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组装式防水平屋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429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组装式防水平屋面采用具有多层独立防水泻水系统,防水材料采用无机板料及非吸水性保温材料,通过组装式构造而成。可反复拆装使用,通过独立的主和副排水系统,可以很方便的观察到屋面防水层的运作效果,及通过简单充气方式找出防水缺陷,可进行方便地拆装维护。(*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装式防水平屋面构造及维护方法。国内外现有的建筑屋面防水结构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坡顶或拱型屋面,该类屋面的防水原理大多数采用构造防水形式,例如用稻草防水、瓦片防水、波型瓦板防水。构造防水利用材料之间自然搭接,防水层内外保持空气流通,形成等压密封状态,即使在巨大的风荷载下,雨水只会沿防水层斜面排泻,而不会因风压作用通过自然搭接部位逆向渗入防水层内部。该类屋面很少受建筑基础沉降影响,维修方便,防水可靠,如采用无机材料制作,使用寿命长。为此,日本有学者正在研究利用玻璃管代替现有的防水材料作为永久性坡顶屋面防水。但是这种防水构造目前只适用于坡顶屋面。另一类为平顶屋面。该类屋面基本上都采用高分子防水涂料、卷材进行防水处理。由于屋面结构大多数采用混凝土,在由气候变化引起温度应力、混凝上材料的收缩应力、建筑基础沉降变形应力作用下,常常引起屋面防水层开裂,加上屋面在长期紫外线照射下防水涂料、卷材受到光、热老化作用下,以及在结构层混凝土产生的碱性腐蚀对防水材料的化学老化作用下,使用寿命非常有限,一般在五至十年。并且,一旦出现渗漏问题很难发现渗漏发生的部位,维修时只能破开防水层进行处理,最后封口时留下的施工缝又是潜在的缺陷。尤其是大量的带有保温隔热层的平顶屋面防水情况更复杂,一旦渗漏,保温层积水严重,很难根治,彻底维修的代价昂贵,大量的材料浪费。为此国内也曾有人尝试过采用耐久性好的混凝土材料,通过钢筋增强,做成刚性屋面结构防水层。但在建筑基础沉降、温度应力变化等作用下,混凝土防水层板块出现开裂渗漏,刚性防水层与结构层之间分离,内部积水,要排除积水,进行修复十分困难,必须凿开防水层,对混凝土屋面的整体强度、防水性起到破坏作用。因此很少被采用。近两年,国内有一种利用塑料薄板通过吸塑工艺,加工成凹凸型板,作为架空层,铺在平顶屋面,上面现浇钢筋混凝土。通过上下两层分别泻水。但由于混凝土与塑料制品之间粘合性能、稳定性能差,同样会造成脱离后层与层之间积水,引起混凝土上下表面长期湿度不一致,最终导致屋面现浇层变形、翘曲。一旦出现屋面结构层因沉降开裂,积水容易通过塑料凹凸型板制品缺陷,渗入裂缝造成渗漏发生。修复时必须凿开防水层,开凿振动又将引起其它部位开裂,给维修带来麻烦。塑料凹凸型板造价超过保温材料,而其功能仅仅起到混凝土浇灌时的模板作用,经济上不合理。该构造检验屋面防水效果也非常被动,只有等发现室内漏水时才能发现,检修也十分盲目。检修拆装后无法反复使用防水层材料。难以保证可靠的构造防水效果。分析目前平顶屋面出现雨水渗透的动力原因为一当暴雨季节降雨速度大于排水量或落水口堵塞时,积水对屋面防水缺陷产生重力渗透作用;二.混凝土与高分子防水材料直接接触,由于施工缺陷、局部老化、混凝土收缩裂缝等原因,材料层间产生脱离,在混凝土上下表面湿度不一致情况下产生翘曲变形,引起毛细渗透作用;三.由于屋面温度变化大的原因,在太阳照射下使高分子防水材料与混凝土之间的水蒸汽以及保温层内的空气膨胀产生压力将防水层鼓起造成空鼓,破坏防水层的防水性能,在下雨时温度下降引起空鼓内及保温层内空气收缩产生负压,将屋面雨水吸入空腔内及保温层内,造成温度引起的负压渗透;四.下雨时雨水在风荷载引起的风压下通过防水缺陷产生的正压渗透。一旦出现渗漏维修十分困难,盲目开挖造成大量材料人工浪费。如表面加涂涂层,往往适得其反,内部水份积聚,在高温下仍然出现膨胀,继续破坏屋面防水层,造成目前反复修理反复渗漏,是成为建筑通病的根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性能优良的防水平屋面,在防水构造上能消除多种雨水渗透动力,在防水材料上采用成本低,抗老化性能好的无机材料,在防水构造上能够便于安装及拆除维修,并能保持防水材料能重复使用的组装式防水平屋面。本专利技术详细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采用组装式多层独立防水与排水系统结构。首先根据平顶屋面设计情况,如设计为结构找坡,不需要特殊加工,如设计是材料找坡屋面,只需在结构层上根据设计坡度要求采用防水砂浆找坡,该结构层或找坡层作为后道泻水层,把该泻水层的天沟作为副天沟,在该副天沟部位设置一个单独的副落水口,专供泄漏水排泄。按设计要求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现浇架空台柱,作为受力支点,也可采取预制混凝土架空台柱,用聚合物水泥粘合在结构层上。面层防水板作为第一道泻水层,承担整个屋面的雨水排泻、承重、隔热作用。防水板采用耐久性好的材料制作,可以重复拆装使用。根据设计屋面功能要求和经济上要求,根据是否属上人屋面、工程允许造价、建筑设计使用年限等,选择相应厚度的耐久性好的无机板材,如花岗岩板,釉面陶瓷板,钢筋混凝土板,陶粒混凝土板,水泥板,石棉水泥复合板,GRC板,如设计灯光屋面的,采用设置装饰性玻璃花纹板,工程造价允许条件下,也可采用耐久性好的金属板材,如镀锌钢板,镀塑彩钢板,铝合金板等。板面大小以人工安装及维修搬动方便为宜。安装时直接放置在预先设置的台柱上,用聚合物水泥适当调整找平台柱支点高低,板缝以及板与屋面构件之间的节点部位采用耐老化性能好、成本低的弹性勾缝材料封闭。可以采用聚合物水泥或硅酮胶将聚乙烯发泡条粘合在板缝内,实现柔性防水密封。由于支撑面层无机板的台柱是根据结构层的找坡等距离设置的,因此面层同样具备与结构相同的坡度至女儿墙根,形成主天沟。在主天沟部位设置主落水口及主落水管,与副落水管平行各自单独通向地面。根据设计要求,主落水管与副落水管布置可以按明管布置穿过女儿墙,沿外墙面通向地面阴沟。也可以按暗管布置直接穿过屋面结构层,沿室内墙面通向地面排污管。如设计要求的是带有保温层的平顶屋面,可根据设计要求的屋面热工指标,采用保温性能优越、吸水率低的闭孔发泡保温板。可以是聚乙烯发泡板、聚苯乙烯发泡板、聚氯乙烯发泡保温板。根据不同的导热系数、热阻性能,选择相应厚度的发泡板,作为保温层兼作第二道泻水层,放置在台柱上,使保温板与结构层架空,主要承担保温、泻水作用。一旦保温防水层出现雨水泄漏,能及时通过最后一道泻水层到达副天沟进入副落水口被排泻。根据台柱间距位置,在保温板上开设相应的孔洞,孔洞内浇灌混凝土或砂浆,并砌筑加高超出保温板板面一定高度,加高后的台柱作为面层防水板的架空支点,同时起到固定保温板作用。保温板缝及台柱部位节点用聚合物水泥浆粘合及防水处理,聚合物可以选用丁苯类、苯丙类、丙稀类、氯丁类、乙烯类乳液,在位于副天沟部位的保温板上留出泻水口。一旦面层防水板密封出现雨水泄漏,同样可通过保温板的泻水口进入副天沟部位的副落水口排除。面层防水板的按装方法与上述不带保温层屋面的防水板安装方法相同。本专利技术的防水屋面构造的检验、维修方法如下在防水板构成的面层上至少设置一个排气孔,与传统设置方法相同,作为通风及检修用。该屋面平时维护只需观察副落水管有无滴水现象。如有滴水,说明第一道泻水层密封出现问题,只需在屋顶排气孔部位接上风压<200Pa、流量>50立方米/分钟的风机,向架空层内送风,观察防水板缝、节点密封部位,冒气泡部位加以处理。如晴天检修,只需塞住主落水口,屋顶浇水后鼓风检验。需要维护部位用同样材料维护。如发现建筑物沉降引起屋面结构层开裂,出现渗漏需要修补,在出现渗漏部位的相应屋面位置勾除嵌缝防水条,起出防水板,割下相应大小面积的保温板,对结构层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组装式防水平屋面,其特征在于:在屋面结构层(15)上设置台柱(14)、(10),在台柱(14)上搁置保温板(11),在台柱(10)上搁置防水板(9),在结构层(15)上设有排除泄漏水用的副天沟(1),在副天沟(1)上设置排泻渗漏水用的单独通向地面的副排水管(2),在第一道防水层上设置主天沟(3),在主天沟(3)上设置排泻雨水用的单独通向地面的主排水管(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仲辰顾乐民严汉军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