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层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7820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防水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1)分仓,方块不大于15m↑[2],开缝缝宽25~30mm;    (2)用1∶4砂浆在保温层上找平;    (3)铺第一道铁丝网4,用直径φ1~2mm铁丝作边长100~150mm网孔的铁丝网;    (4)浇厚5~7mm、1∶2.5水泥砂浆并在每平方米砂浆中揉进0.15~0.25kg的玻璃纤维;    (5)再铺第二道铁丝网,仍用直径φ1~2mm铁丝作边长30~50mm网孔的铁丝网,网孔与第一道铁丝网孔错开;    (6)抹10~15mm厚1∶1.5水泥砂浆防水层7,压光;    (7)抹挡水坡,沿上、左、右三边抹高10mm,底宽30~40mm挡水坡;    (8)向伸缩缝内添细砂并作压缝瓦;    (9)盖塑料薄膜养生15天以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改进。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方法一般属于柔性卷材防水,虽然其中以加配筋增加强度,但仍克服不了卷材老化变质而产生的裂纹,失去防水作用,而通常屋面刚性防水层多因温差影响容易产生裂纹达不到防水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解决了现有技术防水效果差、寿命断、成本高等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首先分仓,方块不大于15m2,开缝缝宽25~30mm,然后用1∶4砂浆在屋面板1的保温层2上找平,即找平3,再铺第一道铁丝网4,用直径φ1~2mm铁丝作边长100~150mm网孔的铁丝网,浇厚5~7mm、1∶2.5水泥砂浆并在每平方米砂浆中揉进0.15~0.25kg的玻璃纤维,即玻璃纤维沙浆层5,铺第二道铁丝网6,该铁丝网仍用直径φ1~2mm铁丝作边长30~50mm网孔的铁丝网,网孔与第一道铁丝网孔错开,抹10~15mm厚1∶1.5水泥砂浆防水层7,压光。在上、左、右三边,抹高10mm底宽30~40mm挡水坡8,向伸缩缝添砂,作压缝瓦9,盖塑料薄膜养生15天以上即可。对无防寒层的屋面要铺油毡或塑料薄膜作隔离层,然后再作防水处理。由于该防水层是在防寒层或隔离层上,所以屋面板产生变动应力均不影响防水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防水层不易裂、防水效果好,寿命至少在30年以上,经济效果明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首先分仓,方块不大于15m2,开缝缝宽25~30mm,然后用1∶4砂浆在屋面板1的保温层2上找平,即找平3,再铺第一道铁丝网4,用直径φ1~2mm铁丝作边长100~150mm网孔的铁丝网,浇厚5~7mm、1∶2.5水泥砂浆并在每平方米砂浆中揉进0.15~0.25kg的玻璃纤维,即玻璃纤维沙浆层5,铺第二道铁丝网6,该铁丝网仍用直径φ1~2mm铁丝作边长30~50mm网孔的铁丝网,网孔与第一道铁丝网孔错开,抹10~15mm厚1∶1.5水泥砂浆防水层7,压光。在上、左、右三边,抹高10mm底宽30~40mm挡水坡8,向伸缩缝添砂,作压缝瓦9,盖塑料薄膜养生15天以上即可。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1)分仓,方块不大于15m2,开缝缝宽25~30mm;(2)用1∶4砂浆在保温层上找平;(3)铺第一道铁丝网4,用直径φ1~2mm铁丝作边长100~150mm网孔的铁丝网;(4)浇厚5~7mm、1∶2.5水泥砂浆并在每平方米砂浆中揉进0.15~0.25kg的玻璃纤维;(5)再铺第二道铁丝网,仍用直径φ1~2mm铁丝作边长30~50mm网孔的铁丝网,网孔与第一道铁丝网孔错开;(6)抹10~15mm厚1∶1.5水泥砂浆防水层7,压光;(7)抹挡水坡,沿上、左、右三边抹高10mm,底宽30~40mm挡水坡;(8)向伸缩缝内添细砂并作压缝瓦;(9)盖塑料薄膜养生15天以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防水层的施工方法的改进。分仓,方块不大于15m文档编号E04D11/00GK1609381SQ20031010993公开日2005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22日专利技术者穆清华 申请人:长春市交通建筑安装工程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清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市交通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