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建筑物的玻璃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8588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建筑物正面、顶棚、玻璃围墙和窗户的玻璃窗系统,包括至少具有两个相互相距一定距离的玻璃板(3,4)的玻璃件,所述玻璃件以一个框架的方式沿着玻璃板的边缘、至少沿着一定的边缘区域并相距这些边缘一定距离地连接从而沿着这些边缘并于玻璃板之间形成从这些边缘向内延伸的轨道,玻璃件安装在一个框架上,所述的框架包括一个带部分(16)的框架件(15),部分(16)用于在通过附于框架的紧固件(18)紧固到框架上的时候与玻璃件相接触,紧固件(18)从与框架相接触的板的边缘向内延伸并伸入所述轨道,其特征在于,在安装紧固件的位置设置一个保护件,该保护件具有一个U形部分和一个附加凸缘(6),所述U形部分围绕玻璃板(3,4)的边缘与框架相接触地设置,所述附加凸缘(6)伸入轨道中并在相距其底部一定距离处与U形部分相连,从而为紧固件(18)的一部分形成一个空间,所述紧固件(18)的部分从与位于板的边缘之外的框架以连接(19)处伸入轨道中,这样位于板外侧的条的U形部分的条的两个凸缘便分别在被压向板的时候形成在玻璃板和框架之间的一道衬和紧固件(18)。(*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建筑物正面、顶棚、玻璃围墙和窗户的玻璃窗系统。这种玻璃窗系统具有这样一种形式,其中玻璃件包括几层玻璃板,即所谓的绝缘玻璃,并且在外侧的件是边缘对边缘地与一种中间连接混合物相连,但通常没有任何外部框架件。德国专利DE-A13439346公开了一个这种类型的玻璃窗系统。其中,玻璃件由两层玻璃板构成,玻璃板通过粘在玻璃表面上的密封混合物围绕着一条距离条连接在一起。玻璃窗在连接的外侧向外延伸一短的距离,由此在所有玻璃件的周围于玻璃板之间形成一个轨道。玻璃板通过连接件之一与一个支撑梁框架相连,该连接件嵌在所述的轨道之中并且利用螺钉连接向着内玻璃板的边缘与框架压在一起。利用这种方法,将内玻璃板的内侧在框架上压向支撑压板,框架位于所述距离条的对面。利用这种结构,在将连接件压向边缘使连接件承受弯曲力矩,同时在距此一段距离的地方将玻璃板压向框架。这将导致玻璃板破碎的危险,从而导致利用连接件的连接失效。另一个缺点是为了装配要将其分开的时候不能够对玻璃件上的玻璃边缘进行保护。德国专利DE-A13626194(Schueco)公开了另一种玻璃窗系统。其中,玻璃件的连接位于连接件已经由一种连接混合物与其他件粘接的地方。利用这种结构,连接件和玻璃件之间的粘接连接的强度降低的危险增加,由此导致玻璃件松动并从正面脱落的现象。此外,连接件大而笨重,这是由于其必须沿着玻璃边缘延伸较长的距离以便粘接连接具有足够的强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系统,通过螺纹连接于框架上的限制尺寸的连接件实现连接,所述件直接对着设置在框架上的支撑面压向最内侧板的玻璃边缘上。利用这种方法,在玻璃板的边缘上没有弯曲力。另外,设置一个在进行分离处理的时候在玻璃的边缘处抵抗撞击的保护件,所述保护件同时在连接中构成一道衬。从以下对一个最佳实施例的描述将清楚本专利技术的其它附加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特征限定于所附的权利要求中。下面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最佳实施例的两种变化进行描述,其中附图说明图1是在两块玻璃件角部附近的两个相邻边缘的局部视图,玻璃件与一个框架的垂直梁相连,该图表示沿图2中I-I线剖开的玻璃件的局部;图2是沿着图1中II-II线剖开的玻璃件的两个相邻边缘的水平剖视图;图3是表示在一个建筑物的角部如何布置元件以及如何使其与框架相连的水平剖视图;图4表示第二水平剖示的变化;图5表示第二垂直剖示的变化;图6表示两个玻璃件的边缘的水平剖面,这些玻璃件与支撑面相距一段距离连接在梁上;图7表示边缘区域处于与图2的剖面相对应的水平剖面中;图8表示同样的区域,但是该区域处于图7所示的剖面之下的水平剖面中;图9表示一个区域的垂直剖面,其中可开启的窗户的下边缘处有固定在下面的玻璃。图1和2表示了两个固定玻璃件1和2的边缘。每一个固定玻璃件都包括一块外玻璃板3和一块内玻璃板4(在图1中已经将玻璃板3部分剖去并以点划线表示其边缘)。距离条9在两块玻璃板之间形成一个围绕着最好为方形或矩形的玻璃板的绝缘空气间隙。这样,就构成了所谓的绝缘玻璃板。;为了改善绝缘效果,可用中间玻璃板将空间分割成几个分割空间。在各个距离条外侧嵌入一种对玻璃具有良好粘接性的连接混合物5,例如硅胶;凸缘6在该连接混合物的外侧延伸到一个托架状的保护件7,该保护件具有围绕着内玻璃板4的边缘延伸的U形部分8。凸缘在这些部件的端部处终止于端壁10。其用意是在加入连接混合物5之后,沿着玻璃板的边缘将条7推入,这样条的凸缘6就会将旁边的连接混合物推向距离条9,但由于U形部分比从玻璃板4的边缘到距离条9的距离短,所以仍允许在玻璃板之间形成连接混合物层。这层连接混合物将围绕着距离条9构成的框形成一道密封并在玻璃板之间形成一种粘接连接。为了进行密封,还可以再设置密封环11、附加密封条和/或对空气具有特别高的扩散密封能力的辅助连接混合物。由垂直延伸的梁或柱15构成的框架,玻璃件的边缘靠在并固定于其上。它包括两个用于玻璃件的连接部分16和具有用于螺栓连接的空间的中间部分。中间部分由托架17表示,其中插入许多条状的螺母22。可以自由选择框架件15的其它方面的形状,这基本上与玻璃窗系统无关。为了连接玻璃件1和2,沿着其垂直边缘设置许多紧固件18,这些紧固件是通过拧入螺母22中并与之啮合的螺栓19固定到中间部分17上的。紧固件18呈板状,沿着这些板的向内对着内玻璃板4的外边缘设有条形突起物20。为螺栓19设置了孔21。突起物20也可以具有圆柱形的面,以此代替图2所示的角形。如图1所示,每一个紧固件的外缘仅在一个方向上延伸,这样就使得每一个第二件都与玻璃件之一的边缘相对而另一个则对着另一个玻璃件的边缘。显然孔21是长孔,因此在拧紧螺栓之前,紧固件可以在玻璃边缘之间的一个位置至如图1和2所示的固定位置之间移动。在孔21的一端设有圆锥形沉孔,这样在将紧固件装到所述的连接位置并拧紧螺栓时,由于圆锥形的螺栓头被拧入圆锥槽中,所以将紧固这些紧固件使其不会位移。为了牢固,连接件18宜由硬质材料制成,最好使用钢或金属。建议使用例如挤压铝型材之类的材料制成梁15。托架7在玻璃和突起物20之间并由相对较硬的塑料制成。条不仅在玻璃和连接件之间,而且在玻璃和梁的接触部分16之间形成接触压力。在连接件和梁之间还设有稍有弹性的塑料块24,该块在梁和各个紧固件之间形成一个适宜的距离件。尤其从图2可以清楚地看出,连接件18的一端带有突起物20,该突起物在对着保护件7的一侧呈条状,该条为连接件18和保护件7之间的压力面提供一个确定的位置。同样,在保护件7对着框架件15的稍稍突起的接触部位16处也形成一个确定的压力面。这些位置固定的压力面被设置成相互相对,从而使中间玻璃仅承受压力而不承受任何弯曲应力。作为上述突起物的一种变形或补充,可以利用保护件7上的突起来获得对压力面位置的限定。从图1可以看出两个玻璃件1和2的下边缘如何坐落在由螺栓连接27固定在梁15上的支撑件26上。可以看出,条9还沿着玻璃件的水平边缘延伸,连接混合物5插在玻璃板之间。沿着水平边缘没有设置保护件7,因此连接混合物在整个边缘上的厚度一致。与图1所示的连接混合物5的情况类似,可以在不设紧固件18因而不需要保护件7所构成的空间的地方沿着垂直边缘预设连接混合物。因为连接混合物的范围比较大,所以混合物可以在玻璃板之间形成高强度的粘接连接。图3表示如何布置一个外角。玻璃件38,39的结构与图1和2所示基本一样。但不同之处是外玻璃板40比内玻璃板41长,以在玻璃件的两格外玻璃板之间形成由连接混合物密封的适宜的间隙。超出部分的精确长度取决于角的角度,图中表示90度的角度。紧固件44也适应垂直梁45的接触部分46的角度。梁的中间部分47的结构基本上与图1和2所示的相同,并且也有螺栓连接和距离件24。图4表示了与图2基本相同的结构,但区别在于连接件50不是用连接螺钉51固定的,而是直接连接到框架件52中。框架件52上设有燕尾轨53,一个条形的中间件54插在该燕尾轨中。中间件上设有螺纹,螺钉51拧在该螺纹中。框架件52可以由轻金属挤压而成。为了获得附加刚性,如图4所示设置一个插入的矩形管55,该管宜为钢管。图5中也表示利用一根标号为53的中间件。其中不设任何框架件,而是设置一个单独的板条56,板条56的功能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伯耶·图勒斯卡耶克·隆格伦
申请(专利权)人:斯勘的纳维亚莱森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