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的循环利用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8723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具的循环利用冷却系统,包括模具本体、换热器本体和水箱,所述模具本体中间设有模具槽,所述模具槽底部设有槽室,所述槽室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夹块和移动夹块,所述移动夹块通过连接块连接于模具本体,所述连接块通过滑块滑动连接于移动夹块,所述固定夹块和移动夹块之间设有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底部等间隔设置有散热管,所述散热管上环向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第一管道上安装有变频增压泵,所述换热器本体一侧还设有第三进液口和第三出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冷却液迅速给模具降温冷却,同时冷却的热量可以很好的回收,节能环保,实时监测槽室内冷却液的温度,方便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的循环利用冷却系统
本技术涉及模具
,具体为一种模具的循环利用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模具是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或者使用后,温度会比较高,依靠自然冷却的方式冷却效率比较低,采用冷水直接冷却的方式热量直接丢失,热量得不到回收利用,还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在用泵机组输送时会产生汽蚀影响,难以满足生产需求,而且模具冷却过程中,模具内温度无法实时监测,不方便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具的循环利用冷却系统,利用和换热器相连的管道结构进行换热,可以采用冷却液迅速给模具降温冷却,同时冷却的热量可以很好的回收,节能环保,而且导热板安装方便,可以根据不同大小的导热板调整夹紧,适应性更广,可以实时监测槽室内冷却液的温度,方便控制,降低对变频增压泵造成的汽蚀影响,调整液体流速,提高冷却效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的循环利用冷却系统,包括模具本体(1)、换热器本体(3)和水箱(2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中间设有模具槽(2),所述模具槽(2)底部设有槽室(4),所述槽室(4)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夹块(8)和移动夹块(9),所述移动夹块(9)通过连接块(92)连接于模具本体(1),所述连接块(92)通过滑块(91)滑动连接于移动夹块(9),所述固定夹块(8)和移动夹块(9)之间设有导热板(5),所述导热板(5)底部等间隔设置有散热管(6),所述散热管(6)上环向设置有散热翅片(7),所述槽室(4)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液口(10)和第一出液口(11),所述第一进液口(10)和换热器本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的循环利用冷却系统,包括模具本体(1)、换热器本体(3)和水箱(2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本体(1)中间设有模具槽(2),所述模具槽(2)底部设有槽室(4),所述槽室(4)两侧分别设有固定夹块(8)和移动夹块(9),所述移动夹块(9)通过连接块(92)连接于模具本体(1),所述连接块(92)通过滑块(91)滑动连接于移动夹块(9),所述固定夹块(8)和移动夹块(9)之间设有导热板(5),所述导热板(5)底部等间隔设置有散热管(6),所述散热管(6)上环向设置有散热翅片(7),所述槽室(4)底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液口(10)和第一出液口(11),所述第一进液口(10)和换热器本体(3)上的第二出液口(16)之间通过第一管道(13)连通,所述第一管道(13)贯穿于水箱(21)设置,且呈S型排列,所述水箱(21)上顶部设有进水口(22),所述水箱(21)右侧底部设有出水口(23),所述第一出液口(11)和换热器本体(3)上的第二进液口(17)之间通过第二管道(14)连通,所述第一管道(13)上安装有变频增压泵(15),所述换热器本体(3)一侧还设有第三进液口(18)和第三出液口(19),所述换热器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登攀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