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闸及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8199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2-15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抱闸及电机,涉及电机结构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抱闸包括:固定架体、导向柱、衔铁盘、转动盘、弹性件和电磁驱动单元;导向柱连接于固定架体;衔铁盘滑动连接于导向柱,可相对于固定架体沿导向柱的长度方向移动;转动盘连接于固定架体,可相对于固定架体绕自身轴线转动;衔铁盘上设置有第一机械限位结构,转动盘上设置有与第一机械限位结构相配合的第二机械限位结构;弹性件与衔铁盘连接,以驱动衔铁盘向靠近转动盘的方向运动;电磁驱动单元连接于固定架体,电磁驱动单元通电可驱动衔铁盘向远离转动盘的方向运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抱闸,缓解了现有技术中连接有抱闸的电机所存在的尺寸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抱闸及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抱闸及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是常用的运动驱动件;在一些运动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应用的电机,一般连接有抱闸。在电机停止转动时,抱闸将电机的转动件抱紧锁死,可阻止转动件和由电机驱动的运动部件发生窜动,提高运动控制的精度和准确性。当电机与重力轴连接时,在停机状态,抱闸可阻止运动部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以提高位置精度,并且防止运动部件下落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伤害。现有技术中的抱闸为产生较大的抱闸锁紧力,一般尺寸较大;这样就导致连接有抱闸的电机的整体尺寸较大,需占用较大空间,增加了电机在设备上的安装难度。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抱闸及电机,以缓解现有技术中连接有抱闸的电机所存在的尺寸较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抱闸,本技术提供的抱闸包括:固定架体、导向柱、衔铁盘、转动盘、弹性件和电磁驱动单元;导向柱连接于固定架体;衔铁盘滑动连接于导向柱,可相对于固定架体沿导向柱的长度方向移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抱闸,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体、导向柱、衔铁盘、转动盘、弹性件和电磁驱动单元;所述导向柱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体;所述衔铁盘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柱,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架体沿所述导向柱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转动盘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体,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架体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衔铁盘上设置有第一机械限位结构,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机械限位结构相配合的第二机械限位结构;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衔铁盘连接,以驱动所述衔铁盘向靠近所述转动盘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机械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机械限位结构之间限位锁死;所述电磁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体,所述电磁驱动单元通电可驱动所述衔铁盘向远离所述转动盘的方向运动,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抱闸,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体、导向柱、衔铁盘、转动盘、弹性件和电磁驱动单元;所述导向柱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体;所述衔铁盘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柱,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架体沿所述导向柱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转动盘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体,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架体绕自身轴线转动;所述衔铁盘上设置有第一机械限位结构,所述转动盘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机械限位结构相配合的第二机械限位结构;所述弹性件与所述衔铁盘连接,以驱动所述衔铁盘向靠近所述转动盘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机械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机械限位结构之间限位锁死;所述电磁驱动单元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体,所述电磁驱动单元通电可驱动所述衔铁盘向远离所述转动盘的方向运动,所述第一机械限位结构脱离所述第二机械限位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设置于所述衔铁盘朝向所述转动盘的端面;所述第二机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凹槽设置于所述转动盘朝向所述衔铁盘的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抱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械限位结构包括多个所述限位凸块,多个所述限位凸块在所述衔铁盘的端面绕所述转动盘的转动轴线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二机械限位结构包括多个所述限位凹槽,多个所述限位凹槽在所述转动盘的端面绕所述转动盘的转动轴线沿圆周方向间隔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抱闸,其特征在于,所述抱闸包括多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恒王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众为创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