新型抗菌素类抗菌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新型抗菌素类抗菌板,包括基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上设有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抗菌基元材料均匀分布在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上。在上述的新型抗菌素类抗菌板中,所述的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包括浸渍纸和背衬纸,浸渍纸和背衬纸相胶合,所述的抗菌基元材料均匀分布在背衬纸上,且抗菌基元材料位于浸渍纸和背衬纸之间。在上述的新型抗菌素类抗菌板中,所述的背衬纸涂胶后形成胶层,所述的抗菌基元材料均匀喷涂在背衬纸的胶层上形成第一抗菌层。在上述的新型抗菌素类抗菌板中,所述的背衬纸涂胶后形成胶层,所述的抗菌基元材料通过粉体雾化的方式均匀设置在背衬纸的胶层上形成第一抗菌层。在上述的新型抗菌素类抗菌板中,所述的浸渍纸中的纸张为印花素纸,背衬纸中的纸张为无印花底纸。在上述的新型抗菌素类抗菌板中,所述的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为浸渍纸,所述的抗菌基元材料均匀分布在浸渍纸上,浸渍纸二次浸胶形成覆盖在抗菌基元材料表面的二次胶层。在上述的新型抗菌素类抗菌板中,所述的抗菌基元材料均匀喷涂在浸渍纸上形成第二抗菌层。在上述的新型抗菌素类抗菌板中,所述的抗菌基元材料通过粉体雾化的方式均匀设置在浸渍纸上形成第二抗菌层。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新型抗菌素类抗菌板的优点在于:第一,抗菌基元材料通过喷涂或者粉体雾化的方式均匀分布在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内部,即抗菌基元材料在抗菌板中分布更加均匀,产品品质更加稳定。第二,抗菌基元材料与用于胶合基材的胶层相分离,保障了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与基材之间较好的胶合性能,避免因抗菌基元材料加入胶层后易于脱胶的问题。第三,由于抗菌基元材料位于浸渍纸和背衬纸之间,抗菌基元材料不在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最表面,不会使抗菌基元材料因使用而磨损。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的抗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2中的抗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中的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基材1、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浸渍纸3、背衬纸4、胶层5、第一抗菌层6、二次胶层7、第二抗菌层8、抗菌基元材料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新型抗菌素类抗菌板包括基材1,基材1上设有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抗菌基元材料9均匀分布在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上。抗菌基元材料9为以纳米级银离子、电气石和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成的无机抗菌素,该无机抗菌素本身属于现有技术。抗菌基元材料9在抗菌板中分布更加均匀,产品品质更加稳定,大肠杆菌净化率达到99.99%,金黄色葡萄球菌净化率>99.99%。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包括浸渍纸3和背衬纸4,浸渍纸3和背衬纸4相胶合,抗菌基元材料9均匀分布在背衬纸4上,且抗菌基元材料9位于浸渍纸3和背衬纸4之间。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贴于基材1上下表面,制成抗菌板。抗菌基元材料9与用于胶合基材1的胶层相分离,保障了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与基材1之间较好的胶合性能,避免因抗菌基元材料9加入胶层后易于脱胶的问题。由于抗菌基元材料9位于浸渍纸3和背衬纸4之间,抗菌基元材料9不在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最表面,不会使抗菌基元材料9因使用而磨损,确保生态板能够长期释放负离子。本抗菌基元材料9均匀分布在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上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喷涂方式,一种是粉体雾化的方式。喷涂方式:背衬纸4涂胶后形成胶层5,抗菌基元材料9均匀喷涂在背衬纸4的胶层5上形成第一抗菌层6。背衬纸4涂胶后,固化前进入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该空间的进口处设有喷头,利用胶水的粘附性,将抗菌基元材料9喷涂在背衬纸4上。喷涂工艺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参考现有文献即可得知具体步骤。粉体雾化的方式:背衬纸4涂胶后形成胶层5,抗菌基元材料9通过粉体雾化的方式均匀设置在背衬纸4的胶层5上形成第一抗菌层6。固化前进入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该空间是个相对密闭的、粉体雾化的空间,抗菌基元材料9的用量可以通过调节传送带的速度来控制,抗菌基元材料9均匀雾化在背衬纸4上。背衬纸4与浸渍纸3通过压辊粘合在一起。粉体雾化工艺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参考现有文献即可得知具体步骤。浸渍纸3中的纸张为印花素纸,背衬纸4中的纸张为无印花底纸。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是由上层印花素纸和底层无印花底纸共同组成,其中抗菌基元材料9设置在底层无印花底纸上,2层纸浸胶后经挤压、干燥复合为1张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由于抗菌基元材料9位于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内部,保障了表面花纹的清晰度。实施例2如图2-3所示,本新型抗菌素类抗菌板包括基材1,基材1上设有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抗菌基元材料9均匀分布在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上。抗菌基元材料9为以纳米级银离子、电气石和纳米二氧化钛复合成的无机抗菌素,该无机抗菌素本身属于现有技术。抗菌基元材料9在抗菌板中分布更加均匀,产品品质更加稳定,大肠杆菌净化率达到99.99%,金黄色葡萄球菌净化率>99.99%。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为浸渍纸3,抗菌基元材料9均匀分布在浸渍纸3上,浸渍纸3二次浸胶形成覆盖在抗菌基元材料9表面的二次胶层7。抗菌基元材料9位于浸渍纸3原有胶层和二次胶层7之间,抗菌基元材料9与用于胶合基材1的二次胶层7相分离,保障了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与基材1之间较好的胶合性能,避免因抗菌基元材料9加入胶层后易于脱胶的问题。抗菌基元材料9不在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最表面,不会使抗菌基元材料9因使用而磨损。本抗菌基元材料9均匀分布在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上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喷涂方式,一种是粉体雾化的方式。喷涂方式:抗菌基元材料9均匀喷涂在浸渍纸3上形成第二抗菌层8。浸渍纸3固化前进入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该空间的进口处设有喷头,利用胶水的粘附性,将抗菌基元材料9喷涂在浸渍纸3上。喷涂工艺为现有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抗菌素类抗菌板,包括基材(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1)上设有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抗菌基元材料(9)均匀分布在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上,所述的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包括浸渍纸(3)和背衬纸(4),或者所述的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为浸渍纸(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抗菌素类抗菌板,包括基材(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1)上设有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抗菌基元材料(9)均匀分布在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上,所述的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包括浸渍纸(3)和背衬纸(4),或者所述的抗菌基元材料浸胶纸(2)为浸渍纸(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抗菌素类抗菌板,其特征在于,浸渍纸(3)和背衬纸(4)相胶合,所述的抗菌基元材料(9)均匀分布在背衬纸(4)上,且抗菌基元材料(9)位于浸渍纸(3)和背衬纸(4)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抗菌素类抗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衬纸(4)涂胶后形成胶层(5),所述的抗菌基元材料(9)均匀喷涂在背衬纸(4)的胶层(5)上形成第一抗菌层(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抗菌素类抗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俊唐善学陈建新郝玉东陈华山
申请(专利权)人: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