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5G通信的双极化毫米波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78266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5G通信的双极化毫米波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天线系统包括至少六个的间隔设置的天线单元,所述天线单元包括辐射主体和引向结构,所述辐射主体包括第一介质层、主辐射部、第一馈电分支、第二馈电分支、第三馈电分支和第四馈电分支,所述引向结构包括第二介质层、第一引向部和第二引向部。引向结构无需进行馈电,简化了天线系统,有利于降低成本;引向结构可以对辐射主体的+45°和‑45°两个不同极化方向图产生相同的贡献,实现宽角度覆盖且天线系统两种极化的方向图一致性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天线系统占用面积小,不需要设置净空,且天线系统可以设置在一块完整的金属接地板上,适用于全面屏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5G通信的双极化毫米波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5G通信的双极化毫米波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在LTE(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通常采用成倍增加天线或者双极化天线的方式来增加通信系统的吞吐量。对于5G通信系统而言,规划了Sub-6GHz(6GHz以下)频段和毫米波两个工作频段。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吞吐量,对于Sub-6GHz频段,多采用成倍增加天线也即MIMO天线的方式;对于毫米波频段,由于该频段传播时衰减很大,天线需要采用阵列的形式来工作。同时,由于毫米波手机端和基站端将采用点对点的通讯方式,因此在基站端使用双极化的情况下,手机端如果也采用双极化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升通讯性能或传输速率。在文章“ANovelmm-WavePhasedArrayfor180°coveragefor5GSmartphoneApplications”,2018EuropeanConferenceonAntennasandPropagation(EuCAP),2018,London,UK,paperCS15.5.中提出了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5G通信的双极化毫米波天线系统,包括至少六个间隔设置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包括辐射主体和引向结构,所述辐射主体包括第一介质层、主辐射部、第一馈电分支、第二馈电分支、第三馈电分支和第四馈电分支,所述主辐射部、第三馈电分支和第四馈电分支均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馈电分支和第二馈电分支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下表面,所述第三馈电分支与所述第一馈电分支电气连接,所述第四馈电分支与所述第二馈电分支电气连接;所述引向结构靠近所述主辐射部设置,且所述引向结构的主平面与所述主辐射部所在的平面呈夹角设置,所述引向结构包括第二介质层、第一引向部和第二引向部,所述第一引向部和第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5G通信的双极化毫米波天线系统,包括至少六个间隔设置的天线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包括辐射主体和引向结构,所述辐射主体包括第一介质层、主辐射部、第一馈电分支、第二馈电分支、第三馈电分支和第四馈电分支,所述主辐射部、第三馈电分支和第四馈电分支均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上表面,所述第一馈电分支和第二馈电分支位于所述第一介质层的下表面,所述第三馈电分支与所述第一馈电分支电气连接,所述第四馈电分支与所述第二馈电分支电气连接;所述引向结构靠近所述主辐射部设置,且所述引向结构的主平面与所述主辐射部所在的平面呈夹角设置,所述引向结构包括第二介质层、第一引向部和第二引向部,所述第一引向部和第二引向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二介质层相对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引向部与第二引向部电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5G通信的双极化毫米波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辐射部的形状为矩形或圆形,所述第一引向部和第二引向部的形状均为矩形或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5G通信的双极化毫米波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分支和第二馈电分支相对于所述主辐射部对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5G通信的双极化毫米波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分支和第二馈电分支的形状均为L形或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5G通信的双极化毫米波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为9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胜杰赵安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