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633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储液腔、出液管、压缩气管、搅拌杆和气缸,所述出液管的顶部连接所述储液腔,所述出液管的底部与所述搅拌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压缩气管连接所述出液管,所述搅拌杆为中空管,所述搅拌杆延伸至所述反应釜本体中,且所述搅拌杆设置有搅拌叶片和出气盘,所述出气盘位于所述搅拌叶片的底部,所述出气盘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多个所述出气孔与所述搅拌杆连通,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搅拌杆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上套设有齿轮,所述气缸连接有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本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树脂投料存在副产物以及滴加反应存在反应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釜
本技术属于树脂生产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反应釜。
技术介绍
在树脂生产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往反应釜中投入不同的树脂材料或单体、催化剂等进行反应,以得到最终的树脂产品。在一些树脂反应中,需要将添加剂缓慢滴加至树脂中,滴加实际上时人为地将反应原料分为无限均匀等份,缓慢加入反应体系的过程,以保证反应物基体充分过量,避免反应过于剧烈,同时减少副产物的生成。然而滴加的方式虽然有利于控制副产物,但其反应速度也相应地较为缓慢,不利于树脂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而直接投入的方式则不能使反应物充分接触,导致副产物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应釜,以解决现有树脂投料存在副产物以及滴加反应存在反应效率较低的问题,该反应釜通过压缩气体将投入料雾化分散至反应釜中,配合搅拌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反应效率,同时也保证反应物的充分接触,减少副产物。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储液腔、出液管、压缩气管、搅拌杆和气缸,所述储液腔位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所述出液管的顶部连接所述储液腔,所述出液管的底部与所述搅拌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压缩气管连接所述出液管,所述搅拌杆为中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本体、储液腔、出液管、压缩气管、搅拌杆和气缸,所述储液腔位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所述出液管的顶部连接所述储液腔,所述出液管的底部与所述搅拌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压缩气管连接所述出液管,所述搅拌杆为中空管,所述搅拌杆延伸至所述反应釜本体中,且所述搅拌杆位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部分设置有搅拌叶片和出气盘,所述出气盘位于所述搅拌叶片的底部,所述出气盘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多个所述出气孔与所述搅拌杆连通,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搅拌杆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上套设有齿轮,所述气缸连接有齿条,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釜本体、储液腔、出液管、压缩气管、搅拌杆和气缸,所述储液腔位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所述出液管的顶部连接所述储液腔,所述出液管的底部与所述搅拌杆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压缩气管连接所述出液管,所述搅拌杆为中空管,所述搅拌杆延伸至所述反应釜本体中,且所述搅拌杆位于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部分设置有搅拌叶片和出气盘,所述出气盘位于所述搅拌叶片的底部,所述出气盘上开设有多个出气孔,多个所述出气孔与所述搅拌杆连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仁晓陈永怀黄伟徐永勇张忠燕
申请(专利权)人:南雄市瑞晟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