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7857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8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滤装置,包括压滤腔体、顶盖、过滤网板、压滤板、升降杆和液压缸,所述压滤腔体的顶部开口,所述顶盖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压滤腔体的顶部开口位置,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过滤网板位于所述压滤腔体内部,所述压滤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压滤板位于所述过滤网板的顶部,所述压滤板的外缘环绕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缘与所述压滤腔体的内壁接触,所述压滤板的中部开有通料孔,所述通料孔的底部一侧铰接有开合盖,所述升降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液压缸和所述压滤板,以带动所述压滤板的上升下降。本技术方案用于解决现有树脂过滤装置存在树脂流动速度慢,影响过滤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滤装置
本技术属于树脂生产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压滤装置。
技术介绍
在进行热塑性树脂生产的时候,部分反应为了提高树脂聚合的反应效率,常会加入催化剂等固体粉末,或是在部分反应中需要加入固态物质以进行反应,在反应完成后需要将树脂内部的固体杂质过滤,现有的树脂过滤装置较为简单,主要通过设置过滤网对树脂进行过滤,以将固体杂质隔离,然而现有的树脂过滤装置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树脂过滤装置通常依靠重力的作用使树脂流经过滤网,由于树脂的粘度较高,易导致树脂的流动速度较慢,进而导致过滤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滤装置,以解决现有树脂过滤装置存在树脂流动速度慢,影响过滤效率的问题,该压滤装置通过施加压力,能够有效提高树脂的过滤效率。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压滤装置,包括压滤腔体、顶盖、过滤网板、压滤板、升降杆和液压缸,所述压滤腔体的顶部开口,所述顶盖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压滤腔体的顶部开口位置,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过滤网板位于所述压滤腔体内部,所述压滤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压滤板位于所述过滤网板的顶部,所述压滤板的外缘环绕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缘与所述压滤腔体的内壁接触,所述压滤板的中部开有通料孔,所述通料孔的底部一侧铰接有开合盖,所述升降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液压缸和所述压滤板,以带动所述压滤板的上升下降,当所述压滤板下降时,所述开合盖封闭所述通料孔;当所述压滤板上升时,所述开合盖露出所述通料孔。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出料阀门。进一步的,所述顶盖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液压缸固定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升降杆穿过所述顶盖。本压滤装置在进行树脂过滤操作时,先通过所述进料口往所述压滤腔体中灌入待过滤的树脂,可通过所述液压缸带动所述压滤板的上下位移,当所述压滤板下降的时候,所述开合盖封闭所述通料孔,在所述压滤板和所述过滤网板之间形成合围空间,从而使压滤板对树脂施加压力,提高树脂通过所述过滤网板的流动速度;当所述压滤板上升的时候,所述开合盖露出所述通料孔,使得树脂流入所述压滤板和所述过滤网板之间,循环上述操作能够有效提高过滤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一种压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滤装置,该压滤装置通过施加压力,能够有效提高树脂的过滤效率。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滤装置,包括压滤腔体3、顶盖1、过滤网板5、压滤板13、升降杆2和液压缸9,所述压滤腔体3的顶部开口,所述顶盖1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压滤腔体3的顶部开口位置,所述顶盖1上设置有进料口8,所述过滤网板5位于所述压滤腔体3内部,所述压滤腔体3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7,所述压滤板13位于所述过滤网板5的顶部,所述压滤板13的外缘环绕设置有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的外缘与所述压滤腔体3的内壁接触,所述压滤板13的中部开有通料孔11,所述通料孔11的底部一侧铰接有开合盖12,所述升降杆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液压缸9和所述压滤板13,以带动所述压滤板13的上升下降,当所述压滤板13下降时,所述开合盖12封闭所述通料孔11;当所述压滤板13上升时,所述开合盖12露出所述通料孔11。所述出料口7处设置有出料阀门6。所述顶盖1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架10,所述液压缸9固定于所述支撑架10上,所述升降杆2穿过所述顶盖1。本压滤装置在进行树脂过滤操作时,先通过所述进料口往所述压滤腔体中灌入待过滤的树脂,可通过所述液压缸带动所述压滤板的上下位移,当所述压滤板下降的时候,所述开合盖封闭所述通料孔,在所述压滤板和所述过滤网板之间形成合围空间,从而使压滤板对树脂施加压力,提高树脂通过所述过滤网板的流动速度;当所述压滤板上升的时候,所述开合盖露出所述通料孔,使得树脂流入所述压滤板和所述过滤网板之间,循环上述操作能够有效提高过滤效率。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滤腔体、顶盖、过滤网板、压滤板、升降杆和液压缸,所述压滤腔体的顶部开口,所述顶盖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压滤腔体的顶部开口位置,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过滤网板位于所述压滤腔体内部,所述压滤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压滤板位于所述过滤网板的顶部,所述压滤板的外缘环绕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缘与所述压滤腔体的内壁接触,所述压滤板的中部开有通料孔,所述通料孔的底部一侧铰接有开合盖,所述升降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液压缸和所述压滤板,以带动所述压滤板的上升下降,当所述压滤板下降时,所述开合盖封闭所述通料孔;当所述压滤板上升时,所述开合盖露出所述通料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滤腔体、顶盖、过滤网板、压滤板、升降杆和液压缸,所述压滤腔体的顶部开口,所述顶盖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压滤腔体的顶部开口位置,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过滤网板位于所述压滤腔体内部,所述压滤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压滤板位于所述过滤网板的顶部,所述压滤板的外缘环绕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缘与所述压滤腔体的内壁接触,所述压滤板的中部开有通料孔,所述通料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勇陈永怀黄伟甘仁晓张忠燕
申请(专利权)人:南雄市瑞晟化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