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氧化铁红加工生产能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5141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6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降低氧化铁红加工生产能耗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机腔、混合腔和第二机腔,所述罐体的上端连通有进料管,所述罐体的下端连通有出料管,所述罐体的底端连通有进气管,所述罐体的外壁上安装有双出杆电机,所述双出杆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均套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中部插设有蜗杆,所述蜗杆啮合有蜗轮,位于上端的所述蜗轮中部插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延伸至混合腔内并套设有搅拌叶和搅拌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定,操作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气液分布合理,从而可使气液固充分接触,提高混合效率,节约能耗,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氧化铁红加工生产能耗装置
本技术涉及氧化铁生产加工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降低氧化铁红加工生产能耗装置。
技术介绍
氧化铁颜料是重要的无机颜料,氧化铁红是较常见的一种。目前,生产氧化铁红颜料的方法主要为干法和湿法。干法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气,环境污染较严重,没有大量使用;湿法是目前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方法,在湿法制造氧化铁红的生产工艺中,普遍采用圆筒状反应罐进行反应。反应原料硫酸亚铁溶液加入反应罐内,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在一定温度下,从反应罐底部通入空气,并不断搅拌使之反应,直到反应罐内色浆达到所需要的状态。此时,停止反应,将反应料液泵送到过滤单元,后经过洗涤、干燥和包装,即为成品。湿法反应生产氧化铁红过程中,气液固三相的混合程度对反应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只有气液固充分接触,才能达到节约原料用量、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目的。现有技术的反应罐气液分布不均匀,成品质量下降,效率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液分布不均匀,造成能耗增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降低氧化铁红加工生产能耗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降低氧化铁红加工生产能耗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机腔、混合腔和第二机腔,所述罐体的上端连通有进料管,所述罐体的下端连通有出料管,所述罐体的底端连通有进气管,所述罐体的外壁上安装有双出杆电机,所述双出杆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均套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中部插设有蜗杆,所述蜗杆啮合有蜗轮,位于上端的所述蜗轮中部插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延伸至混合腔内并套设有搅拌叶和搅拌辊,位于下端的所述蜗轮中部插设有套筒,所述套筒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二机腔的内壁上,所述套筒延伸至混合腔内并固定连接有喷气管,所述喷气管上等距离安装有多个喷头,所述进气管贯穿套筒并与喷气管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搅拌叶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绳体,所述绳体远离搅拌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球。优选地,所述双出杆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均通过轴承座固定在罐体的外壁上。优选地,所述进气管通过深沟球轴承转动连接在喷气管上。优选地,所述喷气管采用圆盘型结构。优选地,所述双出杆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平键与第一锥齿轮过盈配合联接。本技术中,打开双出杆电机,双出杆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均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后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后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蜗杆转动,蜗杆转动后带动与之啮合的蜗轮转动,位于上端的蜗轮转动后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后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搅拌叶和搅拌辊转动,从而对溶液进行搅拌,位于下端的蜗轮转动后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套筒转动,套筒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喷气管转动,喷气管进行旋转喷气,从而提高与液体的接触,增加氧化铁红的加工效率。本技术结构稳定,操作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气液分布合理,从而可使气液固充分接触,提高混合效率,节约能耗,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降低氧化铁红加工生产能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降低氧化铁红加工生产能耗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罐体、2混合腔、3进料管、4出料管、5双出杆电机、6轴承座、7第一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9第一机腔、10第二机腔、11蜗杆、12转轴、13搅拌辊、14搅拌球、15喷气管、16套筒、17进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一种降低氧化铁红加工生产能耗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内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机腔9、混合腔2和第二机腔10,罐体1的上端连通有进料管3,罐体1的下端连通有出料管4,罐体1的底端连通有进气管17,罐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双出杆电机5,双出杆电机5的两个输出轴均通过轴承座6固定在罐体1的外壁上,轴承座6的设置起到支撑和固定的作用,从而使输出轴只能实现转动,双出杆电机5的两个输出轴均套设有第一锥齿轮7,双出杆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平键与第一锥齿轮7过盈配合联接,此连接方式连接稳固,工艺简单,第一锥齿轮7啮合有第二锥齿轮8,第二锥齿轮8的中部插设有蜗杆11,蜗杆11啮合有蜗轮,位于上端的蜗轮中部插设有转轴12,转轴12延伸至混合腔2内并套设有搅拌叶和搅拌辊13,搅拌叶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绳体,绳体远离搅拌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球14,搅拌球14的设置可进一步提高搅拌性能,位于下端的蜗轮中部插设有套筒16,套筒16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二机腔10的内壁上,套筒16延伸至混合腔2内并固定连接有喷气管15,喷气管15采用圆盘型结构,可使喷气范围更大,喷气管15上等距离安装有多个喷头,进气管17贯穿套筒16并与喷气管15转动连接,进气管17通过深沟球轴承转动连接在喷气管15上。本技术的原理为:打开双出杆电机5,双出杆电机5的两个输出轴均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第一锥齿轮7转动,第一锥齿轮7转动后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锥齿轮8转动,第二锥齿轮8转动后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蜗杆11转动,蜗杆11转动后带动与之啮合的蜗轮转动,位于上端的蜗轮转动后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转轴12转动,转轴12转动后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搅拌叶和搅拌辊13转动,从而对溶液进行搅拌,位于下端的蜗轮转动后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套筒16转动,套筒16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喷气管15转动,喷气管15进行旋转喷气,从而提高与液体的接触,增加氧化铁红的加工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降低氧化铁红加工生产能耗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机腔(9)、混合腔(2)和第二机腔(10),所述罐体(1)的上端连通有进料管(3),所述罐体(1)的下端连通有出料管(4),所述罐体(1)的底端连通有进气管(17),所述罐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双出杆电机(5),所述双出杆电机(5)的两个输出轴均套设有第一锥齿轮(7),所述第一锥齿轮(7)啮合有第二锥齿轮(8),所述第二锥齿轮(8)的中部插设有蜗杆(11),所述蜗杆(11)啮合有蜗轮,位于上端的所述蜗轮中部插设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延伸至混合腔(2)内并套设有搅拌叶和搅拌辊(13),位于下端的所述蜗轮中部插设有套筒(16),所述套筒(16)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二机腔(10)的内壁上,所述套筒(16)延伸至混合腔(2)内并固定连接有喷气管(15),所述喷气管(15)上等距离安装有多个喷头,所述进气管(17)贯穿套筒(16)并与喷气管(15)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氧化铁红加工生产能耗装置,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第一机腔(9)、混合腔(2)和第二机腔(10),所述罐体(1)的上端连通有进料管(3),所述罐体(1)的下端连通有出料管(4),所述罐体(1)的底端连通有进气管(17),所述罐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双出杆电机(5),所述双出杆电机(5)的两个输出轴均套设有第一锥齿轮(7),所述第一锥齿轮(7)啮合有第二锥齿轮(8),所述第二锥齿轮(8)的中部插设有蜗杆(11),所述蜗杆(11)啮合有蜗轮,位于上端的所述蜗轮中部插设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延伸至混合腔(2)内并套设有搅拌叶和搅拌辊(13),位于下端的所述蜗轮中部插设有套筒(16),所述套筒(16)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第二机腔(10)的内壁上,所述套筒(16)延伸至混合腔(2)内并固定连接有喷气管(15),所述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万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坤顺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